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21世纪新闻与传播学系列教材 国际传播学教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21世纪新闻与传播学系列教材 国际传播学教程
  • 程曼丽著(北京大学)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1100949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46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25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21世纪新闻与传播学系列教材 国际传播学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国际传播学概述1

第一节 国际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1

一、国际传播学在传播学中的地位1

二、国际传播学的研究对象4

三、国际传播学的研究内容6

第二节 国际传播学的研究现状9

一、早期研究9

二、现代研究10

三、国内研究12

第三节 国际传播学的研究方法13

一、系统分析的方法14

二、动态研究的方法14

三、比较研究的方法15

四、定性定量研究的方法15

第二章 国际传播的历史17

第一节 人类早期的国际传播17

一、国家的出现17

二、早期国际传播的局限性18

第二节 印刷媒体时代的国际传播19

一、早期的印刷媒体19

二、大众化报纸的出现20

三、印刷媒体时代国际传播的特点22

第三节 电子媒体时代的国际传播23

一、电报的出现23

二、广播的出现25

三、电视的出现29

第四节 卫星电视时代的国际传播33

一、卫星电视的产生与发展33

二、卫星电视的特点35

三、卫星电视时代国际传播的特点37

第五节 互联网时代的国际传播39

一、互联网的产生与发展39

二、互联网的特点41

三、互联网的作用43

四、互联网时代国际传播的特点46

第三章 国际传播的主体49

第一节 国际传播主体概述49

一、谁是国际传播的主体49

二、国际传播主体的分类52

三、国际传播主体的特征53

第二节 作为国际传播主体的政府56

一、政府作为国际传播主体的特点56

二、政府作为国际传播主体的职责58

三、政府作为国际传播主体的变化61

第三节 作为国际传播主体的企业63

一、企业作为国际传播主体的分类及特点63

二、企业参与国际传播的形式65

三、跨国经营的媒体企业67

第四节 作为国际传播主体的社会组织69

一、社会组织的分类70

二、作为国际传播主体的政党72

三、社会组织作为国际传播主体的特点75

第五节 作为国际传播主体的个人76

一、个人传播主体的产生与发展76

二、个人作为传播主体的特点78

三、个人作为主体的传播形式80

四、个人传播的未来走向82

第四章 国际传播的控制85

第一节 出境信息的控制85

一、出境信息控制的主要方面85

二、出境信息的控制模式88

三、出境信息的控制手段90

四、传播控制的“最佳”原则93

第二节 入境信息的控制95

一、入境信息的分类95

二、入境信息对国家安全的影响99

三、各国对入境信息的把关控制102

第三节 国际组织对国际传播的控制105

一、与国际传播相关的国际组织105

二、国际组织的控制方式108

三、国际组织对国际传播的影响110

第五章 国际传播的手段115

第一节 拉斯韦尔模式的扩展115

一、拉斯韦尔的传播过程模式115

二、拉斯韦尔模式在国际传播中的扩展117

三、拉斯韦尔模式扩展的意义121

第二节 国际传播中的语言转换123

一、语言符号的转换123

二、媒介语言的发展126

第三节 国际传播中的文化对接128

一、与国际通行的认知、规范体系对接129

二、与传播对象国的社会文化习俗对接131

第四节 国外相关理论134

一、语言文化学角度的研究134

二、社会政治学角度的研究137

第六章 国际传播的内容142

第一节 政府传播的内容142

一、政府传播的特点142

二、政府传播的权威性内容144

三、政府传播的一般性内容146

第二节 企业传播的内容151

一、企业传播的特点151

二、企业传播的广告性内容153

三、企业传播的公关性内容156

第三节 社会组织的传播内容160

一、社会组织传播的特点160

二、社会组织传播的告知性内容162

三、社会组织传播的劝导性内容164

四、社会组织传播的知识性内容165

第四节 个人传播的内容167

一、个人传播内容的特点167

二、个人传播的通信性内容169

三、个人传播的闲谈性内容170

四、个人传播的评论性内容172

第七章 国际传播的受众175

第一节 国际传播受众的特点175

一、广泛性175

二、复杂性176

三、多样性178

第二节 国际传播受众的分类179

一、根据受众对传播者的重要程度分类179

二、根据受众对传播者的态度分类181

三、根据受众行为的发展过程分类184

第三节 国际传播受众分析186

一、关于受众的理论186

二、目标受众的确定190

三、一般情况下的受众分析193

四、特殊情况下的受众分析197

第八章 国际传播的效果204

第一节 传播效果理论介绍204

一、“议程设置”理论204

二、“沉默的螺旋”理论206

三、“培养”理论207

四、“知识沟”理论208

第二节 国际传播效果分类209

一、短期效果209

二、长期效果210

第三节 国际传播与国家软实力213

一、软实力的界定213

二、软实力的基本要素214

三、软实力的测量217

第四节 国际传播效果的测评方法219

一、受众调查法220

二、内容分析法222

第九章 中国的国际传播227

第一节 中国国际传播的历史沿革227

一、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70年代末期228

二、改革开放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229

三、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90年代末期230

四、21世纪初期231

第二节 中国的国际传播媒体233

一、报纸、杂志233

二、广播、电视235

三、通讯社236

四、互联网237

第三节 中国的国际传播管理机构239

一、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39

二、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240

第四节 中国国际传播的影响力241

一、海外华人增强了对中国的向心力241

二、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不断提高242

三、中国在国际规则制定中的影响日益扩大242

四、中国的语言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得以推广243

五、中国的经济发展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243

后记24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