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急症麻醉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急症麻醉学
  • 李文硕,王国林主编 著
  • 出版社: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0832409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476页
  • 文件大小:41MB
  • 文件页数:49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急症麻醉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论1

一、急症麻醉学任务1

二、做好急症麻醉的条件1

三、急症麻醉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1

第二章 急症手术病人术前急救处理3

第一节 急症手术病人概况3

一、急症病人的院前抢救3

二、急症病人术前概况4

第二节 急症手术病人术前病情估计4

一、病人一般状况评估5

二、病人呼吸情况评估5

三、病人循环情况评估6

第三节 危重症术前急救(心肺复苏)7

一、基础生命支持(BLS)7

二、进一步生命支持(ALS)8

二、改善组织灌流10

一、机械通气10

第四节 危重病人呼吸循环支持治疗10

三、CPR时某些参考指标10

第五节 急症病人严重并发症防治11

一、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11

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11

三、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12

二、呼吸系统生理功能13

一、呼吸系统的解剖13

第一节 呼吸基础知识13

第三章 急症病人围术期呼吸支持治疗13

三、呼吸的调节14

四、呼吸系统的防御功能14

五、呼吸系统的免疫功能14

六、呼吸系统的代谢和内分泌功能14

第二节 呼吸功能评估15

一、肺容量15

二、肺通气量15

四、弥散功能16

五、通气效应监测16

三、小气道功能16

六、呼吸肌功能测定17

七、肺顺应性18

八、气道阻力18

九、呼吸功18

十、流量-容量环(FV环)和压力容量环(PV环)18

第三节 呼吸功能不全的支持治疗18

二、机械通气19

一、氧疗19

三、湿化和雾化疗法23

第四节 呼吸支持治疗并发症及处理24

一、与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有关的并发症24

二、机械通气的并发症25

三、肺感染26

四、机械通气肺损伤26

五、交感神经亢进征候群28

第一节 循环的生理知识29

一、心脏的解剖29

第四章 急症病人围术期循环支持治疗29

二、心脏的生理31

第二节 循环功能的评估34

一、心尖搏动图34

二、颈动脉搏动图35

三、收缩时间间期测定36

四、超声心动图心功能检查37

五、血流动力学检查37

一、心功能不全的病因与发病机理38

第三节 循环功能不全的支持治疗38

二、心功能不全的表现与诊断40

三、心功能不全的治疗42

第五章 急症手术病人围麻醉期监测49

第一节 呼吸功能监测49

一、不需要监测仪的常规呼吸监测50

二、呼吸功能的定量测定51

三、全身麻醉期间呼吸监测的意义52

四、术中呼吸功能常见的异常53

六、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54

五、术后呼吸功能监测的目的54

七、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56

第二节 血流动力学监测58

一、动脉血压监测58

二、中心静脉压监测59

三、Swan-Gans导管的临床应用60

四、心排出量监测61

第三节 血电解质与酸碱状况监测62

一、血电解质监测62

五、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测62

二、酸碱平衡监测64

第四节 颅内压监测67

一、颅内压的生理67

二、颅内压监测方法68

三、颅内压监测的临床应用69

第五节 急症手术麻醉的其他监测70

一、肾功能监测70

二、体温监测72

三、血糖监测75

第一节 液体治疗的基础知识76

一、水在体内的分布76

二、液体平衡的维持76

第六章 急症手术病人围术期液体治疗76

三、电解质平衡的维持79

四、酸碱平衡的维持82

第二节 急症病人体液失调治疗87

一、常用输液剂87

三、体液渗透浓度异常的治疗88

二、细胞外液容量异常的治疗88

四、体液成分改变的治疗89

