图书介绍

宪法学原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宪法学原理
  • 莫纪宏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0473022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501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517页
  • 主题词:宪法-法的理论-中国-研究生-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宪法学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宪法学的基本理论问题1

第一节 宪法学的性质2

一、宪法学是一门法学学科2

二、宪法学以宪法问题作为主要研究内容2

三、宪法学区别于法理学和其他部门法学3

四、宪法学在法学学科体系中具有核心地位4

第二节 宪法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4

一、宪法学的研究对象4

二、宪法学的研究任务7

三、宪法学的研究方法8

第三节 宪法学的概念体系及基本范畴9

一、宪法学的概念体系9

二、宪法学的基本范畴11

第四节 宪法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4

一、宪法学与法理学的关系15

二、宪法学与政治学的学科分工18

三、宪法学与民法学的功能划分20

四、宪法学与公法学的关系22

第五节 宪法学学和宪法学的学科框架和体系27

一、宪法学学的学科框架和体系28

二、宪法学的学科框架和体系30

本章小结33

第二章 宪法的概念及存在形式35

第一节 宪法的定义方法及宪法概念的种类35

一、宪法的定义方法36

二、宪法概念的种类42

第二节 宪法的历史演变及特征47

一、近代宪法的起源和历史发展47

二、宪法发展的主要类型57

三、新中国宪法的发展过程及其特征63

第三节 宪法的实质渊源77

一、宪法的实质渊源的历史发展和种类78

二、宪法思想和学说对宪法制度的影响80

三、宪法原则及其对宪法规范的指导作用89

四、宪法政策对宪法规范的辅助作用103

第四节 宪法的形式渊源111

一、宪法渊源的概念和特征112

二、宪法形式渊源的界定标准114

三、宪法形式渊源的类型118

第五节 宪法规范的逻辑结构140

一、宪法典的形式与结构140

二、宪法规范的形式与结构142

第六节 宪法与其他法律形式的关系150

一、宪法与其他法律形式之间关系的性质150

二、宪法与其他法律形式之间关系的表现形式153

三、宪法在一国法律体系中的核心地位161

四、宪法与部门法关系的虚拟化及理论弊端167

第七节 宪法与国际法的关系172

一、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传统法理及其理论缺陷172

二、确立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分析方法181

三、法治原则在建立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中的作用186

本章小结190

第三章 宪法的调整对象及宪法关系193

第一节 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是宪法调整的对象193

一、关于宪法的调整对象的若干学说观点194

二、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是宪法调整的对象196

三、宪法的法律功能在于以宪法规范调整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形成宪法关系为目标198

第二节 宪法关系的概念、法律构成及类型199

一、宪法关系的定义和性质200

二、宪法关系的构成207

三、宪法关系的类型215

本章小结220

第四章 宪法制度222

第一节 宪法制度的法律特征及主要作用222

一、宪法制度的概念及构成要素223

二、宪法制度的法律特征224

三、宪法制度的种类及划分标准226

四、宪法制度的实施机制227

五、宪法制度对于发挥宪法根本法的法律作用的意义228

第二节 宪法与基本国家制度229

一、国家构成制度和主权制度229

二、国籍制度和公民资格制度233

三、政党制度238

四、选举制度242

五、基本国家政权制度247

六、基本经济制度256

七、基本文化制度263

八、基本社会制度267

九、国家象征制度273

第三节 宪法权利制度279

一、宪法权利的概念及功能279

二、宪法权利制度的构成293

三、宪法权利的种类及主要内容297

四、宪法权利制度的法律特征305

第四节 宪法义务制度311

一、宪法义务制度的概念及功能311

二、宪法义务制度的构成312

三、宪法义务制度的种类及主要内容319

四、宪法义务制度的法律特征322

第五节 宪法职权制度324

一、宪法职权制度的概念及功能325

二、宪法职权制度的构成331

三、宪法职权制度的类型及主要内容335

四、宪法职权制度的法律特征344

第六节 宪法职责制度347

一、宪法职责制度的概念及功能347

二、宪法职责制度的构成348

三、宪法职责制度的种类及主要内容351

四、宪法职责制度的法律特征355

第七节 宪法禁律制度357

一、宪法禁律制度的概念及功能357

二、宪法禁律制度的构成358

三、宪法禁律制度的种类及主要内容363

四、宪法禁律制度的法律特征367

第八节 中央与地方关系制度368

一、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理论基础369

二、中央与地方关系制度的构成381

三、中央与地方关系制度的种类及主要内容384

四、中央与地方关系制度的法律特征388

第九节 宪法责任制度390

一、宪法责任的主体391

二、宪法责任的判定标准393

三、宪法责任的作用394

四、宪法责任的形式396

第十节 宪法程序制度399

一、宪法发生程序及其功能400

二、国家权力运作程序及其功能401

三、公民宪法权利的保护程序及其功能404

四、宪法救济程序及其功能405

本章小结405

第五章 宪法运行机制409

第一节 宪法创制机制409

一、宪法制定410

二、宪法修改412

三、宪法解释413

四、宪法惯例415

第二节 过渡时期的宪法417

一、过渡时期的宪法的表现形式418

二、过渡时期的宪法的法律效力421

三、过渡时期的宪法的基本法律功能423

四、《共同纲领》和1954年宪法曾经扮演了“过渡时期的宪法”的角色425

第三节 宪法与紧急状态426

一、国家紧急权的概念及其特性426

二、对国家紧急权合法性和合理性的控制429

三、中国紧急权制度的特点以及法治化前景433

第四节 宪法适用机制437

一、宪法适用的性质437

二、宪法适用的概念与类型439

三、宪法适用的效力446

四、宪法适用的第三者效力448

第五节 宪法监督和保障机制452

一、宪法监督概述452

二、宪法监督权453

三、宪法监督的基本类型454

四、中国的宪法监督456

五、自主监督、授权监督与委托监督457

六、宪法保障机制465

第六节 宪法争议处理机制466

一、宪法争议的性质466

二、宪法争议的范围468

第七节 违宪审查基准474

一、违宪审查基准概念的由来及其存在的学理价值475

二、违宪审查基准的类型及在有关国家的适用情况476

三、小结488

本章小结489

参考书目492

主要中文参考书目492

主要外文参考文献49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