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基于重用的软件工程 技术、组织和控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美)Hafedh Mili等著;韩柯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750539228X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655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679页
- 主题词:软件工程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基于重用的软件工程 技术、组织和控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部分 引论3
第1章 软件重用与软件工程3
1.1 概念与术语4
1.1.1 软件重用的定义4
1.1.2 软件重用:潜能与陷阱6
1.1.3 练习7
1.2 软件重用产品8
1.2.1 可重用资产8
1.2.2 重用库:纵向集与横向集9
1.2.3 练习11
1.3.1 组织结构12
1.3 软件重用过程12
1.3.2 领域工程13
1.3.3 应用工程14
1.3.4 企业监督15
1.3.5 练习15
1.4 软件重用范例17
1.4.1 软件检索范例17
1.4.2 软件适配范例18
1.4.3 软件合成范例19
1.4.4 练习20
1.5 补充读物21
2.1.1 最新研究状况23
2.1 软件重用管理23
第2章 最新理论研究与实践23
2.1.2 实践情况25
2.1.3 前景27
2.1.4 练习27
2.2 软件重用技术28
2.2.1 最新研究状况28
2.2.2 实践情况31
2.2.3 前景33
2.2.4 练习34
2.3 软件重用活动34
2.3.1 软件重用库34
2.3.2 软件重用方法37
2.3.3 软件重用标准42
2.3.4 练习43
2.4 补充读物43
第3章 软件重用问题47
3.1 组织问题47
3.1.1 管理基础设施47
3.1.2 技术基础设施47
3.1.3 重用的引入48
3.1.4 练习48
3.2 技术问题49
3.2.1 领域工程问题49
3.2.3 应用工程问题50
3.2.2 组件工程问题50
3.2.4 练习51
3.3 经济问题51
3.3.1 软件重用指标51
3.3.2 软件重用成本估计51
3.3.3 软件重用投资回报52
3.4 补充读物52
第2部分 组织问题55
第4章 软件重用组织55
4.1 软件重用团队结构55
4.1.1 特征特性55
4.1.2 软件重用团队结构57
4.1.3 确定因素63
4.1.4 练习64
4.2 重用技能65
4.2.1 重用库管理员65
4.2.2 重用经理66
4.2.3 领域工程师66
4.2.4 应用工程师67
4.2.5 组件工程师68
4.2.6 练习68
4.3 补充读物68
第5章 支持服务71
5.1 配置管理71
5.3 测试73
5.2 质量保证73
5.4 检验与确认74
5.4.1 领域级任务77
5.4.2 符合性任务78
5.4.3 沟通结果79
5.5 风险管理79
5.6 确认80
5.7 练习81
5.8 补充读物81
第6章 重用制度化83
6.1 机构就绪状态83
6.2 重用障碍88
6.2.1 文化障碍89
6.2.2 管理障碍90
6.2.3 技术障碍90
6.2.4 基础设施障碍90
6.3 克服重用障碍91
6.3.1 行政层的支持91
6.3.2 培训91
6.3.3 激励91
6.3.4 渐进方法92
6.4 练习94
6.5 补充读物95
第7章 构建可重用资产:概述99
7.1 可重用性99
第3部分 领域工程:针对重用构建99
7.1.1 可使用性100
7.1.2 有用性106
7.2 获取可重用资产108
7.2.1 构建与购买109
7.2.2 内部构建可重用资产110
7.2.3 构建应用系统生成器112
7.3 领域工程生命周期115
7.3.1 问题116
7.3.2 领域工程生命周期的一个样本119
7.3.3 小结122
7.4 结论124
第8章 领域分析127
8.1 基本概念128
8.1.1 领域128
8.1.2 领域分析129
8.1.3 领域模型130
8.1.4 练习131
8.2 领域范围131
8.2.1 范围评判准则131
8.2.2 范围过大与过小132
8.2.3 练习133
8.3 领域需求与应用需求133
8.4 领域组件的剖析135
8.4.1 组件族模型136
8.4.2 组件族的设计考虑138
8.4.3 练习139
8.5 抽象与领域分析139
8.5.1 抽象与共性分析139
8.5.2 抽象维144
8.5.3 练习148
8.6 领域分析方法148
8.6.1 面向功能的领域分析(FODA)148
8.6.2 机构领域建模(ODM)150
8.6.3 联合面向对象领域分析(JODA)150
8.6.4 重用库过程模型(RLPM)151
8.6.5 领域分析与设计过程(DADP)152
8.6.6 与具体领域有关的软件体系结构(DSSA)153
8.6.7 SYNTHESIS领域分析方法153
8.6.8 重用业务方法论154
8.6.9 比较155
8.6.10 练习161
8.7 领域分析工具161
8.7.1 KAPTUR,一种基于知识的工具162
8.7.2 GENESIS,一种数据库管理系统构建工具162
8.7.3 练习163
8.8 补充读物163