第三节 急症病人维持输液与补充输液92

一、维持输液92

二、补充输液92

第四节 急症病人酸碱失衡治疗94

一、代谢性酸中毒的治疗94

五、混合性酸碱失衡的治疗95

四、呼吸性碱中毒的治疗95

三、呼吸性酸中毒的治疗95

二、代谢性碱中毒的治疗95

第五节 常见急腹症病人的液体治疗96

一、急腹症病人液体治疗的目的96

二、几种常见急腹症病人功能性细胞外液的改变96

三、急腹症病人手术过程对功能性细胞外液的影响98

四、关于输液剂种类的选择98

五、如何确定输液量及输液速度99

一、血浆及其功能101

第一节 血液的生理功能101

第七章 急症手术病人围麻醉期输血及血液成分疗法101

二、血液与内环境102

三、血液的理化特性102

四、血细胞及其功能103

第二节 急症手术病人血液功能变化105

一、急性失血分类105

二、急性失血后血液变化105

五、外科危重症病人血桨介质的变化106

四、重要脏器损害对血液功能的影响106

三、应激对急症手术病人血液功能的影响106

六、内环境失衡107

第三节 输血对改善血液功能的作用107

第四节 急症手术病人血液成分治疗107

三、粒细胞制剂108

四、血小板制剂108

五、血浆及血浆蛋白制品108

二、红细胞制剂108

一、全血治疗108

六、血浆代用品109

第五节 急症手术病人自体输血及其并发症防治109

一、稀释性自身输血109

二、回收式自体输血110

三、手术野积血回输技术111

四、引流血的回收再利用111

五、回收血血液学特征112

一、内分泌反应115

第八章 急症手术病人休克治疗115

第一节 休克的病理生理改变115

二、保存、恢复血浆量以及血桨量耗竭的机制116

三、其他病理生理反应118

四、特殊器官系统对休克的反应118

第二节 休克临床表现121

五、休克治疗原则122

二、补充血容量122

一、除去病因122

第三节 低血容量休克的治疗122

四、休克诊断要点122

三、感染性休克临床表现122

二、失血性休克分级122

一、休克的早期诊断标准122

三、纠正酸中毒124

四、解痉去淤、疏通微循环124

五、确保气道通畅125

六、防止肾、肺功能衰竭125

二、液体治疗126

一、通气治疗126

第四节 感染性休克治疗126

三、心脏“泵”功能治疗128

四、药物治疗128

五、特殊治疗129

第五节 创伤性休克治疗130

一、创伤性休克的现场急救和处理131

二、液体复苏131

三、药物治疗131

四、并发症的防治132

五、去除引起休克原因和手术治疗133

第六节 休克病人监测133

一、一般休克患者的监测指标133

二、危重休克患者的监测指标135

第九章 急症手术麻醉139

第一节 麻醉前病情评估139

一、创伤病人病情评估139

二、非创伤急症手术病人麻醉前病情评估139

二、循环功能支持140

第二节 麻醉前对病人的紧急处理140

一、呼吸功能支持140

第三节 急症手术病人围麻醉期监测141

一、急症手术病人常用的呼吸与循环监测指标141

二、麻醉期间呼吸、循环管理142

第四节 急症手术计划麻醉143

一、麻醉前用药143

二、麻醉方法选择143

三、全身麻醉用药的选择144

四、全身麻醉诱导及气管内插管145

五、全身麻醉维持146

第五节 各科急症麻醉注意事项147

一、急症头颅手术麻醉147

二、颌面部创伤麻醉147

三、急症开胸手术麻醉147

四、急症开腹手术麻醉148

五、四肢脊柱严重创伤麻醉148

六、严重烧伤手术麻醉149

三、低氧血症150

二、麻醉后高热或低体温150

第六节 急症麻醉主要并发症防治150

一、大量输血并发症150

四、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151

第七节 急症麻醉术后处理151

一、气管插管拔管时机151

二、维持循环功能稳定151

三、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151

四、维护肾脏功能151

五、抗生素的应用151

第十章 急腹症手术麻醉152

第一节 急腹症手术病人的特点152

一、腹痛152

二、恶心呕吐153

三、体液代谢失调153

一、椎管内麻醉154

第二节 急腹症手术的麻醉选择154

五、饱胃154

四、休克154

二、全身麻醉155

第三节 急腹症手术的麻醉处理156

一、麻醉前准备156

二、麻醉实施158

第四节 常见急腹症手术麻醉163

一、急性肠梗阻病人手术麻醉163

二、急性胰腺炎病人手术麻醉164

三、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手术麻醉165

四、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及胃癌穿孔病人手术麻醉166

五、急性胆道感染病人手术麻醉167

第十一章 严重创伤病人的麻醉170

第一节 严重创伤病人的病情估计与病情特点170

