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上海新闻史 1850-1949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马光仁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9104165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1140页
- 文件大小:131MB
- 文件页数:1175页
- 主题词:新闻事业史-上海市-1850~1949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上海新闻史 1850-1949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近代报业的创世纪1
第一节 古上海的新闻传播1
一、无权办报的古上海1
二、上海民间的新闻传播4
三、古上海新闻传播的特殊性7
第二节 英文《北华捷报》的最初岁月10
一、舶来品软着陆10
二、奚安门主持时期12
三、从“中立”到“公正而不中立”17
第三节 东方新闻中心地位的形成20
一、从报馆到报业20
二、新闻信息集散地的初步形成23
三、从英文独霸到多文种竞相办报25
第四节 中文报刊的处女航32
一、《六合丛谈》与“麦家圈”32
二、从洋人圈子到华人社会的《上海新报》35
三、“同治中兴”与《上海新报》39
第五节 早期传教士办报的种种模式42
一、从《上海教会新报》到《万国公报》42
二、傅兰雅与《格致汇编》47
三、通俗性宗教刊物51
四、天主教的早期报刊54
第六节 《申报》出世57
一、从竞争中深入民间57
二、社会新闻的祸与福64
三、《申报》馆的五大附属出版物68
第七节 国人办报的最初尝试71
一、《西国近事》报71
二、《汇报》、《彙报》与《益报》74
三、冯焌光和《新报》79
四、民间投资办报的尝试81
第八节 从两报对峙到三家鼎立85
一、蔡尔康时期的《字林沪报》85
二、斐礼思时期的《新闻报》90
三、层积近半个世纪后的历史形势96
第二章 政治家走上报坛104
第一节 《强学报》,政论报第一家104
一、从北京到上海104
二、《强学报》事件107
三、“乙未三报”探研109
第二节 草野歆动的《时务报》113
一、《时务报》的诞生113
二、《时务报》的成功114
三、从《时务报》到《时务日报》119
第三节 维新诸报风起云涌123
一、林林总总的新学报刊123
二、“新”报人队伍的增添128
三、维新报刊的密集效应132
第四节 商办诸报在19世纪末136
一、“瓜分中国”倒先瓜分了上海的报坛136
二、国人商办报纸的再尝试140
第五节 商办报纸的别裁:休闲报种146
一、关于休闲性报纸146
二、《游戏报》成功的苦与涩148
三、最初的效颦者154
四、从唤醒痴愚到抨击官场156
第六节 广学会与《万国公报》(月刊本)159
一、《万国公报》周刊本与月刊本159
二、沈毓桂与《万国公报》161
三、戊戌时期的《万国公报》164
四、戊戌期间其他教会报刊166
第七节 《时务报》的内耗和改官报事件168
一、《时务报》的三个时期和三对矛盾168
二、《时务报》改官报事件177
三、关于《昌言报》181
第八节 劫后风云184
一、慈禧禁报与上海报界184
二、世纪末的报业大改组191
三、报人地位和报坛的风气197
第三章 庚子后士商报界互补205
第一节 清廷威严始崩于报205
一、由慈禧反动引起的骂官场风气205
二、围攻《申报》黄协埙209
三、“海派小报”大高潮212
第二节 民族资本报业渐成气候217
一、编译社办报刊217
二、个人办报刊220
三、书局办报刊223
四、上海道婉拒办官报226
第三节 新“新党”初办激进报刊228
一、激进报刊始见于1902年冬228
二、震动中外的“《苏报》案”230
三、《苏报》续篇《国民日日报》237
四、从《俄事警闻》到《警钟日报》240
第四节 日俄战争与报坛呼吁立宪246
一、日俄战争时的上海报坛246
二、从日俄战争引起的立宪呼吁250
第五节 报坛多事的1905年255
一、1905年文明排外与报坛255
二、1905年的报坛跌宕260
