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法亲属新论 修订8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民法亲属新论 修订8版
  • 陈棋炎,黄宗乐,郭振恭著 著
  • 出版社: 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
  • ISBN:9789571451657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575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61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民法亲属新论 修订8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亲属法基本问题1

第一节 本质的社会结合与目的的社会结合1

第一项 人类社会之结合关系1

第二项 亲属的身分共同生活体之演变3

第三项 由身分而契约8

第二节 亲属的身分关系与亲属的身分法关系9

第一项 亲属的身分关系9

第二项 亲属的身分法关系11

第三节 亲属法之概念及性质19

第一项 亲属法之概念19

第二项 亲属法之性质21

第四节 亲属的身分人、亲属的身分及亲属的身分行为22

第一项 亲属的身分人与亲属的身分间之关系22

第二项 亲属的身分行为25

第五节 亲属法之沿革、编制及法源36

第一项 亲属法之沿革36

第二项 亲属法之编制37

第三项 亲属法之法源39

第二章 亲属41

第一节 亲属之范围及种类41

第一项 亲属之范围41

第二项 亲属之种类43

第二节 亲系、辈分及亲等46

第一项 亲系46

第二项 辈分47

第三项 亲等48

第三节 亲属关系之发生与消灭50

第一项 亲属关系之发生50

第二项 亲属关系之消灭52

第四节 狭义的亲属关系之定义及其效果55

第一项 狭义的亲属关系之定义55

第二项 狭义的亲属关系之效果55

第三章 婚姻59

第一节 婚姻制度59

第一项 婚姻制度之沿革59

第二项 对婚姻之法律认识61

第三项 我国民法上之婚姻62

第二节 婚约66

第一项 总说66

第二项 婚约之要件68

第三项 婚约之无效与撤销73

第一款 婚约之无效73

一、婚约无效之原因73

二、婚约无效之效力74

第二款 婚约之撤销75

一、婚约撤销之原因75

二、婚约撤销之效力76

第四项 婚约之效果77

第五项 婚约之解消79

第六项 法定之婚约解除81

一、婚约解除原因(民九七六条一项)81

二、解除婚约之方法87

三、婚约解除之效果88

第七项 赠与物之返还90

第三节 结婚92

第一项 结婚之要件92

第一款 总说92

第二款 实质的要件95

第三款 形式的要件111

第二项 婚姻之无效与撤销119

第一款 总说119

第二款 婚姻之无效122

一、无效之事由122

二、无效婚之效力125

第三款 婚姻之撤销126

一、撤销之事由126

二、撤销之方法及其效力132

第三项 婚姻无效与撤销之损害赔偿及准用离婚有关之规定133

第一款 损害赔偿133

第二款 准用离婚有关之规定134

第四项 婚姻之普通效力137

第一款 总说137

第二款 贞操义务138

第三款 夫妻冠姓139

第四款 夫妻同居义务141

一、同居义务及婚姻住所141

二、夫妻别居143

第五款 日常家务代理权149

第六款 家庭生活费用分担之义务151

第七款 扶养义务152

第五项 夫妻财产制154

第一款 总说154

第一目 夫妻财产制概说154

第二目 法定财产制与约定财产制156

第二款 法定财产制158

第一目 总说158

第二目 通常法定财产制159

一、夫妻财产之所有权160

二、管理、用益及处分权166

三、自由处分金之协议166

四、清偿债务之责任167

五、剩馀财产分配请求权之保全168

六、剩馀财产之分配170

第三目 非常法定财产制175

一、当然非常法定财产制176

二、宣告非常法定财产制176

第三款 约定财产制178

第一目 约定财产制通则178

一、契约订立时期178