一、严重创伤病人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170

二、严重创伤病人生命器官功能不全的评估173

第二节 严重创伤后机体的反应175

一、严重创伤后神经内分泌反应175

三、严重创伤病人的病情特点175

二、严重创伤后代谢反应177

三、严重创伤后脏器功能变化177

第三节 严重创伤病人手术的麻醉特点与麻醉前治疗179

一、严重创伤病人手术的麻醉特点179

二、严重创伤病人麻醉前准备179

第四节 严重创伤病人手术的麻醉处理原则180

一、麻醉药与麻醉方法选择180

二、肌肉松弛药的应用182

四、麻醉期间循环与呼吸管理183

三、麻醉过程监测183

第五节 常见严重创伤手术的麻醉处理185

一、胸部创伤手术的麻醉处理185

二、腹部创伤手术的麻醉处理185

三、挤压综合征手术的麻醉处理185

四、脊髓损伤手术的麻醉处理186

第六节 严重创伤病人术后并发症防治187

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87

三、急性肾功能衰竭188

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88

第十二章 胸科急症手术麻醉190

第一节 有关的解剖、生理知识190

一、有关的解剖知识190

二、有关的生理知识192

第二节 胸科急症手术病人的病情评估194

第三节 胸科手术麻醉中的单肺通气194

一、单肺通气的绝对指征194

二、单肺通气的相对指征194

三、单肺通气方法195

四、单肺通气处理196

第四节 常见胸科急症手术麻醉197

一、胸外伤手术麻醉197

二、气管和食管异物手术麻醉198

三、大咯血手术麻醉200

二、烧伤后全身病理生理改变202

一、烧伤区局部组织的病理生理改变202

第十三章 烧伤病人急症手术麻醉202

第一节 烧伤病人病理生理改变202

第二节 烧伤病人术前评估205

一、烧伤面积评估205

二、烧伤深度评估206

三、全身情况评估207

一、口服补液208

二、静脉补液208

第三节 烧伤病人液体复苏208

三、对烧伤液体复苏公式的评价209

四、常用的复苏液体210

第四节 烧伤病人的麻醉选择及处理210

一、烧伤病人麻醉特点211

二、烧伤病人麻醉选择211

三、烧伤病人麻醉处理213

第五节 小儿烧伤手术麻醉214

一、小儿解剖生理特点214

四、小儿烧伤麻醉处理215

三、麻醉选择215

二、麻醉前准备215

第六节 烧伤病人疼痛治疗216

一、口服缓释止痛剂216

二、静脉注射镇痛药216

三、硬膜外输入镇痛药217

四、病人自控镇痛217

第七节 烧伤重症监护治疗病室217

一、烧伤监护治疗病室的床位设置218

二、烧伤ICU房间及设施218

三、烧伤ICU医护人员编制218

四、烧伤ICU仪器设备218

五、烧伤ICU监测项目219

六、烧伤ICU的收治对象219

七、烧伤ICU管理220

第一节 产科急症病人特点221

一、围产期孕妇的生理变化221

第十四章 妇产科急症手术麻醉221

二、麻醉药对孕产妇和胎儿的影响224

第二节 产科手术的麻醉处理226

一、剖宫产手术的麻醉226

二、分娩产妇的麻醉227

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麻醉228

一、产后大出血的原因229

二、产后大出血的临床表现与诊断229

第三节 产后大出血病人的急救229

三、产后大出血的急救处理230

第四节 新生儿窒息的急救复苏231

一、新生儿的呼吸系统生理231

二、新生儿窒息232

三、新生儿窒息的急救复苏233

第五节 妇科急症病人的特点与常见手术的麻醉235

一、妇科急症病人的特点235

二、常见妇科急症手术的麻醉235

第一节 口腔颌面急症手术病人的特点238

一、口腔颌面部损伤的特点238

第十五章 颌面外科急症手术麻醉238

二、口腔颌面部损伤的伤因和类型239

三、上颌骨骨折240

四、下颌骨骨折241

五、颧骨及颧骨颧弓骨折243

第二节 口腔颌面损伤病人的急救244

一、防治呼吸道梗阻244

二、防治出血248

三、防治休克249

四、诊治颅脑合并伤250

第三节 颌面外科急症手术病人麻醉选择及处理252

一、麻醉特点与麻醉选择252

二、麻醉方法253

三、麻醉后处理264

第十六章 眼科急症手术麻醉266

第一节 眼外伤概述266

一、眼外伤的分类和处理266

二、眼外伤病理及病理生理学267

第二节 眼科急症手术麻醉268

三、眼外伤与微生物268

一、与眼科急症手术麻醉有关的解剖生理269

二、眼科用药的全身作用270

三、麻醉选择271

第三节 老年眼科急症手术麻醉278

一、老年生理特点279

二、高龄对麻醉用药的影响279

三、老年人在围术期常见的并存病279

四、围手术期的麻醉处理281

六、术后并发症283

五、麻醉选择及麻醉处理原则283