三、革命、革政上海无战事265
第六节 报与刊畛域渐分268
一、报与刊概念的演变268
二、期刊的款式装帧272
三、报业自身的发展是报刊分流的主要原因274
四、教会报刊在时政领域里的挣扎279
第七节 呼醒民众的通俗化报刊282
一、与办官报异趣的白话报刊282
二、小说期刊的兴起287
三、图画新闻有了新成员294
第四章 辛亥报坛的风云变幻300
第一节 立宪浪潮下的同床异梦300
一、活跃一时的立宪报刊300
二、从海外伸进手来的康梁各派305
三、上海地方自治派的报刊312
第二节 五大思潮闹报坛316
一、民主革命派的报刊活动316
二、与革命报刊相辅而行的复兴古学活动321
三、从鼓吹暗杀到形成虚无主义报刊325
四、专业化报刊的业务救国论328
第三节 上海商办报纸的新举措331
一、商办民报学做“毛瑟”331
二、新闻业务的大跨度发展334
三、公司化——报业企业化的重要台阶342
第四节 软硬夺报风云录344
一、大清报律的闹剧344
二、蔡乃煌收买上海报坛半壁江山349
三、凶神恶煞的另一面:禁报352
第五节 《神州日报》的奋斗和新闻界团结358
一、与租界当局打官司358
二、《时事报》的曲折道路360
三、促成中国报界俱进会363
四、上海的通讯社活动366
第六节 报业发展的多侧面368
一、外人在沪报业的起伏368
二、小说期刊进入转型期371
三、石印画报再度异军突起375
四、企业报、商会报和商务专业报刊的出现378
五、从社会走进家庭的妇女报刊380
第七节 望平街的最后形成及其加盟革命383
一、三合一:望平街的最后形成383
二、国会请愿风潮中的舆论动向386
三、从借箸代筹到“咸与共和”388
第五章 民初报业的艰难步履397
第一节 民初的上海报坛397
一、报业的短期繁荣397
二、政党报刊的分化与争斗402
三、《暂行报律》风波406
第二节 “二次革命”与上海新闻界410
一、“横三民”的反袁斗争410
二、从拥袁到反袁的《时报》414
三、《申报》对袁世凯态度的变化417
四、前赴后继的反袁报刊422
第三节 民初舆论界的厄运425
一、袁世凯新闻统制在上海425
二、租界当局对报刊的压迫432
三、迫害与反迫害的斗争435
第四节 新闻事业的开拓439
一、冲破路透社的垄断439
二、新闻摄影的发展443
三、全国新闻界团体活动的中心447
四、印刷技术设备的更新451
第五节 部分报业的堕落454
一、宣扬尊孔复古报刊的出现454
二、副刊格调日趋低下457
三、小报商业化趋向的加重462
第六节 黑暗中的曙光466
一、《新青年》与新文化运动466
二、革命党新宣传阵地的开创471
三、革命报刊宣传的联合斗争475
第七节 从政论时代向新闻时代的转变478
一、“新闻”中心地位的确立478
二、新闻文体日渐成熟482
三、名记者初露头角486
四、新闻学研究的起步491
第六章 现代新闻事业格局的初步形成498
第一节 五四运动中新闻界的震荡498
一、上海新文化运动中心地位的重新确立498
二、五四运动对新闻界的冲撞502
三、马克思主义传播在上海506
第二节 共产党报刊的崛起510
一、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报刊活动510
二、中国共产党机关报刊的创办514
三、从华俄通讯社到国民通讯社517
四、中共领导的群众性报刊521
第三节 国共两党报刊的联合和斗争525
一、国民党报刊的恢复525
二、国共两党报刊的联合528
三、国民党报刊的分化及反对右派的斗争532
第四节 五卅运动与报刊537
一、革命报刊的反帝宣传537
二、辟“诚言”斗争541
三、《东方杂志》“五卅事件临时增刊”事件544
第五节 企业化大报的形成548
一、《申报》实力迅速增长548
二、《新闻报》的兴旺发达552
三、大报企业化的原因及其影响557
第六节 广播电台的创办与通讯社的发展560
一、新闻传媒的新伙伴——广播电台的创办560
二、通讯社的新发展564
第七节 租界内的新闻自由568
一、租界与报刊568
二、工部局炮制“印刷附律”的闹剧571
三、租界当局对“过激主义”的恐惧575
第八节 走向世界的若干尝试579
一、第一次参加世界报界大会579
二、中外新闻界交往日益活跃582
三、对报业现代化的影响587