二、夫妻财产制契约之改废179

三、夫妻财产制契约之方式179

四、订约之能力180

五、契约之登记180

第二目 共同财产制182

一、一般共同财产制183

二、劳力所得共同财产制188

第三目 分别财产制190

一、分别财产制之意义190

二、所有权、管理权、用益权及处分权190

三、清偿债务之责任191

第四节 婚姻之解消191

第一项 总说191

第二项 因死亡之解消192

第三项 离婚193

第一款 总说193

一、离婚法之意义193

二、欧洲各国离婚制度之诞生194

三、近代欧洲各国离婚法之趋势——由有责主义进於破绽主义(无责主义)195

四、最近欧洲各国离婚法之动向196

五、我国离婚法之沿革198

第二款 两愿离婚201

一、两愿离婚之意义201

二、两愿离婚之要件202

三、两愿离婚之无效及撤销211

第三款 判决离婚214

一、判决离婚之意义214

二、离婚原因215

三、离婚请求权之行使及消灭233

四、离婚之诉239

第四款 调解离婚、和解离婚241

一、调解离婚243

二、和解离婚245

第五款 离婚之效力245

一、总说245

二、身分上之效力246

三、子女之监护248

四、财产上之效力260

五、损害赔偿及赡养费之给与261

第四章 父母子女269

第一节 概说269

一、亲子法之意义269

二、亲子法之发展269

三、父母子女之类别271

四、子女之称姓273

五、子女之住所280

第二节 婚生子女281

一、婚生子女之意义281

二、受胎期间之推定281

三、婚生子女之推定283

四、婚生子女之否认284

五、不受婚生推定之婚生子女289

第三节 非婚生子女293

第一项 概说293

一、非婚生子女之意义293

二、非婚生子女之地位——沿革小史294

第二项 准正295

一、准正之意义295

二、准正之要件296

三、准正之效力297

第三项 认领297

第一款 任意认领297

一、认领之意义、性质及方式297

二、认领之要件300

三、认领之无效302

四、认领之否认及认领之撤销304

第二款 强制认领307

一、强制认领之意义及性质307

二、认领诉讼之当事人309

三、强制认领之原因311

四、认领请求权之限制——不贞之抗辩312

五、认领请求权之消灭及抛弃312

第三款 认领之效力313

一、准婚生子女身分之取得313

二、认领之溯及效力及其限制314

三、认领后亲权之行使316

第四节 人工授精子女316

一、人工授精之意义316

二、人工授精之种类318

三、人工授精子女之法律地位318

四、体外受精、代理生产(借腹生子)323

五、我国人工生殖法326

第五节 养子女332

第一项 总说332

一、收养之意义332

二、收养制度之变迁333

三、我国收养制度之沿革334

第二项 收养之成立335

第一款 收养之要件335

一、收养之实质的要件335

二、收养之形式的要件349

第二款 收养之无效及撤销353

一、概说353

二、收养之无效354

三、收养之撤销358

第三项 收养之效力362

一、概说362

二、亲子关系之发生363

三、亲属关系之发生365

四、养子女与本生父母及其亲属间之关系366

第四项 收养之解消367

第一款 概说367

第二款 收养之两愿终止368

一、两愿终止收养之意义368

二、两愿终止收养之要件368

三、两愿终止收养之无效及撤销373

第三款 收养之判决终止375

一、判决终止收养之原因375

二、终止收养请求权之消灭379

三、终止收养之诉380

第四款 当事人死亡与死后终止收养383

一、当事人死亡383

二、死后终止收养384

第五款 终止收养之效力386

一、对於养方之效力387

二、对於本生方之效力389

第五项 收养制度与儿童及少年福利法390

一、法院认可儿童及少年收养事件程序之强化390

二、收养关系成立时点之明定391

三、认可程序中当事人死亡时之处理392

四、收养关系终止原因及声请权人范围之扩大392

五、收养资讯中心之设立393

六、适当收养人之代觅394

第六节 亲权394

第一项 总说394

一、亲权之意义394

二、亲权人及为亲权人之能力396

三、服亲权之子女399

四、子女应孝敬父母400

第二项 亲权之内容402

