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近代甘肃社会变迁研究 1840年-1949年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近代甘肃社会变迁研究 1840年-1949年
  • 吴晓军著 著
  • 出版社: 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31671527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589页
  • 文件大小:98MB
  • 文件页数:608页
  • 主题词:社会变迁-研究-甘肃省-1840~1949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近代甘肃社会变迁研究 1840年-1949年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言 生态环境史研究:史学领域的创新1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3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生态环境思想12

三、当代中国生态环境史的创立与研究14

四、社会变迁及其史学方面的研究22

第一章 甘肃的历史沿革与近代生态环境29

第一节 甘肃的历史沿革31

一、甘肃自然环境概述31

二、先秦时期甘肃的历史沿革32

三、秦汉至清初甘肃的历史沿革35

四、近代甘肃的历史沿革40

第二节 甘肃的自然区域及特点44

一、甘肃省是中国三大高原唯一相交的地方44

二、河西的绿洲荒漠生态环境46

三、陇南山地:秦巴山地向西的延伸47

第三节 近代甘肃生态环境48

一、甘肃境内的森林生态环境49

二、甘肃境内的水环境56

三、甘肃境内的动物资源63

第二章 近代甘肃自然灾害与社会变迁的环境成本67

第一节 近代甘肃自然灾害70

一、干旱灾害70

二、风沙灾害75

三、地震灾害79

四、其他自然灾害83

五、甘肃抗灾救助能力的弱化88

第二节 甘肃社会变迁中的生态环境成本89

一、生产生活对环境过度依赖89

二、生态环境缺乏有效保护93

第三节 甘肃生态环境与社会变迁的基本规律与启示97

一、近代甘肃人与自然的关系趋于紧张97

二、水资源减少与干旱成为生态恶化的典型特征97

三、生态保护意识淡漠及产生的负面影响99

四、生态破坏与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构成恶性循环99

五、社会变迁以付出高昂的成本为代价100

第三章 近代甘肃的生态意识及生态视野下的战略地位101

第一节 近代甘肃的生态环境意识及行为104

一、对甘肃水土气候等自然条件的认识104

二、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研究与治理105

三、对水利及造林问题的认识108

四、对沙漠化的监测与研究112

第二节 生态环境视野下的近代甘肃战略地位114

一、甘肃政治军事战略地位的上升114

二、甘肃的资源环境与社会条件116

三、甘肃区域人文特点120

第三节 近代甘肃立足于军事政治需要的开发122

一、左宗棠开发甘肃123

二、清末新政期间甘肃的开发128

三、民国时期甘肃的开发129

四、甘肃开发的意义和影响131

第四章 近代甘肃的生态环境与农村农业发展137

第一节 甘肃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发展139

一、甘肃农业生态环境139

二、辉煌与衰落:甘肃农业开发的回顾与评析143

三、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和农业生产关系的局部变化149

四、农业生产环境的改善与技术进步152

第二节 基于农业灌溉用水管理的社会组织变迁165

一、河西内陆河流域灌溉水资源管理165

二、灌溉水管理的依据——水规169

三、河西内陆河流域灌溉水管理的历史审视173

四、黄土高原水资源配置带来社会变迁——以湟惠渠灌区为例180

第三节 畜牧业的发展及农牧兼营向农业为主的社会转型182

一、甘肃畜牧业的发展182

二、甘肃的农牧转换189

第五章 近代甘肃城镇变迁及其工商业发展193

第一节 甘肃的城镇及其变迁195

一、甘肃城镇概况195

二、县级城镇机构的变迁——以岷县为例200

三、生态环境影响下的甘肃城镇规模202

四、甘肃城镇中突出神权地位的传统城市特征210

第二节 近代甘肃工商业发展基本情况212

一、甘肃城市商业的发展212

二、甘肃工矿业的发展218

第三节 甘肃城镇及工矿业发展的问题与困境234

一、工商企业发展缺乏自然与社会良好的环境235

二、战乱对城市及工商业产生严重破坏237

三、恶政与苛捐杂税使工商业生存艰难239

四、度量衡不统一制约工商业的发展242

五、其他因素对工商业的束缚243

第六章 近代甘肃的财政、交通、邮电245

第一节 甘肃的财政247

