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汉地民俗佛教的哲学思考 以唐宋为中心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汉地民俗佛教的哲学思考 以唐宋为中心
  • 宇恒伟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66642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01页
  • 文件大小:37MB
  • 文件页数:212页
  • 主题词:汉族-风俗习惯-佛教哲学-研究-中国-唐代~宋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汉地民俗佛教的哲学思考 以唐宋为中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章 未被纳入哲学的民俗佛教3

第一节 学术视野中的几个哲学特点4

一 概括4

二 形而上学5

三 连续性7

四 学术性9

第二节 传统视野中哲学的特点10

一 系统性10

二 理论化12

三 抽象性14

第三节 与民俗佛教相关的哲学特点16

一 应用性16

二 现实性18

三 严整性21

四 民俗性22

第二章 民俗佛教的基本哲学形式23

第一节 民俗佛教的一般哲学特征23

一 哲学的一般特征23

二 因果报应26

三 业报轮回30

四 念想33

第二节 民俗佛教的理念35

一 精英佛教的理念35

二 民俗佛教理念的历史基础37

三 以民俗佛教与精英佛教的互动为理念积累的资源43

四 疑伪经是民俗佛教理念的典型形式45

五 受众对待佛经的方式所集中展现的理念意义49

第三节 民俗佛教理念的体现54

一 信仰展现的理念54

二 无序中的有序理念60

第三章 民俗佛教的哲学扩展性63

第一节 传播方式上的方便63

一 转读63

二 俗讲69

三 方便法门71

四 神通的借用73

第二节 信仰上的体系化75

一 佛教民俗化的历史归宿是民俗佛教75

二 民俗佛教的几个阶段76

三 民俗佛教的两重性77

四 民俗佛教的体系化78

第三节 民俗佛教信仰的基本类型85

一 信仰群体意义上的民众佛教85

二 与民风融合的信仰型佛教93

三 超出觉悟范围的民俗佛教102

第四章 民俗佛教彰显的哲学基本问题109

第一节 民俗佛教展现的信仰与科学的关系110

一 一般意义上的信仰与科学的关系110

二 民俗佛教和信仰的关系111

三 民俗佛教与科学113

四 民俗佛教与信仰中的有神论117

五 民俗佛教的典型科学特征121

六 民俗佛教中信仰与科学的互动124

第二节 感知方式的继续和自由126

一 感知在世界观中的作用和意义127

二 感知与根本理念127

三 民俗佛教中感知的继续和自由128

四 受众的选择效用130

五 受众对佛经的解读131

六 受众对佛经的应用133

七 民俗佛教展现的个体自由134

第三节 民俗佛教信仰的哲学表达135

一 民俗佛教的形式136

二 民俗佛教哲学表达的可能136

三 民俗佛教哲学表达的特点137

四 民俗佛教的信仰色彩140

五 民俗佛教信仰的哲学表达141

六 民俗佛教信仰哲学表达的特点143

第四节 民俗佛教受众对待现实世界的态度143

一 佛教展现的对现实的基本态度143

二 世间与出世间的对立所展现的思维方式145

三 菩提达摩对世间法的重视146

四 慧能对世间法的阐扬147

五 民俗佛教受众对待世间的基本态度148

六 民俗佛教触及的神圣与世俗问题150

第五章 非哲学的民俗佛教156

第一节 哲学与非哲学民俗佛教的区分156

一 哲学化民俗佛教的根本点156

二 非哲学化的民俗佛教158

三 非哲学化民俗佛教的工具化160

第二节 非哲学民俗佛教的作用161

一 理念的外部展现161

二 形式上的多彩性162

三 活动的机制163

四 认识的扩展164

五 世间的延伸166

结论 作为根本理念的民俗佛教168

第一节 民俗佛教的科学特征168

一 民俗佛教系统168

二 民俗佛教系统与文明交往171

三 系统中的聚焦178

第二节 根本理念的民俗佛教179

一 关系性180

二 关系性与根本理念181

三 根本理念世界中的民俗佛教184

第三节 根本理念与民俗佛教的诠释191

一 个体追求的瞬间与永恒191

二 根本理念是个体与世界共鸣的渠道192

三 根本理念的正误194

第四节 根本理念与生存哲学法则195

一 哲学的有用和无用196

二 需求与体悟196

参考文献197

后记20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