第九节 新闻业务发展的里程碑590
一、报刊政论传统的恢复和发展590
二、报纸副刊的改革593
三、文风的进步和编辑业务的改进596
四、民主报刊传统的新发展600
第七章 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607
第一节 国民党新闻阵地的建立607
一、《民国日报》的复刊和停刊607
二、《中央日报》的创刊与迁宁611
三、国民党对上海新闻界的控制616
第二节 改组派再造派的报刊活动622
一、改组派再造派出版的报刊622
二、蒋介石集团对不同派别报刊的镇压626
第三节 共产党的秘密报刊629
一、《布尔什维克》的创刊629
二、中共中央的其他报刊634
三、共青团和工会的报刊638
四、地下报刊的艰苦斗争642
五、无产阶级新闻学的探索647
第四节 文化战线上的报刊活动652
一、邹韬奋与《生活周刊》652
二、胡愈之与《东方杂志》657
三、创造社与太阳社的报刊660
四、“左联”创办的刊物664
五、鲁迅的报刊活动669
第五节 新闻教育与新闻学研究673
一、新闻教育事业的繁荣673
二、新闻学研究的新成果679
第六节 《新闻报》股权风波683
一、《新闻报》秘密出售股权683
二、国民党对出售股权的干涉688
三、股权风波的平息692
第七节 小报的泛滥694
一、小报“四大金刚”的出版694
二、创办小报的高潮698
第八节 日益活跃的新闻界团体703
一、各类新闻团体的相继成立703
二、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而斗争706
三、积极促进中外新闻界交流711
第八章 抗日救亡高潮中的变化717
第一节 国民党新闻统制的强化717
一、强化新闻管理制度717
二、法治与暴力并重722
三、新闻舆论阵地的强化726
四、新闻界的抗争730
第二节 《申报》的进步倾向与《大公报》重心南移733
一、《申报》的头和尾733
二、《大公报》重心南移737
第三节 抗日救亡运动中的名记者743
一、邹韬奋与《大众生活》743
二、范长江西北之行746
三、爱国报人戈公振751
四、从“左翼记联”到“记者座谈”755
第四节 “四社”的成立及其被劫夺759
一、“四社”的成立759
二、“四社”的被劫夺762
三、“四社”被劫夺的原因及其影响764
第五节 独树一帜的小型报——《立报》767
一、《立报》的创办767
二、《立报》的独特风格771
三、《立报》的影响774
第六节 晚报的黄金时代776
一、几经沉浮的上海晚报776
二、晚报的成功780
三、晚报的特点784
第七节 外报对抗战的同情与支持787
一、斯诺与《密勒氏评论报》787
二、中英文《大美晚报》791
三、《字林西报》态度的变化794
第八节 新闻业务的新发展798
一、报纸杂志化倾向798
二、新闻学研究领域的开拓802
三、世界报纸展览会806
四、繁花呈现的新闻文体808
第九章 “孤岛”前后815
第一节 抗日报刊的兴起与转移815
一、《救亡日报》的创刊与抗日报刊统一战线的形成815
二、“孤岛”初期租界当局的新闻政策821
三、抗日报刊的战略大转移825
第二节 “洋旗报”一统天下830
一、《每日译报》——“上海新创外商报的第一燕”830
二、《文汇报》的创刊835
三、《申报》重返上海840
四、“洋旗报”天下的形成与抗日刊物的重新出现845
第三节 “五月危机”的爆发与两条抗日宣传战线的形成848
一、“五月危机”的酝酿848
二、“五月危机”的爆发与租界当局新闻政策的骤变851
三、“洋旗报”阵营的缩小与改组857
四、抗日期刊作用的增强861
第四节 恐怖与反恐怖的殊死搏斗865
一、“黄道会”的出现与报界恐怖局面的形成865
二、汪伪“七十六号”的出现与恐怖活动的加剧868
三、抗日报人的反迫害、反恐怖斗争872
第五节 日伪报刊的出现与泛滥875
一、上海沦陷与日伪报刊的出现875
二、汪伪集团抵沪与汉奸报刊的泛滥879
第六节 广播电台、通讯社和小报的艰难岁月884
一、广播电台884
二、通讯社891
三、小报895
第七节 国际新闻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缩影900
一、外国报刊对中国抗战的态度900
二、身处逆境的外国记者907
