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今与未来世界法律体系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当今与未来世界法律体系
  • 米健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11801364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406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421页
  • 主题词:法律体系-研究-世界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当今与未来世界法律体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法律体系概述1

第一节 法律体系1

一、法律体系的含义1

二、法律体系范畴在比较法学研究中的地位3

三、法律体系与法律传统5

四、法律体系与法律文化10

(一)法律文化的概念10

(二)法律体系与法律文化17

第二节 法律体系的源流与形成20

一、法律体系的源流20

二、法律体系的形成23

第三节 既有世界法律体系的划分及其标准26

一、早期世界法律体系划分理论26

二、达维德、茨威格特与克茨、大木雅夫的划分理论29

(一)勒内·达维德的世界法律体系划分标准及其分类29

(二)茨威格特与克茨的世界法律体系划分理论31

(三)大木雅夫的世界法律体系分类及其划分标准33

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法律体系划分的新探索34

第四节 未来世界法律体系的思考39

一、未来世界法律体系问题的认识基础39

二、未来世界法律体系划分应采取的标准40

三、未来世界法律体系44

主要参考文献46

第二章 大陆法系49

第一节 大陆法系的特征49

一、历史渊源:多元的历史渊源与罗马法的核心地位50

(一)大陆法系多元的历史渊源51

(二)罗马法的核心地位53

二、法律观念58

(一)权利之法58

(二)重视体系、概念和逻辑59

三、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体系:公私法和部门法的划分60

(一)公法和私法的划分60

(二)部门法的划分62

四、法律的表现形式:内在逻辑和精神统一的法典62

(一)一个有争议的问题62

(二)大陆法系法律渊源的多样性及法典的核心地位63

五、法律职业人的地位:法学家与立法者的主导地位68

(一)法学家在法律职业群体中的核心地位68

(二)立法者在法律创制方面的中心位置71

(三)法官的从属性地位72

六、法学教育的模式73

(一)法学教育的承担者74

(二)法律人培养的过程75

第二节 历史沿革76

一、大陆法系的起源76

二、大陆法系的形成76

(一)大陆法系形成的时期77

(二)大陆法系形成的过程77

(三)大陆法系形成的特色——公私法的异步性和非同源性81

三、大陆法系的巩固83

(一)《法国民法典》在欧洲的传播83

(二)《奥地利民法典》的制定与地位85

(三)《德国民法典》的制定和地位87

(四)瑞士民事法律对大陆法系的意义89

第三节 大陆法系的分布91

一、大陆法系的起源地91

(一)概况91

(二)大陆法系主要起源国的共同特征92

二、大陆法系的扩张93

(一)大陆法系扩张的途径93

(二)大陆法系扩张的一般规律97

三、大陆法系的世界分布与变化99

(一)欧洲100

(二)美洲104

(三)非洲107

(四)亚洲109

主要参考文献113

第三章 英美法系117

第一节 英美法系特征描述118

一、英国普通法和美国法的形成历史118

(一)英国法的产生和发展118

(二)美国法的产生和发展121

二、法律思想方法和关键法律技术125

(一)非体系的思维方式——判例法方法论125

(二)问题中心的思维——决疑法127

三、法律职业者和法学教育130

(一)律师的独特形成机制130

(二)法官的产生和地位131

(三)法学教育133

第二节 英美法系的分布与特征134

一、英美法系分布概况及历史原因134

二、英美法系成员国的特征总结142

第三节 英美法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144

(一)英美法发展情况概况144

(二)影响英美法发展的理论思潮149

(三)英美法系的法典化及立法改革154

