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从责任避风港到安全保障义务 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中介人责任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从责任避风港到安全保障义务 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中介人责任研究
  • 刘文杰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91477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77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287页
  • 主题词:网络服务-版权-著作权法-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从责任避风港到安全保障义务 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中介人责任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第一章 美国法上网络人格侵权的责任避风港——以《通讯端正法》第230条及其司法适用为中心5

第一节 从Stratton案判决到CDA第230条的出台5

一 传统的诽谤侵权责任5

二 CDA第230条出台前的两个重要判决10

三 CDA第230条的出台14

第二节 有关CDA第230条的主流判决17

一 奠基性判决:Zeran v.AOL17

二 信息内容提供者的界定:Blumenthal v.Drudge20

三 “用于互联网发表的意图”:Batzel v.Smith案24

四 “中性工具”说28

第三节 否定CDA责任豁免的司法判决34

一 添加标题和编者按构成内容创建:MCW,Inc.v.Badbusinessbureau.com34

二 CDA第230条未排除发行者责任:Barrett v.Rosenthal36

三 网络服务提供者负有安全保护义务:Jane Doe No.14 v. Internet Brands,Inc.,DBA Modelmayhem.com41

第四节 对CDA第230条及相关司法判决的评价43

一 Zeran案判决对CDA第230条的解释所存在的问题44

二 重新定位网络服务提供者:网络空间和活动管理人50

第二章 美国法上网络版权侵权的责任避风港——以《千禧年数字版权法》第512节及其司法适用为中心56

第一节 《千禧年数字版权法》颁布之前的帮助侵权与替代侵权责任56

一 美国版权法上帮助侵权责任的一般理论56

二 判例法中的替代侵权责任62

三 第一批网络服务提供者版权侵权责任判决71

第二节 《千禧年数字版权法》的规定与立法理由79

一 参议院司法委员会的第一次草案及立法说明79

二 众议院司法委员会的草案及立法说明97

三 众议院的最终草案104

四 对DMCA避风港规则的简要评析108

第三节 美国判例法中的避风港规则109

一 判例中的避风港规则一般规定111

二 DMCA下的帮助侵权与“红旗”标准124

三 替代责任与“控制加直接经济利益”标准140

四 对避风港规则相关判例的评价149

第三章 网络服务提供者注意义务的法理基础——侵权责任法第36条与第37条之内在关联性156

第一节 作为注意义务代名词的安全保障义务157

一 德国侵权法上的“Verkehrspflichten”158

二 德国法院创设安全保障义务的原因169

三 安全保障义务在德国侵权法体系中的位置之惑180

第二节 我国侵权责任法上的安全保障义务184

一 域外安全保障义务的本土化185

二 合理注意的标准与思考路径191

三 安全保障义务与保护性法律194

第三节 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安全保障义务198

一 问题与方案199

二 对网络服务提供者适用安全保障义务的正当性207

结语213

第四章 网络服务提供者中介人责任的双轨制:妨害人责任与违反安全保障义务215

第一节 责任避风港与安全保障义务的协调216

一 传统侵权法中的防范第三人侵权义务216

二 责任避风港规定对网络服务提供者防范侵权义务的影响224

第二节 网络服务提供者安全保障义务的基本特征234

一 可期待的合理注意234

二 注意程度与具体场合的侵权危险性相称237

三 安全保障义务蕴含组织制度要求240

第三节 妨害人责任视角下的“通知一取下”程序242

一 “通知—取下”程序的适用243

二 妨害人责任与过错侵权责任的分工配合245

三 “通知—取下”责任避风港的功能及其限度248

四 反通知程序的必要性253

结语255

参考文献260

后记27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