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一个月学中医基础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孙理军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ISBN:9787509139981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49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267页
- 主题词:中医医学基础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一个月学中医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讲 初探中医1
一、中医学的特点1
二、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3
三、中医理论体系的发展5
第2讲 独特的中医理论9
一、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9
二、中医学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12
三、如何学习中医基础理论14
第3讲 阴阳学说解密15
一、阴阳及阴阳学说15
二、阴阳的特性16
三、阴阳间的关系18
第4讲 探蹟阴阳学说与中医学24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24
二、解释人体的生理活动24
三、解释人体的病理变化25
四、指导疾病的诊断27
五、指导疾病的防治28
六、归纳药物的性能29
第5讲 认识五行的世界30
一、五行及五行学说30
二、五行的特性31
三、事物五行属性的归类31
四、五行之间的关系33
第6讲 求索五行学说与中医学37
一、说明脏腑的生理及相互关系37
二、解释五脏系统疾病的传变规律38
三、指导五脏系统疾病的诊断40
四、指导五脏系统疾病的治疗40
第7讲 藏象内涵解读43
一、藏象及藏象学说43
二、脏腑及脏腑学说44
三、藏象学说的形成45
四、藏象学说的特点47
第8讲 心—君主之官49
一、心藏象理论的内涵49
二、心的主要功能49
三、心的生理特性52
四、心与人体组织器官的联系52
第9讲 肺—相傅之官55
一、肺藏象理论的内涵55
二、肺气的运动特征55
三、肺的主要功能56
四、肺的生理特性58
五、肺与人体组织器官的联系59
第10讲 脾—仓廪之官62
一、脾藏象理论的内涵62
二、脾的主要功能63
三、脾的生理特性64
四、脾与人体组织器官的联系65
第11讲 肝—将军之官67
一、肝藏象理论的内涵67
二、肝的主要功能67
三、肝的生理特性70
四、肝与人体组织器官的联系71
第12讲 肾—作强之官73
一、肾藏象理论的内涵73
二、肾的主要功能73
三、肾的生理特性78
四、肾与人体组织器官的联系78
第13讲 解读六腑与奇恒之腑82
一、六腑与奇恒之腑概说82
二、六腑的功能83
三、奇恒之腑的功能88
第14讲 解读脏腑关系92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92
二、腑与腑之间的关系98
三、脏与腑之间的关系99
第15讲 解读中医学的气103
一、气的基本概念103
二、气生成的条件104
三、气的运动形式104
四、气的主要功能105
五、气的分类108
第16讲 精、血、津液解析111
一、精111
二、血113
三、津液116
第17讲 解读气、血、精、津液的关系120
一、气与血120
二、气与津液121
三、气与精之间的关系122
四、血与津液之间的关系122
五、血与精之间的关系123
六、精与津液之间的关系123
第18讲 经络学说解读之一124
一、经络与经络学说124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125
三、十二经脉循行分布128
第19讲 经络学说解读之二141
一、奇经八脉141
二、经别、别络、经筋、皮部145
三、经络的生理功能146
第20讲 认识体质150
一、体质的内涵150
二、体质的构成要素及标志152
三、形成体质的生理学基础154
四、影响体质的因素156
五、体质的分类159
六、中医体质学说的应用161
第21讲 解析生命活动的整体性166
一、五脏对生命活动的整体性调节166
二、五脏与自然界的整体性联系173
第22讲 阐释外感病因176
一、六淫176
二、疫气185
第23讲 解析内伤病因188
一、七情内伤188
二、饮食失宜192
三、劳逸失度194
第24讲 解析病理产物性致病因素196
一、痰饮196
二、瘀血199
三、结石201
第25讲 解读发病病机204
一、发病的基本原理204
二、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206
三、疾病发生的途径207
四、疾病发生的形式208
第26讲 解读邪正盛衰与阴阳失调病机211
一、邪正盛衰211
二、阴阳失调214
第27讲 解读气、血、津液、精失常病机220
一、气的失常220
二、血的失常222
三、津液代谢失常223
四、精的失常225
五、气、血、津液、精关系失常225
第28讲 解读内生五邪228
一、风气内动228
二、寒从中生229
三、湿浊内生230
四、津伤化燥230
五、火热内生231
第29讲 解读中医治则232
一、扶正祛邪232
二、标本先后234
三、调整阴阳235
四、正治反治236
五、因人、因时、因地制宜238
第30讲 阐释中医养生、预防与康复240
一、养生240
二、预防243
三、康复245
热门推荐
- 559072.html
- 1949036.html
- 80915.html
- 1387899.html
- 982712.html
- 1147950.html
- 1739537.html
- 1747842.html
- 544384.html
- 3764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849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918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394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836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286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109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381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375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048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65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