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技术史研究的文化转向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陈玉林著 著
- 出版社: 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028218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21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37页
- 主题词:技术史-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技术史研究的文化转向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1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分析8
(一)国内外技术史研究状况8
(二)科学技术论(STS)领域的文献15
(三)文化研究及其有关技术主题的文献16
(四)“新文化史”研究文献20
三、对技术史研究文化转向的界定21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23
五、本书的创新点24
第二章 技术史研究文化转向的发端27
一、技术史解释困境:技术决定论和“与境论”并存阶段28
二、文化转向的开启:技术-社会建构论阶段34
三、技术创新研究的文化转向及其局限:后建构论阶段38
四、建构论技术史的局限与对技术新文化史的召唤48
第三章 技术史研究文化转向的拓展56
一、新文化史家视野中的技术:置于日常生活语境中的技术56
(一)作为物质文化的技术57
(二)作为身体体验渗入心灵的技术61
(三)作为书籍和知识传播的技术65
二、“后建构论”的科学技术论:各研究场点的新进展69
(一)实验室研究69
(二)科学争论研究69
(三)常人方法论视角的研究70
(四)话语分析纲领研究70
三、创新过程认识论:超越“作者”霸权70
(一)创新的全过程71
(二)创新认识论问题72
(三)管理创新72
(四)工程理论创新研究73
(五)创新的中介73
(六)“工业化进程”的再思考74
四、“使用”问题:从读者视角阅读创新76
(一)作为社会结构的技术使用者77
(二)作为文本读者的技术使用者79
(三)作为权力场域中的女性使用者81
(四)作为主体性构建者的使用者83
(五)“技术使用者”研究的未来趋向85
五、女性主义技术史:从女性分析拓展为性别分析86
六、文化视阈中的新论题:创新失败、技术风格和技术景观92
(一)创新失败93
(二)创新的国家风格94
(三)技术创新与环境95
(四)技术心态史97
七、技术编史理论:对文化转向的理论思考98
(一)技术表象98
(二)对“技术决定论”的文化批判与史学审视100
第四章 技术史文化转向的理论基础103
一、技术史研究文化转向的实质104
二、文化研究和新文化史理论阐述109
(一)文化研究的基本分析工具:符号、文本与解释109
(二)文化和实践110
(三)符号、表征与文本111
(四)话语115
(五)社会地位与身份116
(六)小结117
三、新文化史的基本理论:基本进路与核心范畴119
(一)历史意识130
(二)历史时间130
(三)历史记忆、感知与体验133
(四)历史实践133
(五)历史意义135
(六)历史解释与历史叙事139
(七)历史叙事的现象学145
(八)小结147
四、科学技术论给技术新文化史提供的理论基础148
(一)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148
(二)科学技术实践哲学的观点156
第五章 技术史研究文化转向的理论阐释160
一、技术新文化史的逻辑起点及相关范畴161
(一)技术表象:作为符号、文本的技术及其解释学意义161
(二)感觉世界:对技术的切身体验的意义166
(三)“杂交体”:技术作为异质性要素的接合168
(四)小结:如何理解历史中的技术实践的含义172
二、技术新文化史的目标173
(一)有关“技术史的目标和功能”的讨论173
(二)技术新文化史呈现“文化意义”的宏愿174
三、技术新文化史的方法论181
(一)解释方法论182
(二)切身体验方法论185
(三)叙事:修辞与经验描述192
四、技术新文化史的问题域197
第六章 结论200
一、从反身性问题看技术新文化史的理论抱负201
二、技术史的新综合:逻辑的综合还是叙述形式的综合208
三、技术新文化史展望211
参考文献213
后记219
热门推荐
- 1031267.html
- 1443494.html
- 661937.html
- 2448547.html
- 907851.html
- 3658943.html
- 1475390.html
- 3258800.html
- 477313.html
- 1521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360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971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583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360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710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088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919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445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210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48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