9.1 可使用性属性165
9.1.1 可重用性——抽象边界165
第9章 程序设计范例与可重用性165
9.1.2 抽象与可合成性168
9.2 表达与建模范例173
9.2.1 描述性与过程性表达173
9.2.2 面向对象的建模178
9.3 开发范例中的抽象与合成181
9.3.1 描述性表达:逻辑程序设计案例181
9.3.2 过程性(函数)程序设计185
9.3.3 面向对象的开发190
9.4 向多范例开发发展198
第10章 面向对象实用介绍203
第4部分 面向对象的领域工程203
10.1 引言204
10.1.1 概述204
10.1.2 财务领域205
10.2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准则206
10.2.1 一段样本程序206
10.2.2 封装与信息隐藏208
10.2.3 重载与一般化213
10.2.4 子类型与类继承220
10.2.5 方法解析、晚捆绑与多态性232
10.3 语言大战238
10.4 讨论244
第11章 面向对象中的抽象与参数化技术245
11.1.1 对象的本体247
11.1 面向对象建模中的抽象手段247
11.1.2 知识表示中的继承251
11.1.3 面向对象分析中的继承253
11.1.4 元建模255
11.1.5 理解元建模262
11.1.6 实践做法——小结266
11.2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中的抽象手段272
11.2.1 抽象类272
11.2.2 一般类277
11.3 元程序设计280
11.3.1 构建一种解释器281
11.3.2 计算反射与元类284
11.3.3 实现强类型290
11.4 设计模式292
11.4.1 结构抽象模式293
11.4.2 行为抽象模式297
11.5 小结300
第12章 面向对象中的合成技术303
12.1 问题304
12.1.1 可合成性需求304
12.1.2 结构与行为合成305
12.1.3 抽象与粒度307
12.1.4 捆绑时间308
12.2 语言方法309
12.2.1 约束与基于逻辑的程序设计309
12.2.2 函数合成312
12.2.3 面向对象与描述混合方法316
12.3.1 面向特性的程序设计321
12.3 模块化与打包方法321
12.3.2 面向主题的程序设计324
12.3.3 面向视图的程序设计328
12.3.4 其他方法332
12.4 基于设计的方法335
12.4.1 基于事件的合成335
12.4.2 假反射340
12.4.3 合成设计模式347
12.5 小结与讨论352
第13章 应用框架355
13.1.1 一种初步定义356
13.1 框架中有什么内容356
13.1.2 框架分析357
13.1.3 框架重用生命周期362
13.2 完成框架合同364
13.2.1 组件可替换性365
13.2.2 合成问题372
13.3 构建框架381
13.3.1 框架作为领域工程产品381
13.3.2 框架作为应用系统开发的有计划的副产品383
13.4 SWING框架385
13.4.1 综述385
13.4.2 事件处理框架387
13.4.3 可接插外观感觉框架391
13.5 小结393
第14章 体系结构框架395
14.1 什么是体系结构396
14.1.1 定义396
14.1.2 体系结构的质量属性399
14.1.3 体系结构风格与连接器401
14.2 体系结构与重用407
14.2.1 软件体系结构的开发生命周期408
14.2.2 可重用性的方向维411
14.2.3 体系结构框架中的问题413
14.3.1 问题414
14.3 CORBA414
14.3.2 核心体系结构417
14.3.3 处理方法调用421
14.3.4 实现应用系统对象424
14.4 基于Java的技术427
14.4.1 Java RMI428
14.4.2 EJB体系结构432
14.5 COM族439
14.6 小结与讨论446
14.7 补充读物447
第15章应用工程451
15.1 应用工程范例451
第5部分 应用工程451
15.2 应用工程生命周期453
15.3 应用工程开发任务与探索456
第16章 组件存储与检索461
16.1 软件库介绍461
16.1.1 存储与检索术语461
16.1.2 评估准则464
16.1.3 存储和检索方法的特征描述467
16.1.4 练习470
16.2 针对存储和检索分类软件资产471
16.2.1 软件资产分类的障碍471
16.2.2 软件存储和检索问题473
16.2.3 分类软件库474
16.2.4 练习475
16.3 补充读物476
第17章 可重用资产集成481
17.1 资产实例化范例482
17.1.1 组件选择483
17.1.2 组件生成483
17.1.3 组件规格说明483
17.2 资产合成范例484
17.2.1 可合成性情景485
17.2.2 可合成性媒介488
17.3.1 组件问题489
17.3 集成组件问题489
17.3.2 过程问题490
17.3.3 质量问题492
第6部分 软件重用的管理问题497
第18章 软件重用指标497
18.1 软件工程指标497
18.1.1 属性与指标497
18.1.2 结构指标498
18.1.3 功能指标499
18.1.4 练习501
18.2 组件工程指标503
18.2.1 概念503
18.2.2 内容504
18.2.3 背景505
18.2.4 练习506
18.3 应用工程指标506
18.3.1 项目级功能507
18.3.2 练习508
18.4 领域工程指标509