第四节 小儿眼科急症手术麻醉284

一、患儿心理学问题284

二、术前评估和麻醉前准备284

三、饱胃患儿的处理285

四、麻醉方法286

五、麻醉期间对患儿的监测286

二、耳鼻喉急症手术麻醉的特点287

一、耳鼻喉的解剖特点287

第十七章 耳鼻喉科急症手术麻醉287

第一节 耳鼻喉科急症手术病人特点287

第二节 耳鼻喉科急症手术的麻醉选择和麻醉处理288

一、术前访视288

二、术前用药288

三、麻醉选择288

第三节 耳鼻喉科常见急症手术的麻醉290

一、扁桃体切除术后出血290

二、咽部感染291

四、后鼻孔闭锁292

三、寰枢椎半脱位292

五、鼻出血293

六、白喉293

七、喉外伤294

第四节 小儿气道的紧急情况294

一、异物误吸295

二、会厌炎296

三、喉气管支气管炎296

四、阻塞后肺水肿297

第一节 小儿急症手术的麻醉处理298

一、小儿计划麻醉298

二、麻醉前准备298

第十八章 小儿急症手术麻醉298

三、饱胃患儿的处理299

四、麻醉方法的选择300

第二节 新生儿常见急症手术麻醉301

一、与麻醉有关的新生儿特点301

三、麻醉管理302

二、麻醉前准备302

四、新生儿常见急症手术麻醉303

第三节 小儿急腹症手术麻醉307

一、小儿急腹症手术麻醉特点307

二、小儿急腹症手术麻醉前准备307

三、麻醉管理308

四、小儿常见外科急腹症手术麻醉308

一、神经系统312

第十九章 老年急症病人麻醉312

第一节 老年病人生理改变312

二、心血管系统313

三、呼吸系统313

四、内分泌系统313

五、肝、肾功能314

第二节 老年人药理学变化314

一、吸入麻醉药315

二、静脉麻醉药和辅助用药315

三、肌松药317

四、局部麻醉药317

第三节 老年人麻醉的危险因素317

一、局麻和全麻318

二、应激因素318

二、常见致伤原因319

四、麻醉处理319

三、老年创伤的诊断和治疗319

一、老年人创伤的临床特点319

第四节 老年人创伤手术麻醉319

第二十章 神经外科急症手术的麻醉321

第一节 神经外科急症病人特点321

一、意识障碍321

二、颅内压增高322

三、眼部征象322

四、心血管系统功能障碍322

五、呼吸系统功能障碍323

六、水、电解质代谢紊乱324

七、高渗高血糖非酮性昏迷324

八、凝血功能障碍324

九、脑组织损害325

第二节 颅脑损伤病人手术的麻醉325

一、颅脑损伤的病理生理325

二、颅脑损伤病人的初期评估和早期急救治疗327

三、麻醉处理329

二、脊髓损伤的病理生理改变332

三、脊髓损伤的分类332

第三节 脊髓损伤病人手术的麻醉332

一、脊髓损伤的原因332

四、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及诊断333

五、脊髓损伤治疗333

六、脊髓损伤病人手术的麻醉处理333

第四节 其他神经外科急症手术的麻醉335

一、颅内占位性病变伴严重颅内高压病人手术的麻醉335

二、婴幼儿神经外科急症手术麻醉335

第五节 神经外科手术麻醉监测336

一、循环功能监测336

二、呼吸功能监测338

三、神经肌肉传导功能检查339

四、全身麻醉深度判断340

五、脑功能监测342

一、冠心病346

二、心肌病346

第一节 急症手术病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346

第二十一章 并存心血管疾病的急症手术病人麻醉346

三、高血压与低血压347

四、心力衰竭347

五、心律失常348

六、先天性心脏病348

七、瓣膜性心脏病348

八、妊娠合并心脏病348

二、心脏危险指数349

一、心功能分级349

第二节 并存心血管疾病的急症手术病人的麻醉前评估349

三、按病变程度分类350

四、常规检查350

五、常见心血管疾病的术前评估350

第三节 并存心血管疾病的急症手术病人的麻醉处理354

一、麻醉前准备与用药354

二、麻醉前用药354

三、术前准备和监测355

四、麻醉选择与处理355

五、各种心脏病麻醉的特点357

六、麻醉和手术期间常见并发症处理361

第二十二章 并存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急症手术麻醉364

第一节 成人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及其功能评估364

一、急性感染364

二、通气功能障碍365

三、换气功能障碍366

第二节 并存呼吸系统疾病的急症手术病人对麻醉耐受性的评估366

一、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症状和体征366

二、呼吸功能评估369

第三节 并存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急症手术麻醉370

