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华文明 中国少数民族文明 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华文明 中国少数民族文明 上
  • 何星亮著 著
  • 出版社: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 ISBN:7533453441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446页
  • 文件大小:107MB
  • 文件页数:462页
  • 主题词:文化史-中国;少数民族-民族文化-文化史-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华文明 中国少数民族文明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一 研究中国少数民族文明的价值与意义1

二 研究中国少数民族文明的构架与方法4

第一章 文明与中国少数民族7

第一节 文明与文化7

一、“文明”的基本涵义及其变迁7

二、人与“文明”11

三、文明与文化的区别22

四、文明与冲突26

第二节 中华文明的多样性、同一性与互补性32

一、多元与一体32

二、多样性与同一性33

三、多样性与互补性40

第二章 民族结构44

第一节 少数民族与中华民族44

一、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两种趋势46

二、历史上民族融合的特点和类型51

三、“大一统”是历史上各民族的共同理念69

四、古代的民族政权是中国历史的有机组织部分71

第二节 古代民族73

一、匈奴系统73

二、东胡系统76

三、东夷系统(肃慎夫余系统)79

四、突厥系统82

五、氐羌系统85

六、苗蛮系统88

七、百越系统90

八、百濮系统91

第三节 现代民族92

一、东北内蒙古地区92

二、西北地区95

三、西南地区102

四、中东南地区114

五、人口与分布的特点118

六、文化构成121

七、行业和职业构成124

八、人口城市化水平127

第三章 语言与文字129

第一节 语言130

一、语言系属130

二、基本特征142

第二节 文字143

一、现代民族文字基本情况144

二、图画—象形文字146

三、音节文字149

四、语素文字151

五、音素文字154

六、基本特点166

第三节 结绳和刻木记事169

一、结绳记事170

二、刻木记事174

第四节 树叶信和草标191

一、树叶信191

二、草标195

三、其它信物198

第四章 经济文化类型199

第一节 经济文化类型的多样性与互补性199

一、多样性199

二、互补性201

第二节 采集渔猎型207

一、山林狩猎型208

二、河谷渔捞型210

第三节 畜牧型212

一、苔原畜牧型213

二、戈壁草原游牧型214

三、盆地草原游牧型216

四、高山草场游牧型217

第四节 农耕型217

一、山林刀耕火种型219

二、山地耕牧型234

三、山地耕猎型235

四、丘陵稻作型236

五、绿洲耕牧型238

第五章 社会制度240

第一节 原始公社制度242

一、原始公社制度的特点242

二、母系氏族公社残余形态245

三、父系氏族公社残余形态253

四、农村公社260

第二节 奴隶制度267

一、家长奴隶制——奴隶制的萌芽形态267

二、奴隶主占有制279

第三节 封建领主制285

一、村社型封建领主制286

二、庄园型封建领主制293

三、部落型封建领主制304

第六章 社会组织311

第一节 社会组织的类型和特征312

一、社会组织的类型312

二、社会组织的特征313

第二节 氏族组织316

一、母系氏族组织320

二、父系氏族组织329

第三节 部落组织369

一、古代的部落组织370

二、近代的部落组织383

第四节 部落联盟402

一、古代民族的部落联盟403

二、近代民族的部落联盟413

第五节 八旗与盟旗制度421

一、八旗制度421

二、盟旗制度432

第七章 政治制度447

第一节 推选制、神选制与竞选制448

一、推选制448

二、神选制487

三、竞选制495

第二节 世选制与世袭制496

一、世选制497

二、世袭制531

第三节 分封制540

一、分封制概况541

二、分封制的特点554

三、分封制的利与弊556

第四节 册封制559

一、早期册封制560

二、羁縻制度565

二、土司制度574

第八章 婚姻制度599

第一节 群婚残余599

一、族内群婚600

二、族外群婚604

第二节 对偶婚608

一、古代民族的对偶婚传说609

二、纳西族摩梭人的对偶婚610

三、拉祜族的对偶婚残余612

四、基诺族的对偶婚残余613

五、裕固族的对偶婚残余615

六、其他民族的对偶婚残余619

七、纳西族摩梭人、裕固族对偶婚的形成原因623

第三节 一妻多夫婚628

一、古代民族的一妻多夫制629

二、藏族的一妻多夫制630

三、其他民族的一妻多夫制641

四、一妻多夫制形成及长期保留的原因642

第四节 一夫多妻婚647

一、古代民族的一夫多妻婚647

二、近代民族的一夫多妻婚649

第五节 收继婚656

一、收继婚的类型657

二、同辈和晚辈收继婚并存制659

三、同辈收继婚665

四、同辈与异辈收继婚并存制669

五、收继婚制的变迁及其功能671

第九章 宗教信仰676

第一节 宗教特点677

一、多样性678

二、包容性679

三、变异性681

第二节 宗教类型688

一、民间信仰688

二、制度化宗教744

第十章 生态文明799

第一节 物质生产与生态保护800

一、渔猎与生态801

二、农耕与生态806

三、畜牧与生态816

第二节 宗教信仰与生态保护821

一、民间信仰与生态821

二、藏传佛教、伊斯兰教与生态844

第三节 社会规范与生态保护849

一、社会习俗与生态保护849

二、村规民约与生态保护869

结语884

后记905

主要参考文献90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