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苏联演变与社会主义改革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陈新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ISBN:750352491X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374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87页
- 主题词:政治制度 体制改革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苏联演变与社会主义改革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第一章 十月革命与社会主义选择4
第一节 大难临头,出路何在?5
一 抓住机遇:当政权送上门来,为什么不能先夺取政权,然后再发展生产力5
二 社会主义革命:看起来还非常遥远的事情,却突然间摆在面前8
第二节 十月革命的特点12
一 第一个特点:这是一场暴力革命12
二 第二个特点:这是一场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发生的社会主义革命15
三 第三个特点:这是“一国突破”的革命17
第三节 十月革命的目标20
一 十月革命的直接目标:和平、土地和面包21
二 十月革命的远景目标:在俄国实现社会主义22
第四节 十月革命:历史必然性和偶然性25
一 在偶然性中开辟道路的必然性26
二 十月革命开辟了跨越卡夫丁峡谷的长征33
第二章 苏联历史上的第一次模式转换:从战时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39
第一节 战时共产主义--十月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社会主义模式40
一 两个没想到:对俄国革命的预期40
二 非常形势下的选择:实行战时共产主义46
三 从应急政策逐步转变为建设社会主义模式的尝试55
四 凡事皆有限度:战时共产主义的“功劳”和“局限”61
第二节 苏联历史上第一次模式转换:向新经济政策转变64
一 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64
二 作为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新经济政策的实质与特征67
三 苏联历史上第一次模式转换的重要启示73
第三章 从新经济政策到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模式的第二次转变76
第一节 向斯大林模式转变的过程76
一 斯大林模式的准备阶段(1924--1929年)77
二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阶段(20年代末--30年代)89
三 斯大林模式的凝固化阶段(二战结束后--斯大林逝世)99
第二节 向斯大林模式转变的原因106
一 斯大林模式形成的主观条件107
二 斯大林模式产生的客观条件124
第四章 斯大林模式的历史合理性与历史局限性135
第一节 斯大林模式的特征136
一 关于斯大林模式基本特征的种种概括136
二 斯大林模式的主要特征138
第二节 斯大林模式的历史合理性与历史局限性190
一 斯大林模式的两面性190
二 斯大林体制的历史合理性和进步作用195
三 斯大林模式的历史局限性和消极作用205
第五章 艰难的探索:第三次模式转换的开端215
第一节 赫鲁晓夫改革的驱动力216
一 实现现代化,大力发展经济的强大的驱动力216
二 实现民主化的强大的驱动力225
第二节 赫鲁晓夫改革的特点229
一 捅开盖子,未动实质229
二 百废俱兴,缺乏战略目标241
三 前期改革在行动领域徘徊,后期改革向市场方向转变245
一 传统模式与改革的矛盾251
第三节 传统与现实的矛盾251
二 传统观念与现实的矛盾258
第六章 第三次模式转换的停顿和发展的停滞264
第一节 改革的停滞与回潮264
一 勃列日涅夫与领导集体265
二 勃列日涅夫初期的两类措施269
三 改革的停顿和回潮的主要标志279
第二节 改革停滞的表层原因和深层原因287
一 停滞的表层原因287
二 停滞的深层原因289
第三节 停滞与危机的年代301
一 潜伏的严重经济危机301
二 潜伏的政治危机306
第七章 苏联第三次模式转换过程中的突变:社会制度转轨312
第一节 苏联第三次模式转换的最后阶段:戈尔巴乔夫的加速战略和经济体制根本改革312
一 戈尔巴乔夫的“加速战略”和经济体制根本改革的提出313
二 “加速战略”的失误318
三 对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改革也未能取得成效322
第二节 模式转换过程中的突变:社会制度转轨327
一 发生突变的某些征兆328
二 改革线路的根本改变334
三 改革的失败与社会制度的转轨340
第三节 模式转换何以变成社会制度转轨345
一 党的领导集团发生分裂,使得改革失去坚强的领导核心346
二 全面否定过去,搞乱了人们的思想349
三 不顾国情,照搬西方民主制度,引发了政治动荡351
四 无原则妥协退让,造成政局失控353
五 削弱和取消党的领导,导致国家解体355
第八章 结束语357
热门推荐
- 3529019.html
- 119457.html
- 2677777.html
- 1589875.html
- 1300678.html
- 1703140.html
- 1502983.html
- 1251948.html
- 2657112.html
- 33012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851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035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247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154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767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622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84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646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493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60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