一、术前准备370

二、麻醉方法选择371

三、术后管理373

第二十三章 急症麻醉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374

第一节 来自麻醉用药并发症的防治374

一、血管活性药并发症防治374

二、抗心律失常药并发症防治377

三、麻醉药并发症的防治386

四、肌肉松弛剂并发症的防治391

五、抗组胺药H1及H2阻滞剂并发症的防治393

六、α2肾上腺能受体激动剂394

七、其他类药395

第二节 来自麻醉操作并发症的防治405

一、血管通路合并症的防治405

二、气管插管并发症的防治405

三、椎管内麻醉并发症的防治408

一、心律失常的防治411

第三节 来自病人并存病及麻醉并发症的防治411

二、高血压的防治412

三、低血压的防治413

四、心肌缺血的防治413

五、低氧血症的防治414

六、高CO2血症的防治414

七、喉痉挛的防治415

八、支气管痉挛的防治415

九、阻塞后肺水肿的防治415

十一、肺栓塞的防治416

十、误吸的防治416

十二、脑血管意外的防治418

十三、恶性高热的防治418

十四、过敏反应的防治419

第二十四章 急症病人围手术期疼痛治疗420

第一节 围术期疼痛分类与影响疼痛因素420

一、疼痛分类420

二、影响围术期疼痛的因素421

二、中枢性痛觉过敏机制422

第二节 围术期疼痛机制422

一、神经末梢疼痛422

第三节 疼痛的评估方法423

一、口述描绘评分法423

二、行为疼痛测定法423

三、目测模拟评分法423

四、Prince Henry疼痛评分法423

三、急性疼痛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424

二、急性疼痛对呼吸系统的影响424

一、急性疼痛的心理反应424

第四节 急性疼痛对生理功能的影响424

四、急性疼痛对肌肉骨骼系统的影响425

五、急性疼痛对消化和泌尿系统的影响425

六、急性疼痛对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影响425

九、疼痛对机体的其他影响426

第五节 围术期镇痛的方法426

一、镇痛药应用原则426

八、急性疼痛对免疫功能的影响426

七、急性疼痛对凝血功能的影响426

二、超前镇痛427

三、全身性阿片类药物镇痛427

四、硬膜外间隙镇痛428

五、病人自控镇痛429

第六节 各种手术后疼痛治疗432

一、眼科手术后疼痛治疗432

二、耳鼻喉科手术后疼痛治疗432

四、颈、肩及臂部手术后疼痛治疗433

五、胸部手术后疼痛治疗433

三、口腔、颌面部手术后疼痛治疗433

六、腹部手术后疼痛治疗434

七、脊柱及四肢手术后疼痛治疗434

第二十五章 急症病人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治疗435

第一节 能量生成与释出的理论知识435

一、能量生成系统435

二、能量的贮存与利用436

二、应用全肠外营养(TPN)的准则437

一、急症病人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作用437

第二节 急症病人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治疗的作用437

第三节 急症病人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治疗的方法438

一、营养的需要量438

二、急症病人术后营养支持的适应证439

三、急症病人术后营养支持的时间与方法的选择439

四、肠外营养剂的营养成分及作用439

五、全肠外营养液的配制与输注443

一、为了解TPN支持效果所需的监测444

二、针对TPN并发症的监测444

第四节 急症病人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监测444

第二十六章 急症手术病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防治445

第一节 急症手术病人MODS的原因445

一、MODS的历史回顾445

二、MODS的概念446

三、MODS的高危因素447

四、MODS的发病机制447

第二节 急症病人MODS的病生理特点与监测455

一、MODS的病理形态学变化455

二、MODS病生理特点457

三、MODS的监测458

第三节 急症手术病人MODS的诊断和防治462

一、MODS的临床特点462

二、MODS的诊断463

三、高危病人MODS的预防466

四、MODS病人围手术期器官功能支持467

五、MODS的免疫治疗471

第二十七章 急症安全麻醉473

一、国际麻醉安全标准473

二、目前我国实施安全麻醉面临的任务47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