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语言学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濮之珍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ISBN:7532530507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503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51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语言学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一、中国语言学史研究的对象和任务1
二、正确对待语言学史中的继承问题9
三、研究语言学史要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13
第二章 先秦时期的语言研究17
一、概述17
1.汉语的起源和发展17
2.汉语是从汉藏语系中分化独立发展起来的26
3.文字的产生和语言、文字问题的初步出现29
4.“小学”的兴起36
二、先秦诸子关于语言、文字问题的讨论38
1.语言、文字研究的萌芽38
2.关于文字起源的问题39
3.关于名、实问题的讨论41
三、荀子的语言学思想45
1.论词和概念、语言和思维的关系46
2.论语言的社会约定性48
3.论方言和共同语的关系49
《荀子·正名》(节录)51
第三章 秦汉魏晋时期的语言研究55
一、概述55
1.秦汉时期已具备“民族”的四大特征56
2.重视识字教育促进了文字研究60
3.今古文之争对语言研究的促进63
二、我国古代第一部语言学专著《尔雅》69
1.《尔雅》名称的由来69
2.《尔雅》的作者70
3.《尔雅》的内容和体例74
4.《尔雅》的贡献78
5.《尔雅》的注释81
6.《尔雅》的影响81
郭璞《尔雅注序》84
三、扬雄的语言观及其《方言》一书的成就86
1.扬雄和《方言》86
2.《方言》的作者问题89
3.《方言》的内容和体例92
4.《方言》与《尔雅》的关系98
5.《方言》一书的影响106
6.郭璞《方言注》108
郭璞《方言注序》114
扬雄答刘歆书116
刘歆与扬雄书119
四、许慎的语言观及其《说文解字》一书的成就121
1.许慎和《说文解字》121
2.许慎创作《说文解字》的原因124
3.《说文解字》的内容和体例128
4.《说文解字》的释字体例129
5.《说文解字》的材料来源131
6.《说文解字》的贡献133
7.《说文解字》的不足之处139
8.《说文解字》的影响140
许慎《说文解字序》143
五、探求汉语语源的专著《释名》149
1.《释名》的作者及其时代149
2.《释名》的内容和体例150
3.《释名》的材料来源和研究方法153
4.《释名》的贡献和影响156
5.《释名》的不足之处159
六、汉末魏晋时期的语言研究160
1.《小尔雅》160
(一)《小尔雅》的作者160
(二)《小尔雅》的内容163
(三)《小尔雅》的体例165
(四)《小尔雅》的注本166
2.《广雅》168
(一)《广雅》的作者168
(二)《广雅》的内容168
(三)《广雅》的体例170
(四)《广雅》的影响和注本172
3.《字林》174
第四章 南北朝至明代的语言研究177
一、概述177
1.南北朝至明代文字、训诂研究简介177
(一)梁顾野王《玉篇》177
(1)《玉篇》的作者与原本《玉篇》177
(2)《玉篇》的内容与体例179
(二)孔颖达《五经正义》181
(三)徐铉、徐锴的《说文解字》研究184
(四)正字法的专书185
2.语音研究的兴起188
(一)上古注音的专用名词189
(二)反切注音法191
(三)声调和四声197
二、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韵书202
1.韵书的产生202
2.六朝韵书的发展205
3.陆法言《切韵》207
(一)《切韵》的内容和体例207
(二)《切韵》编写的目的和原则213
(三)《切韵》音系的讨论217
(四)《切韵》的刊谬补缺223
4.王仁煦《刊谬补缺切韵》224
5.孙愐《唐韵》226
6.李舟《切韵》229
陆法言《切韵序》233
颜之推《颜氏家训·音辞篇》238
三、宋代的韵书246
1.《广韵》246
(一)《广韵》的内容和体例247
(二)《广韵》的同用、独用253
(三)《广韵》的贡献255
(四)研究《广韵》的重要著述261
2.《集韵》264
(一)《集韵》的作者264
(二)《集韵》的内容和体例265
(三)研究《集韵》的重要著述272
3.《韵略》、《礼部韵略》和《增韵》276
4.金、元、明时代韵书的改革278
(一)《五音集韵》278
(二)《古今韵会举要》283
(三)《洪武正韵》287
四、元明时代的北音韵书293
1.北音韵书的创始著作《中原音韵》293
(一)《中原音韵》所反映的音系297
(二)《中原音韵》的重要性及其影响305
2.北音系统的其他韵书307
(一)《韵略易通》307
(二)《韵略汇通》310
(三)《五方元音》312
五、宋元时代的等韵学315
1.概述315
(一)“字母”和“等韵”的来源316
(二)守温三十字母318
(三)等韵学的内容322
2.等韵学韵书329
(一)《韵镜》330
(二)《通志·七音略》337
(三)《四声等子》340
(四)《切韵指掌图》342
(五)《切韵指南》345
六、宋明时期的古音研究348
1.古音研究的兴起348
2.宋代古音学家350
(一)吴棫《韵补》350
(二)郑庠《古音辨》352
3.明代古音学家353
(一)杨慎《转注古音略》353
(二)陈第《毛诗古音考》354
4.晚明学术界新现象356
第五章 清代的语言研究359
一、概述359
二、顾炎武的古音学研究361
1.顾炎武——清代古音学的奠基人361
2.古音学研究362
3.治学精神和方法367
4.顾炎武古音研究的不足369
顾炎武《音学五书序》371
三、古音学研究的全盛时期374
1.概述374
2.江永的古音学研究377
3.戴震的古音学研究381
4.段玉裁的古音学研究385
戴震《六书音均表序》394
5.孔广森的古音学研究397
6.王念孙的古音学研究400
7.江有诰的古音学研究402
8.钱大昕对古声母的研究407
四、古代语言学的继承和发展412
1.《方言》的研究412
(一)戴震《方言疏证》412
(二)卢文弨《重校方言》413
(三)钱绎《方言笺疏》414
2.《尔雅》的研究416
(一)邵晋涵《尔雅正义》417
(二)郝懿行《尔雅义疏》418
3.《说文解字》的研究423
(一)段玉裁的《说文》研究425
(二)桂馥的《说文》研究434
(三)王筠的《说文》研究436
(四)朱骏声的《说文》研究440
4.王念孙、王引之的语言研究446
(一)王念孙《广雅硫证》446
(二)王引之《经义述闻》451
(三)王引之《经传释词》452
段玉裁《广雅疏证·序》455
五、语法研究的兴起457
1.概述457
2.马建忠《马氏文通》462
(一)《马氏文通》的内容和体例462
(二)《马氏文通》的成就及其影响463
第六章 “五四”运动后的中国现代语言学475
一、“五四”运动和中国现代语言学的产生475
1.中国现代语言学的产生475
2.中国现代语言学研究方法的进步478
3.中国现代语言学研究范围的扩大482
(一)语法学的兴起482
(二)修辞学的兴起483
(三)古文字学的兴起484
(四)现代方言学的建立和少数民族语文调查的兴起485
二、语文改革新领域的开拓486
1.书面语的改革487
2.共同语标准的探索489
3.拼音方案的研制490
4.现代汉语的规范化问题492
主要参考书目495
后记501
热门推荐
- 2263395.html
- 2380316.html
- 3326929.html
- 24389.html
- 2660395.html
- 1520900.html
- 2820456.html
- 690262.html
- 1944785.html
- 18964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511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647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348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808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516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064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544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409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381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1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