一、自然经济解体与商品经济的畸形发展247

二、晚清甘肃财政体制及影响248

三、民国甘肃财政经济的困境251

第二节 甘肃的交通及其环境制约254

一、甘肃交通的落后状况254

二、甘肃公路交通的缓慢发展260

三、甘肃其他交通的发展268

四、甘肃交通发展的特点273

第三节 甘肃的邮电通讯277

一、甘肃邮电通讯发展状况277

二、甘肃邮电通讯发展的特点及影响281

第七章 生态环境视阈下的人民生活与烟禁285

第一节 人民收入与消费开支极端低下287

一、极其低下的生活消费支出288

二、居住房屋简陋卫生状况极差291

三、用水极端困难293

四、能源缺乏成为生活中的难题295

五、衣被等生活物资普遍短缺297

第三节 社会生活中的愚昧陋习299

一、对妇女身心的摧残299

二、思想观念的落后301

三、愚昧风气及对新事物的无知302

第三节 甘肃鸦片之祸与烟禁304

一、鸦片泛滥的根源304

二、甘肃烟禁中的怪圈308

三、鸦片泛滥的危害311

第八章 近代甘肃政治与社会生活315

第一节 近代甘肃的政治生活317

一、政党在甘肃的活动及影响317

二、甘肃的社会团体及其活动327

三、甘肃的议会政治335

第二节 近代甘肃教育的发展与变迁338

一、清代教育体制变迁与左宗棠乡式分闱338

二、民国甘肃教育的变迁342

三、甘肃私立学校的发展347

四、其他教育的发展351

五、甘肃教育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355

第三节 近代甘肃文化卫生生活变迁363

一、民众文化生活的变迁363

二、西方宗教与甘肃人民生活365

三、妇女争取权益运动367

四、医疗卫生变迁368

第九章 近代甘肃的生态环境与人口375

第一节 清代以来甘肃人口变迁与人口压力377

一、清初移民实边与甘肃人口快速增长378

二、甘肃人口对环境的压力380

三、人口压力的非理性释放387

第二节 近代甘肃人口变迁的区域特征390

一、甘肃人口的年龄、文化程度与性别比390

二、甘肃人口的职业构成396

三、甘肃人口的婚姻与家庭399

第三节 外来人口的影响与作用404

一、人口流动对甘肃近代化的推动作用404

二、外籍人士掌控甘肃政治及其影响407

三、流动人口与甘肃其他社会问题415

第十章 近代甘肃社会变迁的进步与制约因素419

第一节 近代甘肃社会变迁滞后421

一、甘肃与东部发展的差距421

二、社会变革中甘肃步履迟缓424

第二节 近代甘肃的封建经济剥削、军阀专横与匪患429

一、封建剥削加剧的根源429

二、租赋税捐剥削430

三、军阀暴行436

四、盗匪为患446

五、吏治腐败与恶霸横行450

第三节 近代甘肃的历史贡献452

一、近代甘肃的发展趋势与局部突变452

二、近代甘肃社会变革动力探源461

三、甘肃社会变迁的历史贡献464

第十一章 近代甘肃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与社会变迁467

第一节 近代甘肃少数民族的分布及其变化469

一、甘肃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形成469

二、近代甘肃少数民族人口数量473

第二节 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变迁475

一、生态环境对少数民族经济生活的影响475

二、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相互影响477

三、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478

第三节 藏族地区社会制度的变迁482

一、政教合一组织与社会变迁——以拉卜楞藏区为例482

二、土司制度与改土归流——以卓尼杨土司辖区为例486

三、藏族地区社会制度变迁的意义490

第四节 甘肃回族地区经济社会变迁491

一、回民起义及其根源491

二、甘肃回族社会变迁499

三、回民起义与回族社会变迁的历史启示511

第十二章 陇东革命根据地的生态环境与社会变迁515

第一节 陇东革命根据地的生态环境及影响517

一、陇东革命根据地及周边的自然环境517

二、陇东生态环境对经济政治社会的影响519

第二节 陇东革命根据地的新民主主义政权524

一、陇东革命根据地新民主主义政权的建立524

二、陇东革命根据地的民主建设525

三、陇东革命根据地的土地制度变迁527

四、陇东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建设531

第三节 陇东革命根据地的社会变迁536

一、陇东教育事业536

二、反对缠足和包办婚姻541

三、改造二流子运动545

四、生产关系的新变化546

结束语549

一、生态环境是人类发展最重要的物质条件549

二、近代甘肃社会变迁深受生态环境的制约551

三、近代甘肃生态环境与社会变迁的历史启示555

参考文献559

后记58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