一、概说402

二、身上照护402

三、财产照护409

第三项 亲权之行使及义务之负担417

一、亲权之行使418

二、义务之负担420

三、夫妻事实上别居时之亲权行使及义务负担422

第四项 亲权之停止422

一、概说422

二、宣告停止亲权之原因423

三、停止亲权之宣告425

四、宣告停止亲权之程序426

五、宣告停止亲权之效力427

六、停止亲权宣告之撤销428

第五项 亲权之消灭428

第五章 监护431

第一节 总说431

一、监护之意义431

二、监护制度之演进431

三、我民法上之监护制度433

四、监护与亲权之差异442

第二节 未成年人之监护444

第一项 监护之开始444

一、未成年人无父母时444

二、父母均不能行使负担其权利义务时444

三、未成年人已结婚者除外447

四、父母委托他人行使监护职务时448

第二项 监护人之确定449

一、监护人与监护机关449

二、监护人及其人数449

三、监护人之种类450

四、选定、另行选定及改定之标准462

第三项 监护人之辞任及缺格463

一、监护人之辞任463

二、监护人之缺格465

第四项 监护事务466

一、身上监护467

二、财产上之监护469

三、监护人之注意义务、必要费用及报告义务476

第五项 监护人之报酬及责任478

一、监护人之报酬478

二、监护人之责任478

第六项 监护关系之终止480

一、终止原因480

二、终止后之义务481

第七项 监护之登记485

第三节 成年人之监护486

第一项 成年人监护之开始486

第二项 监护人之选定487

一、监护人之选定487

二、选定之标准489

第三项 监护人之缺格490

第四项 监护事务491

一、身上及财产上之监护491

二、身上行为之代理492

三、财产之管理493

四、职务执行范围之指定493

第五项 成年人监护之终了494

第六项 成年人监护之登记494

第七项 未成年人监护规定之准用495

第四节 成年人之辅助496

一、辅助之开始496

二、辅助人及辅助职务497

后记498

第六章 扶养501

第一节 总说501

第一项 扶养之意义501

第二项 扶养制度之演变502

第三项 生活保持义务与生活扶助义务504

第二节 扶养之范围及顺序505

第一项 扶养之范围505

第二项 扶养之顺序509

一、扶养义务人之顺序509

二、扶养权利人之顺序511

第三节 扶养义务之发生、变更及消灭512

第一项 扶养义务之发生512

一、扶养权利人以不能维持生活而无谋生能力者为限512

二、扶养义务人须有扶养能力513

第二项 扶养之程序514

第三项 扶养之方法515

第四项 扶养程度及方法之变更516

第五项 扶养义务之消灭517

第六项 父母对未成年子女之扶养518

第七章 家523

第一节 家族制度523

一、家族制度概说523

二、我国固有法制上之家制525

第二节 我国民法上之家526

一、民法上现今家制之使命及其将来命运526

二、民法上「家」之意义529

第三节 家长541

一、家长之确定541

二、家长之权利义务543

第四节 家属548

一、何谓家属?548

二、家属身分之得丧549

三、家属之权利义务553

第八章 亲属会议555

第一节 概说555

第一项 亲属会议制度存在之理由555

第二项 我国民法上之亲属会议556

一、亲属会议之组织,依法定之,非亲属不得为会员556

二、亲属会议之权限广泛557

三、亲属会议之召集及决议等事,委诸其自治557

第三项 亲属会议之团体性557

第二节 亲属会议之组织558

第一项 亲属会议会员之性质558

第二项 亲属会议会员之缺格与撤退559

第三项 亲属会议之组成560

一、法定会员560

二、指定会员561

第三节 亲属会议之权限及集会562

第一项 亲属会议之权限562

第二项 亲属会议之集会564

一、召集之原因564

二、召集权人564

三、召集之程序566

四、开会及决议之方法566

第四节 决议不服之诉567

第一项 概说567

第二项 决议无效之诉568

第三项 撤销决议之诉569

主要参考文献571

担当部分57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