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从圣王到王圣 王命论意识形态下东汉文化精神之变迁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从圣王到王圣 王命论意识形态下东汉文化精神之变迁
  • 林庆彰主编;曲利丽著 著
  • 出版社: 花木兰文化出版社
  • ISBN:9789863220213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75页
  • 文件大小:54MB
  • 文件页数:28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从圣王到王圣 王命论意识形态下东汉文化精神之变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论1

第一章 西汉儒生「圣王」理念之破产13

第一节 西汉元成之际儒生的政治作为13

一、教化礼乐17

二、儒生改制的不切实际21

三、元成时儒生的文化品格25

第二节 「禅让」儒生为政失败后「圣王」理念之高涨28

一、西汉儒生的「公天下」理念28

二、「禅让说」之高涨及其历史局限35

第三节 王莽:理想主义的巅峰与覆灭40

一、圣人王莽之禅汉41

二、王莽的「圣」制46

三、失败的暴君50

第二章 儒生和东汉初政府对王莽事件的初步反应55

第一节 两汉之际的「王命论」思潮55

一、「王命论」思潮的三个命题56

(一)「孔为赤制」57

(二)「上天垂戒」60

(三)「火德承尧,虽昧必亮」61

二、「王命论」的思想史检讨65

(一)社会大众情绪之表达65

(二)思想史上的转向67

第二节 东汉初期政权对王莽事件的初步反应71

一、集中皇权71

二、东汉初期帝王在意识形态上的建构77

(一)帝王用儒术来塑造圣王形象及对儒风的裁整77

(二)尊谶纬,剥夺儒生的话语权82

第三章 《白虎通义》——「王命论」成为意识形态91

第一节 以权力意志正经学、谶纬——论《白虎通义》的意识形态性质92

一、白虎观会议与石渠阁会议面临的不同时代问题96

二、《白虎通义》对经学、谶纬的扭曲阉割100

第二节 《白虎通义》中的「王圣」话语体系及其言说策略111

一、以「王圣」为中心的话语体系111

(一)「天之子」的祭天、法天仪式114

(二)人间的尊卑等差116

(三)泛道德化的阐释120

(四)天子成为教主123

二、《白虎通义》的言说策略126

(一)象征比附的言说方式126

(二)随意声训129

(三)问答形式131

第四章 「王命论」意识形态下的经学变迁135

第一节 今、古文经学论争135

一、关於今古文经学论争的讨论136

二、面向权力的今古文经学论争143

(一)西汉哀帝时刘歆争立古文经144

(二)东汉光武帝时韩歆、陈元(古)与范升(今)之争147

(三)东汉章帝时贾逵(古)、李育(今)之争148

(四)东汉桓灵间何休(今)与郑玄(古)之争151

第二节 今古文经学论争中的东汉《春秋》学152

一、贾逵之《左氏》学153

(一)贾逵《左氏》学是经学而非史学153

(二)贾逵《左氏》学「尊君卑臣」之阐释方向159

二、何休的《公羊》学163

(一)《解诂》的灾异观同於谶纬而不同於《繁露》164

(二)《解诂》引用谶纬阐释国家神话167

(三)「三统」及「王鲁」说的流变168

(四)《繁露》重义,《解诂》重例172

第五章 「王命论」意识形态下的思想179

第一节 王充对「王命论」的接受及扩充180

一、王充接受宿命论的因缘180

二、王充的宿命论思想体系185

三、王充「宿命论」的思想史梳理191

第二节 王充的「疾虚妄」——宿命论下的知识兴趣195

一、辨儒生灾异说之虚妄196

二、辨书传虚增200

(一)辩书传谶记中神化圣人的传说200

(二)辩书传中奇怪、夸张之论202

(三)辨书传中义理及其表述203

(四)辩自然科学204

三、辨时俗禁忌迷信205

(一)明人死无知,使俗薄葬206

(二)论民间禁忌207

第三节 东汉末的批判思潮及其思想格局207

一、批判的立场:民本主义208

二、批判所针对的社会弊政209

(一)数赦209

(二)选举209

(三)侈伪之俗210

(四)边战212

三、提出的解决办法213

四、批判思潮的历史结局215

第六章 「王命论」意识形态下士大夫的人生转型及文学新变217

第一节 「王命论」意识形态下东汉士人的新处世法则217

一、谦恭畏慎:专制制度对士人人格的塑造218

二、寂寞著书的内圣追求222

三、矫厉名节226

四、保身全家:「王命论」意识形态下的另类人生231

第二节 「王命论」意识形态下东汉文学新变235

一、意识形态化的宣汉文学235

(一)对汉家天命的彰显236

(二)对王朝政治行为的尊扬240

(三)颂体文学的勃兴245

二、个体生命体验:文学淡化意识形态后的新内容248

余论253

参考文献255

附论「知大体」——论桓谭对王莽新政的反思267

后记27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