三、干扰与反干扰的斗争912
第十章 最屈辱的一页921
第一节 敌伪新闻宣传阵地的强化921
一、日寇对宣传阵地的垄断921
二、汪伪报刊的扩展925
三、卑劣的宣传手段929
第二节 日寇对申、新两报的劫夺933
一、日陆军对《申报》、《新闻报》的占领933
二、日海军对申、新两报的争夺937
三、申、新两报的反动宣传940
第三节 日伪法西斯新闻统制944
一、制定新闻法规944
二、实施新闻检查制度947
三、控制御用新闻团体951
第四节 日伪新闻宣传的勾结955
一、日寇对汪伪宣传机构的控制955
二、策划召开东亚新闻记者大会958
三、加强感情联络,促使日伪宣传一体化962
第五节 爱国报人的艰苦斗争966
一、共产党报人的斗争新手段966
二、苏商报刊的特殊作用971
三、邹韬奋的最后战斗975
第六节 日伪报业的覆灭979
一、纸张匮乏报业垂危979
二、被迫放弃新闻检查983
三、树倒猢狲散985
第十一章 两极新闻事业的最后决战990
第一节 国民党新闻宣传阵地的重建990
一、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的新闻政策990
二、上海新闻网的形成993
三、对申、新两报的控制998
四、实施党报企业化1002
第二节 共产党报刊的艰苦斗争1005
一、共产党宣传阵地的初步建立1005
二、为出版《新华日报》而努力1009
三、《群众》等报刊的出版及其宣传特点1012
四、在白色恐怖中顽强拼搏1015
第三节 民主力量的报刊1019
一、《文汇报》、《新民报晚刊》的出版1019
二、从《国讯》到《展望》1023
三、宣传第三条道路报刊的变化1027
四、曲折的道路1030
第四节 在夹缝中求生的民营报业1034
一、国民党强化新闻统制1034
二、国民党控制民营报业的阴险手段1037
三、民营报业为生存拼搏1041
四、《大公报》从反动到新生1044
第五节 外国人报刊卷土重来1048
一、英美报刊的复活1048
二、西方通讯社的兴与衰1052
三、短命的外国新闻处1056
第六节 小报、广播、通讯社的大泛滥1059
一、小报的畸形发展1059
二、步履艰难的民营通讯社1063
三、杂乱无章的空中电波1066
第七节 新闻教育与新闻学研究的复苏1071
一、新闻教育的恢复1071
二、新闻学研究的开拓1075
第八节 共产党对旧新闻事业的改造1084
一、迎接解放准备接管1084
二、调查研究区别对待1087
三、大变革的完成1090
附录 上海新闻史大事纪要1096
热门推荐
- 91939.html
- 392709.html
- 168110.html
- 1563398.html
- 1011009.html
- 3304342.html
- 1077957.html
- 1713323.html
- 3179401.html
- 14654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215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114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54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249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343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941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203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286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228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38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