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税法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税法
  • 李玥,于海昌编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712556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196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210页
  • 主题词:税法-中国-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税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税法概论1

第一节 税收与税法1

一、税法的概念1

二、税法的原则3

三、税收法律关系5

四、税法的地位及与其他法律的关系6

五、税法的效力与解释8

六、税法的作用13

第二节 税收实体法要素14

一、纳税义务人14

二、课税对象15

三、税率16

四、减税、免税17

五、纳税环节17

六、纳税期限18

七、纳税地点18

八、违章处理18

第三节 我国现行税法体系18

一、税法的分类18

二、我国现行税法体系20

第四节 我国税收管理体系21

一、税收管理体制的概念21

二、税收立法权的划分21

三、税收执法权的划分22

本章习题24

第二章 增值税25

第一节 增值税概述25

一、增值税的概念25

二、增值税的类型25

三、增值税的计税方法26

四、增值税的优点27

第二节 征税范围28

一、我国现行增值税征税范围的一般规定28

二、增值税的视同销售行为29

三、增值税的混合销售行为29

四、兼营非增值税应税劳务29

五、其他按规定属于增值税征税范围的内容30

六、不征收增值税的货物和收入32

第三节 增值税的纳税人32

一、增值税纳税人的基本规定32

二、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认定33

第四节 税率与减免税35

一、税率35

二、减免税36

第五节 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37

一、销项税额的计算37

二、进项税额的计算41

三、应纳税额的计算44

第六节 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46

一、应纳税额的计算46

二、含税销售额的换算46

第七节 进口货物增税47

一、进口货物的征税范围及纳税人47

二、进口货物的适用税率47

三、进口货物应纳税额的计算47

第八节 征收管理及增值税专用发票使用和管理48

一、纳税义务发生时间48

二、纳税期限48

三、纳税地点49

四、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使用及管理49

本章习题50

第三章 消费税法51

第一节 消费税的基本要素51

一、消费税的概念和特点51

二、消费税的征税范围52

三、消费税的纳税人54

四、消费税的税率54

五、减免税57

第二节 计税依据及应纳税额的计算57

一、计税依据57

二、生产销售环节应纳消费税的计算60

三、委托加工环节应税消费品应纳税额的计算64

四、进口环节应纳消费税的计算66

五、已纳消费税扣除的计算67

六、税额减征的计算69

第三节 消费税的征收管理70

一、纳税义务发生的时间70

二、纳税期限70

三、纳税地点70

四、纳税申报71

本章习题71

第四章 营业税法72

第一节 营业税的基本内容72

一、营业税与增值税的比较72

二、纳税义务人72

三、扣缴义务人73

四、税目73

五、税率73

第二节 营业税的计税依据及应纳税额的计算73

一、营业税计税依据的一般规定74

二、营业税计税依据的具体规定及应纳税额的计算74

第三节 税收优惠79

一、起征点79

二、税收优惠规定80

第四节 征收管理82

一、纳税义务发生时间82

二、纳税期限84

三、纳税地点84

本章习题85

第五章 关税法86

第一节 关税概述86

一、关税的概念和特点86

二、关税的分类87

三、关税的征税对象89

四、关税的纳税义务人89

第二节 税目和税率90

一、税目90

二、税率90

第三节 原产地规定93

一、全部产地生产标准93

二、实质性加工标准93

三、其他93

第四节 关税完税价格及应纳税额的计算93

一、一般进口货物的完税价格94

二、特殊进口货物的完税价格95

三、出口货物的完税价格96

四、进出口货物完税价格中的运费及相关费用、保险费的计算97

五、完税价格的审定97

六、应纳关税税额的计算98

七、特别关税应纳税额的计算98

第五节 关税的征收管理99

一、关税的减免99

二、关税的缴纳99

三、关税的强制执行100

四、关税的退还100

五、关税的补征和追征100

六、关税纳税争议101

第六节 行李和邮递物品进口税101

本章习题102

第六章 企业所得税法103

第一节 企业所得税概述103

一、企业所得税的概念103

二、我国企业所得税的改革103

第二节 纳税义务人、征收对象和税率105

一、纳税义务人105

二、征税对象106

三、税率106

第三节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107

一、收入总额107

二、不征税收入109

三、免税收入109

四、准予扣除的项目109

五、不得扣除的项目113

六、亏损弥补113

第四节 资产的税务处理114

一、固定资产的税务处理114

二、无形资产的税务处理115

三、其他资产或费用的税务处理115

第五节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116

一、预缴所得税额的计算116

二、年终汇算清缴所得税额的计算116

三、境外所得已纳税额的抵免117

第六节 税收优惠117

一、免征与减征优惠118

二、加计扣除优惠119

三、创投企业优惠119

四、减计收入优惠120

五、税额抵免优惠120

六、软件行业的优惠120

第七节 特别纳税调整120

一、调整范围120

二、调整方法122

三、核定征收122

四、加收利息122

第八节 征收管理123

一、纳税地点123

二、纳税期限123

三、纳税申报124

本章习题124

第七章 个人所得税法125

