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西方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西方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研究
  • 佟立著(天津外国语学院) 著
  • 出版社: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 ISBN:7201042424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467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489页
  • 主题词:后现代主义(学科: 哲学学派 学科: 研究 地点: 西方国家) 后现代主义 哲学学派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西方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 车铭洲1

致谢1

绪言1

一、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1

二、本书研究的主要思路4

三、本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6

第一章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综观11

第一节后现代主义的崛起13

第二节后现代主义的哲学观念31

第三节后现代主义的社会文化逻辑和全球意识41

第二章后现代科学哲学55

第一节波普尔:科学证伪主义57

一、对现代科学观的反叛:理论只能证伪而不能证实58

二、对现代科学模式的解构:猜想与反驳61

三、后现代本体论:世界1、2、365

第二节库恩:科学历史主义73

一、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74

二、科学哲学的思维方式与张力82

三、库恩与波普尔的思想分野86

第三节费耶阿本德:多元主义方法论94

一、给科学重新定位95

二、多元主义方法论100

三、费耶阿本德与波普尔、库恩的思想分野106

第四节夏皮尔:反预设主义和相对主义115

一、对预设主义的批判116

二、对相对主义的批判125

第三章后现代精神分析学143

第一节弗罗姆:后现代生存主义144

一、对现代性“进步”观的质疑145

二、对现代性“重占有”观的批判150

三、后现代“健全社会和新人格”的理论构想159

第二节莱恩:后现代理解主义171

一、重新定义“正常”与“反常”173

二、非身体化的自我:假自我182

第三节霍兰德:后现代主客融合主义191

一、后现代本体主体论192

二、后现代主客融合主义的分析范式199

三、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精神分析学的三个阶段划分206

第四章后现代解构哲学223

一、摧毁逻各斯中心主义224

第一节德里达:解构主义224

二、解构主义的方法论230

第二节福柯:反人本主义244

一、知识空间与否定人本中心论245

二、权力空间与否定人本自由论252

第三节利奥塔:反总体同一性262

一、叙事危机与知识本质的改变263

二、叙事功能与知识合法化268

三、解合法化与悖论推理271

第五章后现代文化哲学283

第一节罗蒂:后哲学文化观285

一、交流之韵:启迪哲学286

二、边缘之声:后哲学文化观290

第二节哈桑:后现代不确定性和内在性302

一、无言:从现代向后现代的转折303

二、解构性和重构性:后现代文化特性307

三、后现代“不确定内在性”范畴分析311

第三节杰姆逊:后文化心理逻辑315

一、阐释深度与秘密的消失316

二、新历史主义与历史性的危机318

三、主体衰竭与真实感的丧失321

第六章后现代主义哲学价值观335

第一节后现代主义哲学的价值基准与价值体系337

第二节后现代主义哲学的价值内化、价值态度和价值取向352

第七章关于后现代主义哲学的批判分析364

第一节后现代主义哲学的社会基础365

第二节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建设性378

第三节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局限性382

第八章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新的发展趋势、影响及对策395

第一节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新的发展趋势396

一、后现代和平观396

二、后现代发展观403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的主要影响416

一、走向后现代的西方国际政治学417

二、走向后现代的西方经济学424

三、走向后现代的西方文化领域432

第三节关于后现代文化传播的对策440

一、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邓小平理论的分析评论和积极引导441

二、坚持社会主义文化的开放性与优化选择444

三、建构21世纪青年理想人格446

参考文献453

后记46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