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语义语法学导论 基于汉语个性和语言共性的建构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葆嘉等著(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华书局
- ISBN:9787101054224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636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644页
- 主题词:汉语-语法-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语义语法学导论 基于汉语个性和语言共性的建构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论 论语言科学与语言技术1
一、“语言科技”新思维的提出1
二、计算语言学的界定要突出技术性5
三、语言系统的计算机模式化要求10
四、人脑语言和电脑语言的性质异同15
五、面向语言系统模拟的语义语法学18
第一章 语义学研究的学术背景25
第一节 世界语言学研究的四大传统25
第二节 欧美语言学的历史嬗变32
第三节 欧美语言学的语义转向49
第四节 当代语义学的主要特点57
第五节 格语法理论与框架语义学71
第二章 汉语句法研究的语义导入85
第一节 汉语语感与汉语句法语义研究85
第二节 语义成分分析与语义指向分析90
第三节 配价语法学与格关系语法学94
第四节 陆俭明句法语义研究的建树104
第三章 汉语句法语义研究述评118
第一节 马庆株的语义语法范畴研究118
第二节 袁毓林的汉语配价语法研究131
第三节 邵敬敏的双向语法和语义语法研究145
第四节 陈昌来的句子语义结构研究161
第四章 字本位观和语义句法论175
第一节 以字为本和以义为法175
第二节 汉语语义句法论的学术背景181
第三节 汉语语义句法论的理论价值187
第四节 字本位和语义句法的争议191
第五章 语言信息处理对语形语法的挑战200
第一节 汉语信息处理的三个方面200
第二节 九十年代以来的主要论著203
第三节 九十年代以来的主要项目210
第四节 九十年代以来的语言工具218
第五节 机译系统研制的艰难进展229
第六节 九十年代以来的成就及思考240
第六章 语言的本质共性是语义性243
第一节 语言符号与范畴化认知能力243
第二节 形态范畴的本质是语义范畴246
第三节 认知语义范畴化的基本特点257
第四节 汉语语法范畴的消亡和演变263
第五节 语义语法学理论的普遍性272
第七章 语义语法学的理论建构275
第一节 语形语法学和语义语法学275
第二节 语义语法学的语言观290
第三节 语义语法学的语法观296
第四节 语义语法学的语域观309
第五节 语义语法学的方法论322
第六节 语言研究的实验主义理念330
第八章 词汇系统与词汇语义研究336
第一节 词汇系统的语义性本质337
第二节 词汇义征的本质及其分析344
第三节 义征分析的难度及思考348
第四节 义征分析的基本操作程序364
第九章 词语搭配关系与词群义征辨析373
第一节 词语搭配关系与语义兼容373
第二节 “安静”和“安定”的义征辨析375
第三节 “深厚”和“浓厚”的义征辨析377
第四节 “熟习”和“熟悉”的义征辨析380
第五节 “整理”和“整顿”的义征辨析381
第六节 同核词群的义征提取方法385
第十章 汉语类别词的性质与分类388
第一节 “一X名”结构的剖析388
第二节 现代汉语“量词”的甄别391
第三节 现代汉语“量词”的分化405
第四节 特征类别词的语义研究409
第十一章 形貌类别词的义征提取417
第一节 对象的筛选和义征提取步骤417
第二节 长条状类别词的义征提取423
第三节 平展状类别词的义征提取437
第四节 圆弧状类别词的义征提取445
第五节 粒块状类别词的义征提取448
第六节 堆捆状类别词的义征提取453
第七节 丛群状类别词的义征提取457
第八节 组配状类别词的义征提取460
第十二章 汉语句法语义范畴和句模研究467
第一节 汉语句法语义范畴的研究成果468
第二节 汉语语义句模的研究成果492
第三节 句法语义范畴的理论探索498
第四节 句法语义范畴研究的思考508
第十三章 汉语语法意合网络的探索513
第一节 谓词中枢论和句构语块观514
第二节 语义单位和组合规则516
第三节 语义句模的建构步骤527
第四节 意合网络的两种图示529
第十四章 以“吃”为枢纽的语义网络建构534
第一节 基于义征缠绕性的语义网络理论534
第二节 “吃”的语义分析和语义框架539
第三节 施事角色的义场建构和义征提取543
第四节 受事角色的义场建构和义征提取553
第五节 外层角色的义场建构和义征提取578
第六节 情态范畴的义场建构和义征提取587
第七节 基干句模的语义范畴化及扩展化598
第八节 语义网络模型及其基本功能613
主要参考文献619
后记633
热门推荐
- 325289.html
- 7293.html
- 2553679.html
- 2050335.html
- 187550.html
- 273114.html
- 2975904.html
- 644638.html
- 3445729.html
- 33244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768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567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113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834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563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902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101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886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671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85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