第一节 个人所得税法概述125

一、个人所得税的概念125

二、个人所得税的计税原理125

三、个人所得税的特点125

四、中国个人所得税法的沿革及其发展126

第二节 纳税义务人126

一、居民纳税义务人126

二、非居民纳税义务人127

第三节 所得来源地的确定128

一、所得来源地的具体判断方法128

二、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128

第四节 应税所得项129

一、工资、薪金所得129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130

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131

四、劳务报酬所得131

五、稿酬所得133

六、特许权使用费所得133

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133

八、财产租赁所得134

九、财产转让所得134

十、偶然所得136

十一、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136

第五节 税率136

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税率136

二、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和企事业单位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税率137

三、稿酬所得适用税率137

四、劳务报酬所得适用税率137

五、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适用税率137

第六节 应纳税额的计算138

一、工资、薪金所得的计税方法138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的计税方法141

三、对企事业单位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的计税方法144

四、劳务报酬所得的计税方法145

五、稿酬所得的计税方法146

六、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的计税方法147

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的计税方法147

八、财产租赁所得的计税方法148

九、财产转让所得的计税方法148

十、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的计税方法150

第七节 境外所得的税额扣除150

一、实缴境外税款150

二、抵免限额150

三、允许抵免额151

四、超限额与不足限额结转151

五、申请抵免151

第八节 税收优惠151

一、免征个人所得税的优惠151

二、减征个人所得税的优惠152

三、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的优惠152

四、其他减免税优惠153

第九节 征收管理154

一、自行申报纳税154

二、代扣代缴纳税155

本章习题156

第八章 其他税法157

第一节 车辆购置税157

一、车辆购置税基本原理157

二、车辆购置税的纳税义务人157

三、车辆购置税的征税范围158

四、车辆购置税的税率158

五、车辆购置税应纳税额的计算158

六、车辆购置税的税收优惠159

七、车辆购置税的征收管理160

第二节 车船税162

一、车船税的概念162

二、车船税的纳税人162

三、车船税的征税范围和适用税率162

四、车船税的计税方法163

五、车船税的减免与征收164

第三节 印花税164

一、印花税的纳税义务人165

二、印花税的税目与税率165

三、印花税应纳税额的计算167

四、印花税的税收优惠167

五、印花税的征收管理167

本章习题168

第九章 税收征收管理法170

第一节 税收征收管理概述170

一、税收征收管理的立法目的170

二、《税收征管法》的适用范围171

第二节 税务管理171

一、税务登记171

二、账簿、凭证管理173

三、纳税申报管理174

第三节 税款征收175

一、税款征收方式175

二、税款征收中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权利和义务176

三、税款征收措施177

第四节 税务检查180

一、税务检查的形式180

二、税务检查的方法181

三、税务检查的职责182

第五节 法律责任183

一、违反税务管理基本规定行为的处罚183

二、扣缴义务人违反账簿、凭证管理的处罚184

三、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未按规定进行纳税申报的法律责任184

四、对偷税的认定及其法律责任184

五、进行虚假申报或不进行申报行为的法律责任184

六、逃避追缴欠税的法律责任184

七、骗取出口退税的法律责任185

八、抗税的法律责任185

九、在规定期限内不缴或者少缴税款的法律责任185

十、扣缴义务人不履行扣缴义务的法律责任185

十一、不配合税务机关依法检查的法律责任186

十二、非法印制发票的法律责任186

十三、有税收违法行为而拒不接受税务机关处理的法律责任187

十四、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拒绝配合税务机关依法执行公务的法律责任187

十五、擅自改变税收征收管理范围的法律责任187

十六、不移送的法律责任187

十七、税务人员不依法行政的法律责任187

十八、渎职行为188

十九、不按规定征收税款的法律责任188

二十、违反税务代理的法律责任188

本章习题189

第十章 税务行政复议与诉讼190

第一节 税务行政复议190

一、税务行政复议的概念190

二、税务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190

三、税务行政复议的受理、决定和执行191

第二节 税务行政诉讼192

一、税务行政诉讼的特征192

二、税务行政诉讼的原则192

三、税务行政诉讼的管辖193

四、税务行政诉讼的起诉和受理194

五、税务行政诉讼的审理和判决195

本章习题195

参考文献19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