主要参考文献162

第四章 伊斯兰法系166

第一节 伊斯兰法的渊源和特点169

一、伊斯兰法的渊源169

二、伊斯兰法的基本特点171

三、传统伊斯兰法的基本内容175

四、伊斯兰法分布国家与地区176

(一)传统伊斯兰法国家176

(二)西方国家穆斯林社区的崛起178

第二节 伊斯兰法的嬗变179

一、从衰落到复兴的伊斯兰法179

二、迈入21世纪的伊斯兰法——路在何方?182

第三节 伊斯兰法的发展动态187

一、伊斯兰家庭法187

二、伊斯兰金融法191

三、伊斯兰刑法196

四、伊斯兰宪政200

主要参考文献206

第五章 当今西方两大法律体系的发展变化210

第一节 大陆法系制定法的判例创制补充211

一、使抽象的制定法内容更具体213

二、克服制定法语言的模糊217

三、拓展制定法的适用范围220

四、弥补法律预见不足的情形222

五、部分领域的判例法的突出地位225

六、大陆法系国家判例创制补充的历史发展及趋势226

第二节 判例法的成文化发展倾向228

一、对判例的体系化整理231

(一)判例汇编231

(二)对判例进行的抽象化整理233

二、英美法系制定法地位的发展变化235

三、英美法系中制定法的现实作用238

(一)对判例法进行的立法编纂238

(二)对判例法进行改革239

(三)对新型社会关系的调整240

四、英美制定法的发展趋势241

第三节 西方两大法系的趋同242

一、法律形式上的趋同242

二、法律程序的趋同244

三、实体法律的相互借鉴246

四、西方两大法系趋同的原因247

(一)两大法系国家文化基础的共同性247

(二)法律价值的共同性248

(三)法律的共同来源248

(四)法律技术的互补性249

(五)国际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250

五、西方两大法系趋同的发展与强化251

主要参考文献254

第六章 全球化及其对世界法律体系格局的影响256

第一节 全球化及其法律问题258

一、全球化中的利益纠纷258

二、全球化中利益纠纷的法律调整261

第二节 全球化下的法律发展266

一、各国法律之间的协调和合作267

(一)法律多元前提下的国际协调和合作269

(二)转化国际法或者自愿移植国际法和外国法入国内法273

二、国际统一私法实体法的迅速发展278

三、不同于传统国际公法发展的新现象285

第三节 全球化下法律发展与世界法系格局287

一、全球化下法律发展的多元化属性287

二、世界法律体系之间的差别并未根本消除292

三、跨法系共同法及其对世界法律体系融合的促进292

主要参考文献295

第七章 法系与法系格局理论的反思与构想299

第一节 既有法系划分理论的检讨与反思299

一、法系划分理论的历史沿革299

二、既有法系划分理论的检讨与反思302

(一)法系之综合划分标准理论302

(二)检讨305

(三)反思315

第二节 新理论的建设与构想320

一、法律秩序—法基因理论概述321

(一)法律秩序321

(二)法基因324

(三)法律秩序与法基因之间的逻辑关系329

二、法律秩序——法基因模型330

(一)模型的基本素材330

(二)法基因的系谱、结构与要素333

(三)法基因的量化研究346

主要参考文献360

第八章 当代和未来中国法制的法系归属361

第一节 近现代中国法制进入世界法律体系361

一、传统法律改制的结果361

二、传统法律改制的社会和思想背景363

三、清末中国传统法制改革的进程365

四、清末中国法律改革的基本特点367

五、清末法制改革的继续与发展368

第二节 当代中国法制格局及其发展演变369

一、大陆的法律制度370

二、台湾地区的法律制度371

三、香港特区的法律制度373

四、澳门特区的法律制度374

五、现今中国四地法制之异同375

(一)现今中国四地法制之共同点375

(二)现今中国四地法制之不同点380

第三节 未来中国法制发展的取向及其法系归属383

一、关于中华法系的认识与理解384

(一)中华法系的历史存在384

(二)中华法系的意识存在和现实不存在385

二、关于中国特色意识的理解与批判387

三、关于制定法与案例法的区别与关联389

(一)判例与案例的区别390

(二)英美法之先例与我国所谓“先例判决”之区别392

(三)先例判决与案例指导393

(四)司法解释和案例制度394

四、成文法的基本形式——法典编纂399

五、当代和未来中国法制的法系归属402

主要参考文献40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