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华文化之瑰宝 《史记·八书》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华文化之瑰宝 《史记·八书》研究
  • 师立德著 著
  • 出版社: 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127959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51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463页
  • 主题词:中国-古代史-纪传体;史记-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华文化之瑰宝 《史记·八书》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 言 中国文明是自古以来最伟大的文明1

第一篇 人学治学通揽——《八书·礼书》16

一、缘人情而制礼依人性而作仪17

二、中国礼制社会的发端——三皇五帝时期24

三、中国礼制社会的形成与奠基——夏、商、周时期27

四、中国礼制社会的定型化及各种礼学思想的大论争——春秋战国时期34

(一)老子35

(二)孔子39

(三)墨子49

(四)孟子54

(五)荀子60

五、中国礼制社会的大变异及抑儒扬法思想的出现——秦王朝时期68

(一)秦的源起68

(二)秦的兴盛70

(三)秦的衰落74

(四)如何评价秦79

六、中国礼制社会的日臻完善:礼与法结合的形成——前汉时期83

(一)汉高祖:从“马上得天下”到“马下治天下”——汉礼的初步形成84

(二)吕氏称制:改弦易辙刘家变吕家——汉礼的回禄之灾91

(三)汉文帝:胜残去杀以德兼人——汉礼的完美展现94

(四)汉景帝:刻削诸侯儒道交锋——汉礼的成败异变107

(五)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持一统——汉礼的定型成制115

七、司马迁的礼学观136

(一)人观139

(二)君观143

(三)臣观152

八、《礼书》辩说157

第二篇 高韵乐道千古风雅——《八书·乐书》164

一、乐史溯源165

(一)宫商五音黄帝创165

(二)禹纣殊异乐堪伤166

(三)阅尽风雅颂春秋167

(四)秦时明月照骊山173

二、乐道精义174

三、盛哉汉乐182

(一)刘邦唱《大风》182

(二)吕后惧《耕田》183

(三)文帝正音律184

(四)景帝颂《昭德》184

(五)武帝兴乐府185

四、说乐论治190

(一)晋平公快意恣欲191

(二)孟子论独乐同乐192

(三)烈侯爱乐政为轻193

(四)齐威王飞鸣兴国194

(五)伍举怨民瘠王肥195

五、古今乐较196

第三篇 递兴递废兵者用事——《八书·律书》201

一、《律书》要略203

二、古战录铭205

(一)夏商周更迭天剿绝其命207

(二)秦兴秦亡好战功罪208

(三)楚汉相争刘邦马上得天下211

三、军争之法215

(一)战争危事慎重处之216

(二)胜残去杀国泰民安217

(三)忘战必危好战必亡218

(四)善用兵者民附民一221

(五)内政修明胜敌之宝223

(六)明于成败因势利导225

(七)选拔将帅事关国运228

(八)国与国交力利相衡231

(九)盛衰转侧 胜败逆反233

四、为将之道236

(一)吴起——攻战百胜敬慎失虑238

(二)周勃——功高盖世守节不逊240

(三)黥布——拔兴之暴反复无常240

(四)卫青——仁善退让尊上安位242

五、谋略华章244

(一)严律善兵之神——孙武245

(二)奇正相生之王——田单246

(三)料敌合变之将——白起248

(四)妙算无穷之帅——韩信250

(五)身正令行之飞将军——李广255

六、新战古思258

第四篇 日月之光照亮中华文明——《八书·历书、天官书》261

一、顺天应时唯《历书》261

二、观象法类《天官书》265

三、天文历法开启社会文明273

四、天文历法铸就一部帝王史277

(一)商周承天应命278

(二)春秋洁诚幽明280

(三)秦皇妄求神仙285

(四)汉武迷醉祝巫287

五、天文历法催生中华文化292

(一)史官文化292

(二)八卦学293

(三)占卜学301

(四)玄学304

(五)经学305

(六)墨家306

六、司马迁力倡天道即人道306

七、神学与迷信的黑白论309

(一)迷信崇拜产生的由来309

(二)西方的科学与神学大论战312

(三)迷信思想根植于人性313

(四)东西方神性思想比较315

第五篇 皇皇封禅事天下之大观——《八书·封禅书》318

一、祭祀和祭祀文化318

(一)敬畏天地人唯贤尽祭义319

(二)兴国兴祭亡国亡祭321

(三)以祭祀行教化捍大患321

(四)天即是人人即是天322

(五)森严的祭祀制度323

(六)乐神娱人化民移俗325

二、祭祀史与封建制度的形成326

(一)尧舜祭326

(二)夏商祭327

(三)周祭328

(四)秦祭329

(五)汉祭331

(六)封建制在祭祀中建立和完善334

三、秦雨汉风演封禅336

(一)封禅释义336

(二)封禅的源起337

(三)秦始皇泰山封禅339

(四)汉武帝泰山封禅340

(五)封禅对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启示344

四、中国古典哲学中的天命观、生死观、鬼神观346

(一)天命观347

(二)生死观347

(三)鬼观348

(四)神观353

(五)信仰与迷信355

第六篇 要治国先治河——《八书·河渠书》357

一、大禹治水功施三代357

二、春秋造渠秦以水王359

三、悲唱宣房汉武治水362

四、水之利害系国系民372

第七篇 古典经济学精粹——《八书·平准书》375

一、“从马上得天下”到“马下治天下”的历史性转变——高祖、惠帝、文帝、景帝时期由贫穷迈向富裕的经济状况376

(一)汉高祖:马上得天下接秦弊创业376

(二)汉惠帝:纷争萧墙内灭吕生转机377

(三)汉文帝:无为治天下淡薄兴邦业378

(四)汉景帝:天灾人祸起守成实不易379

二、役财骄溢拓土开疆出危机——汉武帝时期的社会经济演变:由富裕变成贫困383

(一)由俭入奢为物盛而衰酿成变故383

(二)征瓯越朝鲜使国家经济捉襟见肘385

(三)屡战匈奴把社会拖入经济危机387

三、敛财苦民兴利之臣从此始——汉武帝为解决社会经济危机而进行的经济改革392

(一)起用兴利之臣积极推动经济复兴392

(二)垄断盐铁加强中央对财政经济的控制394

(三)实行大规模的币制改革396

(四)推行严厉的抑商政策399

四、蛇化为龙家化为国——西汉帝王的经济发展观402

(一)高祖以国为家非刘姓不得封王403

(二)文景简约朴拙推恩施惠发展经济404

(三)武帝攘外兴内梦想建立封建大帝国405

五、打破皇权经济专属主张富国先富民——司马迁的经济思想406

(一)利欲是最人性的406

(二)以利导民是国家最基本的经济职能408

(三)要处理好利与义的关系410

(四)社会中必然有贫有富贫当思变411

六、为商业正名替商人立传——对抑商政策给予严厉的批判412

(一)明哲保身由官而商的楷模——范蠡417

(二)用金钱买得政治权的大商家——吕不韦419

(三)以金钱换得汉家天下的权谋家——陈平421

七、治生之术谋利之道425

(一)从事什么行业好?——经营守道业无贵贱425

(二)如何经营?——以武一切以文持之426

(三)应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金钱?——欲须知足有须知止427

(四)重视对经营外部环境的研究——把握地情民风流通百国之货432

八、遵循自然之验法则认识和治理农业经济社会434

(一)发扬以民为天的思想正确处理君民关系436

(二)要有合理的社会分工要搞好“五业”协调438

(三)以农为本宽以待民敛财有度440

(四)开发社会财富须取之有时、用之有节441

(五)从晓物、产物、齐物、积物中揭示社会经济规律442

后记44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