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地方高校本科教学评估中的组织化动员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钟凯凯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海洋出版社
- ISBN:9787502793630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45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255页
- 主题词:地方高校-教学评估-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地方高校本科教学评估中的组织化动员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1
一、本科评估“组织化动员”的三重悖论1
二、“组织化动员”研究问题的构成3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4
一、理论意义5
二、实践意义5
第三节 文献综述6
一、评估研究6
二、“组织化动员”研究16
第四节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30
一、理论基础30
二、概念界定34
第五节 研究对象、思路与内容38
一、研究对象38
二、研究思路40
三、研究内容45
第六节 研究视角与方法46
一、研究视角46
二、研究方法48
第七节 创新点50
一、“组织化动员”概念50
二、“运动式治理”遗传和变异50
三、“组织化动员”机理50
第二章 本科评估:大学“组织化动员”的兴起51
第一节 本科评估: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政府监管51
一、本科评估动因:高等教育大众化51
二、政府职能转变:教育评估在我国的发展55
三、质量监管抓手:本科评估制度要点59
四、我国本科评估制度述评70
第二节 本科评估:大学“组织化动员”的触发72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高校面临严峻挑战72
二、本科评估:资源获得的重要契机81
三、危机与应对:大学本科评估的“组织化动员”94
第三章 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组织化动员”的背景103
第一节 总体性支配:“总体性社会”的治理逻辑103
一、“总体性社会”的形成103
二、“组织化动员”模式的形成110
第二节 技术治理:“分化性社会”的治理逻辑116
一、“分化性社会”的形成116
二、技术治理的兴起119
第四章 “组织化动员”案例123
第一节 单位:“组织化动员”的载体123
一、单位的性质124
二、单位的功能125
第二节 教学型大学:“组织化动员”的典型129
一、起点低129
二、投入少130
三、扩张快130
四、变化大130
五、同要求130
六、“符号”效应明显131
七、任务性质131
八、地理位置132
九、学校文化132
第三节 案例学校评估概述133
一、案例学校概况133
二、案例学校教学评估简述133
第五章 思想动员:“组织化动员”技术之一137
第一节 “组织化动员”技术特性137
第二节 思想动员:合法性的建构者138
一、思想动员机制139
二、教育思想大讨论活动143
第六章 宣传动员:“组织化动员”技术之二149
第一节 宣传动员机制149
一、营造氛围:打造动员的空间环境151
二、激发情感:塑造集体意识151
三、搭建认知框架:提升“意识”153
四、普及评估知识:寻找策略空间154
五、强化危机意识:引起压迫性反应155
六、构建共同命运:形成利益共同体156
七、典型示范:激发忠诚157
第二节 宣传动员特性158
一、宣传主体的组织性158
二、宣传客体的针对性160
三、宣传阶段的节奏性163
四、宣传形式的多样性166
五、宣传话语的艺术性171
第七章 行政动员:“组织化动员”技术之三176
第一节 组织结构:机构设置、职能与特点176
一、统一化177
二、专业化179
三、层级化181
四、网络化183
第二节 强制:克服集体行动困境的组织措施185
一、行政动员措施185
二、选择性激励:克服集体行动困境的法宝194
第三节 “组织化动员”:“总体性社会”资源集聚的遗传与变异197
一、全民动员与组织化197
二、集权化的统一指挥198
三、矩阵式的组织设置203
第八章 个体回应:“组织化动员”的微观基础206
第一节 大学教师特点206
一、双重忠诚207
二、“学术人”与“单位人”的特性208
第二节 大学评估“组织化动员”的凝聚和离散力量214
一、凝聚力量214
二、离散力量216
三、弱参与:教师的行动策略219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221
第一节 主要结论221
第二节 未来展望225
一、控制逻辑下外部评估的困境225
二、评估转型226
三、进一步研究的问题227
附件 案例学校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工作安排228
参考文献235
热门推荐
- 2624364.html
- 2144119.html
- 763804.html
- 1449492.html
- 2929274.html
- 2856481.html
- 1574709.html
- 524121.html
- 1849078.html
- 11251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48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817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870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332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13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440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374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319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461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7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