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创伤感染中医临床实用手册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贾育松主编;丁洪磊等编写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 ISBN:9787515208343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526页
- 文件大小:60MB
- 文件页数:553页
- 主题词:创伤-感染-中医治疗法-手册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创伤感染中医临床实用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总论3
第一章 概述3
第一节 中医创伤感染的基本概念3
一、疡3
二、疮疡3
三、痈4
四、疽4
五、毒5
六、流注5
七、走黄与内陷5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创伤感染的认识6
一、病因6
二、病理机制7
三、发病学研究进展8
四、临床表现11
五、防治及其研究进展11
六、创伤合并特殊感染的防治23
第三节 治疗创伤感染的中医药优势26
一、中医药的优势26
二、中医优势来源29
第二章 中医创伤感染发展简史33
第一节 中医创伤感染史演变33
一、萌芽期(旧石器新石器时期、夏、商、周、春秋)33
二、成长期(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36
三、发展期(隋、唐、五代、十国)50
四、提高期(宋、辽、金、元)59
五、成熟期(明、清)69
六、枯木期(鸦片战争、民国)85
七、逢春期(新中国成立后)87
第二节 中医创伤感染的现代研究进展87
一、创伤感染的分类87
二、创伤感染的病因病机88
第三章 中医治疗创伤感染的原则93
第一节 治病求本93
一、正治反治93
二、标本缓急96
第二节 调平阴阳98
一、损其偏盛98
二、补其偏衰99
第三节 扶正祛邪101
一、单独应用102
二、同时应用103
三、先后应用103
第四节 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104
一、同病异治104
二、异病同治104
第五节 因时、因地、因人制宜105
一、因时制宜105
二、因地制宜106
三、因人制宜107
第四章 中医治疗创伤感染的法则110
第一节 内治法112
一、清热法112
二、温通法113
三、和营法114
四、行气法114
五、通下法115
六、内托法117
七、补益法118
八、固脱法119
第二节 外治法120
一、药物疗法121
二、其他疗法130
第五章 中医治疗创伤感染的方剂134
第一节 清热剂134
一、清气分热剂134
白虎汤134
竹叶石膏汤135
二、清营分热剂136
清营汤136
三、清血分热剂137
犀角地黄汤137
第二节 解毒剂138
一、解热毒剂138
黄连解毒汤138
二、解肿毒剂139
普济消毒饮139
仙方活命饮140
五味消毒饮141
第三节 开窍剂142
一、凉开剂142
安宫牛黄丸142
紫雪丹143
至宝丹144
二、温开剂146
苏合香丸146
第四节 理气活血剂147
一、行气止痛剂147
柴胡疏肝散147
金铃子散148
二、活血化瘀剂148
血府逐瘀汤148
复元活血汤149
三、止血剂150
十灰散150
第五节 通下剂151
一、泄热通下剂151
大承气汤151
二、扶正通下剂153
新加黄龙汤153
三、增液通下剂154
增液承气汤154
四、化瘀通下剂154
桃仁承气汤154
五、导赤通下剂155
导赤承气汤155
六、开窍通下剂156
牛黄承气汤156
第六节 内托剂157
一、透托剂157
透脓散157
二、补托剂158
托里消毒饮158
第七节 补益剂158
一、益气剂158
四君子汤158
补中益气汤159
二、养血剂160
四物汤160
八珍汤161
三、滋阴剂162
六味地黄丸162
四、温阳剂163
肾气丸163
第八节 固脱剂164
一、益气敛阴剂164
生脉散164
二、回阳固脱剂165
参附汤165
第九节 清热解毒中成药166
一、茵栀黄注射液166
二、清开灵注射液167
三、双黄连粉针剂169
四、穿琥宁注射液170
第十节 外用膏散171
一、如意金黄散171
二、阳和解凝膏171
三、冲和膏172
四、玉红膏172
五、生肌膏173
六、拔毒膏173
七、锡类散175
八、冰硼散176
九、七厘散176
十、跌打活血膏176
十一、湿润烧伤膏177
第六章 中医治疗创伤感染的药物179
第一节 清热药179
一、清气分热药179
石膏179
知母181
栀子182
天花粉184
二、清营分热药185
黄芩185
黄连187
黄柏190
苦参193
三、清血分热药195
水牛角195
生地黄196
玄参198
牡丹皮199
赤芍202
紫草204
第二节 解毒药205
一、解热毒药205
金银花205
连翘207
板蓝根208
穿心莲209
贯众210
蚤休211
四季青212
二、解肿毒药213
紫花地丁213
蒲公英214
野菊花215
鱼腥草216
败酱草218
金荞麦219
第三节 活血化瘀药220
一、活血药221
丹参221
赤芍224
川芎225
三七227
苏木230
泽兰231
二、化瘀药232
桃仁232
红花234
莪术235
三棱237
血竭238
穿山甲239
三、破血药241
水蛭241
虻虫242
四、止血药243
凉血止血药243
大蓟244
小蓟245
白茅根246
苎麻根248
化瘀止血药248
茜草249
蒲黄250
收敛止血药252
紫珠252
仙鹤草253
白及254
血余炭256
棕榈炭257
藕节炭258
五、化瘀止痛药259
延胡索259
乳香260
没药261
五灵脂262
自然铜263
第四节 通下药264
一、攻下药264
大黄265
芒硝268
番泻叶269
芦荟270
二、润下药271
蜂蜜272
火麻仁273
郁李仁274
第五节 补虚药274
一、补气药275
人参275
党参278
黄芪279
二、补阳药281
鹿茸281
冬虫夏草284
巴戟天285
肉苁蓉286
三、补血药287
当归287
熟地黄289
阿胶290
何首乌291
四、补阴药292
西洋参292
北沙参293
南沙参294
黄精296
石斛297
龟甲298
鳖甲299
麦冬300
天冬301
玉竹303
第六节 其他外用药304
轻粉304
雄黄305
硫黄306
硼砂308
升药309
砒石310
铅丹311
炉甘石313
白矾314
胆矾315
下篇 各论319
第七章 创伤感染的高热319
第一节 概述319
第二节 诊断标准320
第三节 中医治疗321
一、急救处治321
二、辨证论治322
三、针灸及其他疗法324
第四节 西医治疗325
第五节 现代研究进展326
一、中医研究进展326
二、西医研究进展330
第八章 创伤感染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334
第一节 概述334
