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前寒武纪地壳演化 第2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白瑾,黄学光,郭进京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质出版社
- ISBN:7116022856
- 出版时间:1996
- 标注页数:259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27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前寒武纪地壳演化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白瑾1
一、中国前寒武纪岩石的分布1
二、中国前寒武纪年表1
三、中国前寒武纪构造区的划分2
四、各构造区区域地球物理场特征&王官福7
第一篇 太古宙——陆核焊接的世纪12
第一章 概论&白瑾12
第一节 构造岩石组合12
一、麻粒岩-片麻岩区12
二、绿岩带13
第二节 区域构造样式13
第三节 区域地球物理场特征和古地磁证据&王官福16
第二章 华北原地台陆核各论&徐文蒸、白瑾、王惠初20
第一节 辽吉陆核20
一、构造岩石组合20
二、区域构造样式22
三、古地热状态23
第二节 赤峰陆核24
一、构造岩石组合25
二、区域构造样式26
三、古地热状态27
第三节 东胜陆核28
一、构造岩石组合28
二、区域构造样式31
三、古地热状态32
第四节 渤海陆核33
一、构造岩石组合34
二、区域构造样式37
三、古地热状态38
第五节 临汾陆核38
一、构造岩石组合38
二、区域构造样式42
三、古地热状态44
第六节 济宁陆核44
一、构造岩石组合45
二、区域构造样式48
三、古地热状态48
第七节 阿拉善陆核49
第三章 扬子原地台基底的构造格局&白瑾51
第一节 康滇花岗-绿岩带&戴凤岩、颜耀阳52
一、康滇绿岩带52
二、康滇花岗质岩石53
第二节 黄陵花岗-绿岩带&颜耀阳54
一、黄陵绿岩带54
二、黄陵花岗质岩石55
第四章 太古宙原始大陆的形成——涡旋构造&白瑾56
第一节 涡旋构造的动力学56
第二节 涡旋构造的运动学57
第二篇 早元古代地壳&白瑾61
第一章 华北原地台的破裂和焊接65
第一节 胶辽活动带&修群业、王惠初65
一、辽吉地区65
二、胶东地区69
三、胶辽活动带构造演化过程79
第二节 青(龙)-滦(县)活动带&白瑾、戴凤岩80
一、岩石组合81
二、构造变形82
三、变质作用82
四、构造环境及其演化83
第三节 晋冀裂陷带&白瑾、戴凤岩84
一、岩石组合85
二、构造变形87
三、变质作用88
四、动力学过程90
第四节 伸展的华北原地台北缘&王惠初、修群业90
一、早元古代变质岩系90
二、构造岩石组合93
三、区域构造98
四、变质作用112
五、华北原地台的北部边界何在115
第五节 华北原地台南缘秦岭-大别活动带117
一、活动带的中西段&戴凤岩、郭进京117
二、活动带的东段&郭进京、戴凤岩129
三、秦岭-大别活动带的性质131
第六节 华北原地台南缘活动带北界的扩展132
一、岩石组合&颜耀阳132
二、区域构造格架&颜耀阳、白瑾133
三、古地热状态&戴凤岩135
四、pTt轨迹和热流运动形式&戴凤岩136
五、活动带北界的北移&白瑾138
第七节 华北原地台西南缘敦煌-龙首山活动带&白瑾138
第二章 塔里木原地台的侧向增生&白瑾141
第一节 天山-北山-祁连活动带141
一、天山-北山段141
二、达肯大坂-祁连段144
第二节 昆仑活动带146
一、西昆仑-阿尔金段146
二、东昆仑(柴达木盆地南缘)段148
第三章 扬子原地台的增生&颜耀阳149
第一节 川南-滇东活动带149
第二节 扬子原地台北缘活动带150
第三节 扬子原地台东南缘活动带151
第四章 华夏古陆&颜耀阳153
第一节 岩石组合153
第二节 区域构造155
第三节 变质作用155
第四节 构造环境性质156
第五章 早元古代地壳演化的基本特征&白瑾、戴凤岩、王惠初157
第一节 构造岩石组合157
第二节 变质作用158
第三节 构造159
第四节 后造山花岗岩和基性岩墙群160
第五节 叠层石和微化石161
第六节 陆壳破裂和焊接的动力学过程162
第三篇 中晚元古代地壳&黄学光166
第一章 中元古代中国古大陆的再破裂166
第一节 华北原地台166
一、燕辽裂陷槽166
二、华北原地台南缘:熊耳-汉高拗拉槽和秦岭-大别地块171
三、华北原地台北缘构造173
四、龙首山裂谷175
第二节 扬子原地台176
第三节 塔里木原地台178
第二章 晚元古代早期(前震旦纪)中国古大陆的汇聚和拼贴179
第一节 华北原地台北缘碰撞造山带179
第二节 秦岭碰撞造山带182
第三节 江南碰撞造山带189
一、晋宁早期(1000—900Ma)扬子原地台东南缘陆-弧碰撞造山带的形成189
二、晋宁晚期(900—750Ma)扬子原地台与华夏古陆的拼接191
第四节 扬子原地台西缘碰撞造山带195
第五节 塔里木原地台边缘活动带198
第六节 冈瓦纳大陆北缘区的基本特征198
第七节 古地磁证据199
第三章 中、晚元古代(前震旦纪)地壳演化的基本特征202
第一节 岩石组合的一般特征202
第二节 后造山期岩浆活动203
第三节 重力滑动构造206
第四节 古生物和叠层石207
一、真核生物207
二、后生生物207
三、叠层石208
第四章 震旦纪地壳210
第一节 华南区的构造格局210
一、扬子原地台区210
二、扬子原地台东南缘213
三、华夏古陆213
第二节 华北原地台的构造特征213
一、胶辽-徐淮坳陷带214
二、华北原地台南部坳陷带214
三、华北原地台西部坳陷带214
第三节 秦岭构造带215
第四节 塔里木原地台的构造特征216
第五节 高喜马拉雅活动带217
第六节 古地磁证据217
第七节 震旦纪的冰川218
第八节 古生物和叠层石220
一、后生动物220
二、宏观藻类和微古植物221
三、叠层石221
结论和讨论&白瑾222
第一节 构造格架的变迁222
第二节 岩浆作用225
第三节 沉积作用226
第四节 古地热状态226
第五节 生命发展和大气圈演化228
参考文献229
英文摘要251
热门推荐
- 2430265.html
- 573186.html
- 15006.html
- 3382875.html
- 1536147.html
- 2052274.html
- 1452063.html
- 1937799.html
- 1648466.html
- 20777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419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927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68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154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991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756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542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269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716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86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