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湖北省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高冠民,窦秀英编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12406·02
- 出版时间:1986
- 标注页数:188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19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湖北省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二章 地质条件与矿产资源5
第一节 地质概况5
一、地层5
二、侵入岩6
三、大地构造7
四、地震13
五、地质发展简史14
第二节 矿产资源15
一、成矿条件15
二、矿产资源概况17
第三章 农业地貌条件18
第一节 地貌轮廓18
第二节 地貌的形成19
一、地貌形成的内力条件19
二、地貌形成的外力条件19
三、地貌发育简史20
第三节 地貌类型21
一、平原21
二、岗地22
三、丘陵23
四、山地23
五、山原24
六、古冰川地貌24
七、河流地貌25
八、岩溶地貌25
第四节 地貌分区26
一、鄂西北中山低山区26
二、鄂东北低山丘陵岗地区28
三、江汉平原区29
四、鄂东南低山丘陵区29
五、鄂西南中山山原区30
第四章 气候条件与资源31
第一节 湖北气候的形成因素31
一、太阳辐射31
二、地理因素31
三、大气环流32
第二节 光、热、水资源33
一、光能资源33
二、热量资源38
三、降水资源46
第三节 气候资源的限制性因素51
一、干旱51
二、洪涝52
三、低温冷害53
四、春秋连阴雨55
五、大风55
第四节 气候分区56
一、鄂东南气候区57
二、江汉平原气候区58
三、鄂北气候区59
四、鄂西南气候区60
五、三峡气候区60
六、鄂西北气候区61
第五章 地表水条件与资源63
第一节 地表水概况63
一、河流众多,水量丰富63
二、水量平衡63
三、水质与含沙量77
第二节 水资源的利用现状与供需展望81
一、水利工程设施供水能力81
二、用水现状与水量平衡83
三、供需平衡展望85
第三节 湖泊水资源86
一、湖泊的数量与类型86
二、湖泊水文特征88
三、湖泊水资源的综合利用91
第四节 水能资源92
第六章 地下水条件与资源94
第一节 地下水特征94
一、含水岩组及地下水类型94
二、地下水的动态特征96
三、地下水的理化性质97
四、地下热水98
第二节 区域地下水资源及其评价99
一、区域地下水资源99
二、地下水资源评价105
第三节 地下水的开发利用106
第七章 土壤条件与资源107
第一节 土壤形成、分类和分布107
一、土壤形成107
二、土壤分类107
三、土壤分布109
第二节 土壤类型112
一、山地草甸土112
二、山地暗棕壤114
三、山地棕壤115
四、黄棕壤117
五、黄壤118
六、红壤120
七、紫色土124
八、石灰土124
九、潮土125
十、水稻土126
第三节 土壤区划129
一、区划的原则和单位129
二、分区简述129
第八章 生物条件与资源133
第一节 植被的基本特征133
一、植物种类丰富133
二、植物起源古老,国产特有种属和孑遗植物多133
三、植物区系与植被的关系133
四、植被具有过渡性特征134
第二节 植被类型135
一、针叶林135
二、阔叶林136
三、竹林137
四、灌丛137
五、草丛137
六、沼泽植被与水生植被138
第三节 植被分区138
一、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地带138
二、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142
第四节 植物资源143
一、森林资源144
二、野生植物资源145
第五节 野生动物资源147
一、珍贵稀有野生动物资源147
二、野生毛皮兽类资源148
三、药用动物资源148
四、淡水渔业资源148
第六节 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149
一、综合治理,建立新的生态平衡150
二、建立自然保护区150
第九章 土地资源151
第一节 土地资源特征151
一、土地资源具有南北过渡性151
二、土地资源具有垂直地带性153
三、水域广阔,水产潜力大154
四、土地生产潜力大155
第二节 土地资源评价155
一、土地资源评价原则156
二、土地资源评价系统156
第三节 土地利用现状的分析162
一、耕地162
二、林地163
三、草场165
第四节 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166
一、土地利用率低166
二、低产土地面积大167
三、城乡用地缺乏统一规划,蚕蚀耕地167
四、水土流失严重168
五、湖泊资源衰退169
六、环境污染170
第五节 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的途径171
一、调整用地结构171
二、珍惜和保护耕地资源172
三、大力发展林牧业,加强水土保持172
四、保护水域资源,发挥水域的综合效益172
五、保护和改善环境174
第十章 综合自然区划175
第一节 综合自然区划的原则和单位175
一、综合自然区划的原则175
二、区划单位划分的依据176
第二节 自然区域及其改造利用问题176
一、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黄棕壤地带176
二、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黄壤地带182
参考文献185
热门推荐
- 3673364.html
- 293924.html
- 3896690.html
- 2703589.html
- 2391315.html
- 2398443.html
- 2648282.html
- 546174.html
- 2963845.html
- 11438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718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115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318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408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073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77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176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646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359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83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