第二节 诊断标准335
第三节 中医治疗336
一、急救处治336
二、辨证论治336
三、针灸及其他疗法339
第四节 西医治疗339
一、抗感染治疗339
二、营养支持治疗340
三、抗炎症反应治疗341
第五节 现代研究进展341
一、中医研究进展341
二、西医研究进展348
第九章 创伤感染的休克355
第一节 概述355
第二节 诊断标准356
一、中医诊断和类症鉴别诊断356
二、西医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357
第三节 中医治疗359
一、急救处治359
二、辨证论治359
三、针灸及其他疗法360
第四节 西医治疗361
一、控制感染361
二、扩容治疗361
三、应用血管活性药和血管扩张剂362
四、改善细胞代谢362
五、肾上腺皮质激素362
六、纠正酸碱、水、电解质失衡362
七、防治各种并发症363
第五节 现代研究进展363
一、中医研究进展363
二、西医研究进展366
第十章 创伤感染的呼吸衰竭371
第一节 概述371
第二节 诊断标准372
一、中医诊断和类症鉴别诊断372
二、西医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373
第三节 中医治疗374
一、急救处治374
二、辨证论治374
三、针灸及其他疗法376
第四节 西医治疗377
一、基础疾病治疗377
二、氧气治疗378
三、机械通气治疗378
四、支气管扩张药物的应用378
五、呼吸兴奋剂的应用379
六、纠正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380
第五节 现代研究进展381
一、中医研究进展381
二、西医研究进展384
第十一章 创伤感染的心力衰竭388
第一节 概述388
第二节 诊断标准389
一、中医诊断和类症鉴别诊断389
二、西医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390
第三节 中医治疗392
一、急救处治392
二、辨证论治392
三、针灸及其他疗法394
第四节 西医治疗395
一、一般治疗395
二、药物治疗396
第五节 现代研究进展397
一、中医研究进展397
二、西医研究进展399
第十二章 创伤感染的脑功能衰竭402
第一节 概述402
第二节 诊断标准402
一、中医诊断和类症鉴别诊断402
二、西医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404
第三节 中医治疗405
一、急救处治405
二、辨证论治406
三、针灸及其他疗法409
第四节 西医治疗410
一、一般处理410
二、对症处理411
三、脑保护剂的应用411
四、脑代谢活化剂的应用411
五、改善微循环、增加脑灌注量412
六、高压氧疗法412
第五节 现代研究进展412
一、中医研究进展412
二、西医研究进展414
第十三章 创伤感染的肝功能衰竭417
第一节 概述417
第二节 诊断标准417
一、中医诊断和类症鉴别诊断417
二、西医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418
第三节 中医治疗419
一、急救处治419
二、辨证论治420
三、针灸及其他疗法421
第四节 西医治疗421
一、基础支持治疗422
二、针对病因治疗422
三、阻止肝细胞坏死,促进肝细胞再生422
第五节 现代研究进展422
一、中医研究进展422
二、西医研究进展424
第十四章 创伤感染的肾功能衰竭427
第一节 概述427
第二节 诊断标准428
一、中医诊断和类症鉴别诊断428
二、西医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429
第三节 中医治疗431
一、急救处治431
二、辨证论治431
三、针灸及其他疗法433
第四节 西医治疗434
第五节 现代研究进展436
一、中医研究进展436
二、西医研究进展438
第十五章 创伤感染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441
第一节 概述441
第二节 诊断标准442
第三节 中医治疗443
一、急救处治443
二、辨证论治444
三、针灸及其他疗法445
第四节 西医治疗447
一、基础治疗447
二、抗凝治疗447
三、替代治疗448
四、纤溶抑制药物治疗449
五、糖皮质激素治疗449
第五节 现代研究进展450
一、中医研究进展450
二、西医研究进展453
第十六章 创伤感染的内毒素血症459
第一节 概述459
第二节 诊断标准460
第三节 中医治疗460
一、急救处治460
二、辨证论治461
三、针灸及其他疗法463
第四节 西医治疗464
第五节 现代研究进展466
一、中医研究进展466
二、西医研究进展474
第十七章 创伤感染的护理480
第一节 创伤感染患者的一般护理480
一、创伤感染患者的护理特点480
二、创伤感染患者的心理护理483
三、创伤感染的疼痛护理486
四、创伤感染患者的营养支持490
第二节 创伤感染患者的并发症护理492
一、高热的护理492
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495
三、创伤感染后休克的护理503
四、呼吸衰竭的护理507
五、心力衰竭的护理513
六、脑衰竭的护理516
七、肝功能衰竭的护理518
八、肾功能衰竭的护理523
热门推荐
- 2896132.html
- 2643440.html
- 3093279.html
- 48432.html
- 1741828.html
- 146211.html
- 24338.html
- 2762775.html
- 3746924.html
- 25117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487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408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506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940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622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906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262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813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484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99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