18.4.1 重用方式:软件库指标509
18.4.2 练习509
18.5 机构级指标510
18.5.1 重用的效果:生产率收益510
18.5.2 练习511
18.6 补充读物512
19.1.1 基本COCOMO513
19.1 软件工程经济:COCOMO513
第19章 软件重用成本估计513
19.1.2 中级COCOMO515
19.1.3 详细COCOMO517
19.1.4 练习518
19.2 组件工程经济519
19.2.1 针对重用的开发519
19.2.2 质量收益522
19.2.3 生产率收益523
19.2.4 投放市场时间收益525
19.3 应用工程经济526
19.3.1 采用重用的开发526
19.2.5 练习526
19.3.2 生产率收益527
19.3.3 质量收益528
19.3.4 投放市场时间收益529
19.3.5 练习529
19.4 补充读物530
第20章 软件重用投资回报531
20.1 投资决策建模532
20.1.1 投资成本要素532
20.1.2 经济函数533
20.1.3 练习535
20.2 软件重用投资决策535
20.2.1 组件工程投资周期537
20.2.2 应用工程投资周期539
20.2.3 领域工程投资周期540
20.2.4 机构投资周期541
20.2.5 练习542
20.3 补充读物544
第7部分 软件重用技术549
第21章 基于组件的软件工程(CBSE)549
21.1 组件550
21.1.1 组件是什么550
21.1.2 组件剖析551
21.1.3 什么是好组件554
21.2 组件模型555
21.2.1 什么是组件模型555
21.2.2 组件模型应该描述的问题556
21.2.3 示例组件模型558
21.3 基于组件的系统开发(CBSD)558
21.3.1 CBSD过程559
21.3.2 组件粒度561
21.4 采用组件开发问题562
21.4.1 技术问题562
21.4.2 业务问题564
21.5 补充读物565
第22章 产品线工程(PLE)567
22.1 PLE与软件重用568
22.1.1 练习569
22.2.1 领域与应用工程问题570
22.2 PLE生命周期570
22.2.2 PLE生命周期的属性571
22.2.3 成功要素572
22.2.4 练习573
22.3 产品线体系结构573
22.3.1 软件体系结构与产品线体系结构573
22.3.2 PLA中的一致与同步574
22.3.3 进化体系结构575
22.3.4 练习575
22.4 PLE方法576
22.4.1 SYNTHESIS方法576
22.4.2 产品线实践580
22.5 补充读物585
22.4.3 产品线方法585
第23章 基于商品化货架产品的开发587
23.1 商品化货架软件587
23.1.1 定义与背景587
23.1.2 COTS与CBSD588
23.1.3 练习589
23.2 基于COTS开发的生命周期590
23.2.1 COTS选择590
23.2.2 COTS集成591
23.2.3 基于COTS系统的检验与验证592
23.2.4 基于COTS系统的维护593
23.2.5 COTS开发的成本估计594
23.2.6 练习595
23.3 开发COTS确认评判准则596
23.3.1 确认分类596
23.3.2 COTS确认层次597
23.3.3 COTS价值598
23.3.4 领域深入性602
23.3.5 体系结构符合性603
23.3.6 应用系统适合性606
23.4 补充读物606
附录A 软件重用资源609
A.1 教科书609
附录609
A.2 Web网站610
A.3 会议611
A.4 软件重用调查613
附录B 术语615
B.1 等待队列仿真615
B.1.1 领域工程615
B.1.2 应用工程616
B.2 图书馆系统619
B.2.1 领域工程619
B.2.2 应用工程621
附录C 字母缩写与符号625
参考文献631
热门推荐
- 2563011.html
- 1837821.html
- 2847709.html
- 2569602.html
- 40535.html
- 1192908.html
- 3597767.html
- 414808.html
- 3042149.html
- 18572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331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278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712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247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079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156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5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833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209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59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