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亚洲的超额外汇储备 成因与风险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亚洲的超额外汇储备 成因与风险
  • 王三兴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0131771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37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250页
  • 主题词:外汇储备-研究-亚洲;外汇管理:风险管理-研究-亚洲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亚洲的超额外汇储备 成因与风险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1

1.1.1 问题的提出1

1.1.2 理论意义3

1.1.3 实践意义4

1.2 适度外汇储备规模的理论文献综述5

1.2.1 国际储备、外汇储备与适度(外汇)储备5

1.2.2 适度外汇储备文献研究内容和进展的综述7

1.2.3 总结和评论19

1.3 研究方案22

1.3.1 研究范畴、思路和框架22

1.3.2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26

1.3.3 研究的难点和创新点31

第二章 全球视角下的亚洲地区外汇储备规模35

2.1 亚洲金融危机后世界外汇储备格局的结构性变化35

2.1.1 全球外汇储备规模的剧增35

2.1.2 外汇储备的结构性变化36

2.1.3 世界外汇储备的结构性变化对国际金融体系的影响39

2.2 改革开放后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变化40

2.2.1 1978—2007年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增长路径40

2.2.2 对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研究观点汇总42

2.2.3 对未来中国外汇储备增长规模的预测43

2.2.4 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特殊性44

2.3 亚洲地区适度外汇储备规模的界定45

2.3.1 影响亚洲外汇储备规模判断的几个重要因素45

2.3.2 亚洲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讨论51

2.4 本章小结73

第三章 亚洲超额外汇储备的来源及成因74

3.1 基于交易背景下的外汇储备来源74

3.1.1 国际收支顺差74

3.1.2 国际信贷中的债权75

3.1.3 干预外汇市场所得外汇75

3.2 亚洲超额外汇储备的来源76

3.2.1 亚洲地区国际贸易的发展78

3.2.2 亚洲地区资本流入的状况79

3.2.3 亚洲主要经济体的外汇储备来源81

3.2.4 亚洲主要经济体外汇储备来源的比较87

3.2.5 对亚洲外汇储备来源的反思88

3.3 亚洲超额外汇储备的成因分析89

3.3.1 超额外汇储备的主观成因90

3.3.2 超额外汇储备的客观成因96

3.4 本章小结105

第四章 超额外汇储备、货币错配与金融风险106

4.1 发展中国家的货币错配及形成原因106

4.2 货币错配测度方法与指标108

4.3 货币错配与亚洲金融危机111

4.3.1 货币错配与金融风险111

4.3.2 债务性的货币错配与亚洲金融危机113

4.4 亚洲的超额外汇储备、债权性货币错配与金融风险116

4.4.1 亚洲经济体钉住美元汇率引起的道德风险119

4.4.2 货币当局在国际资本和外汇市场陷入两难境地119

4.4.3 国际主要货币汇率变化使得亚洲的货币错配更为复杂121

4.4.4 亚洲超额外汇储备凸现了全球性金融风险123

4.5 亚洲主要经济体的债权性货币错配测度124

4.5.1 一个改进的货币错配测度方法124

4.5.2 对亚洲货币错配测度的反思128

4.6 本章小结130

第五章 超额外汇储备、汇率稳定与流动性对冲132

5.1 超额外汇储备、流动性过剩与货币政策132

5.1.1 超额外汇储备、流动性过剩与通货膨胀132

5.1.2 中国的流动性过剩与货币政策136

5.1.3 政府债券、央行票据两种对冲工具的比较139

5.1.4 中央银行发行票据对冲流动性的风险142

5.2 对冲、税收与通货膨胀:一个简单的理论模型143

5.3 对冲、稳定汇率与货币政策146

5.4 对冲干预系数的理论推导151

5.5 美联储、高外汇储备国央行与铸币税156

5.6 本章小结160

第六章 超额外汇储备、全球不平衡及其可持续性161

6.1 全球失衡视角下的亚洲超额外汇储备161

6.1.1 超额外汇储备是全球经济不平衡发展的结果161

6.1.2 外汇储备资产流动过程中的利益分配不平衡167

6.2 全球经济失衡原因的多种理论解释169

6.2.1 资本投资收益差距论169

6.2.2 新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美元中心论170

6.2.3 资产组合假说171

6.2.4 不平衡实体经济理论假说172

6.3 全球不平衡发展——“双核”经济增长模式的可持续性175

6.3.1 中国经济增长模式面临转变175

6.3.2 美国双赤字难以持续176

6.4 各种调整方案及其评价177

6.5 本章小结178

第七章 从过度走向适度:积极管理和失衡纠正180

7.1 积极管理:新加坡和挪威的经验180

7.1.1 新加坡的外汇储备积极管理模式181

7.1.2 挪威的外汇储备积极管理模式184

7.1.3 新加坡、挪威两种管理模式的比较185

7.1.4 亚洲其他经济体的外汇储备管理模式186

7.2 中国外汇储备的积极管理:成本、收益及风险189

7.2.1 发行特别国债能减少国内流动性过剩吗?189

7.2.2 CIC的运作模式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191

7.2.3 CIC的投资目标及存在的问题193

7.3 主权财富基金对全球市场的冲击和稳定作用194

7.4 纠正经济发展失衡:内外并举197

7.4.1 亚洲增长模式和内外政策的调整198

7.4.2 中国经济结构和发展战略的调整199

7.4.3 国际货币体系的重构202

7.5 本章小结203

附录1 世界及地区外汇储备规模变化(1960—2007)204

附录2 亚洲主要经济体的外汇储备规模(1990—2007)208

附录3 亚洲经济体的主要宏观经济数据(2000—2008)210

附录4 亚洲部分经济体的广义货币增长率(2001—2006)213

附录5 亚洲部分经济体的总外债(1995—2005)216

参考文献21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