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环境行为学概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环境行为学概论
  • 李道增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7302033919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186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195页
  • 主题词:环境行为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环境行为学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环境行为学的研究内容1

1.2 行为学科的发展1

1.2.1 格式塔心理学2

1.2.2 构造论3

1.2.3 皮亚杰学派4

1.3 心理学原理在建筑中的应用6

1.3.1 建筑家与规划家的研究6

1.3.2 心理学家的研究7

1.3.3 环境心理学10

第2章 行为12

2.1 概述12

2.1.1 人、行为与环境关系的几种论点12

2.1.2 环境对行为的影响14

2.1.3 人的基本需要15

2.1.4 人的创造力与环境20

2.1.5 基本需要的影响因素20

2.2 领域性20

2.2.1 定义与争论20

2.2.2 领域性的作用21

2.2.3 控制领域的机制22

2.2.4 领域的组织23

2.3 微观空间行为25

2.3.1 个人空间的限定25

2.3.2 个人空间的大小与分类26

2.3.3 个人空间的变化因素28

2.3.4 个人空间与环境29

2.3.5 小群生态31

2.3.6 中心与地点34

2.3.7 人因工程学38

2.4 中观空间行为41

2.4.1 家41

2.4.2 邻里44

2.4.3 邻居44

2.4.4 邻里住户间的关系45

2.4.5 邻里单元45

2.4.6 对邻里思想的批评49

2.4.7 邻里的衰退51

2.4.8 反邻里的看法52

2.4.9 对邻里的感觉54

2.4.10 对邻里的满意程度54

2.4.11 邻里类型学56

2.4.12 以小孩为中心的邻里58

2.4.13 邻里意识的复活60

2.4.14 小结61

2.5 宏观空间行为62

2.5.1 离家活动范围62

2.5.2 活动模式(activity patterns)63

2.5.3 出发地与目的地调查64

2.5.4 城市居民的活动体系65

2.5.5 活动模式研究的价值68

2.5.6 认知模式(cognitive patterns)68

2.5.7 城市的意象69

2.5.8 引出意象的方法70

2.5.9 意象的内容70

2.5.10 表达意象的不同方法81

2.5.11 个人与公众意象83

2.5.12 研究认知地图的技巧和方法87

2.5.13 研究工作的趋向88

2.5.14 小结94

第3章 环境96

3.1 概述96

3.1.1 现象环境96

3.1.2 个人环境97

3.1.3 社会文化环境97

3.1.4 现象环境、个人环境与社会文化环境三者间的关系99

3.2 现象环境之一:人99

3.2.1 刺激的被剥夺与过载99

3.2.2 最佳的刺激度100

3.2.3 环境负载与信息量101

3.2.4 对城市的体验102

3.2.5 哺乳类动物中的拥挤106

3.2.6 人类的人口拥挤108

3.2.7 关于密度与拥挤研究的基本问题109

3.3 现象环境之二:物质环境113

3.3.1 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主要领域114

3.3.2 适应性领域115

3.3.3 综合性领域128

3.3.4 行为场合与环境决定论134

3.4 个人环境——行为与经验环境135

3.4.1 个人136

3.4.2 感知137

3.4.3 小结142

3.5 文脉环境之一:生命周期、生活水平143

3.5.1 生命周期143

3.5.2 生活水平150

3.5.3 小结152

3.6 文脉环境之二:生活方式153

3.6.1 不同的生活方式153

3.6.2 城市更新和强迫迁居154

3.6.3 强迫拆迁带来的病态155

3.6.4 公共住房157

3.6.5 小结161

第4章 美学与建筑环境163

4.1 几种美学观点163

4.1.1 感觉美学163

4.1.2 形式美学163

4.1.3 象征美学163

4.1.4 我国的几种美学观点163

4.2 理论美学164

4.2.1 机械论者165

4.2.2 文脉主义165

4.2.3 有机主义166

4.2.4 形式主义166

4.3 经验主义美学166

4.3.1 信息理论的探讨167

4.3.2 语义学的探讨168

4.3.3 符号学的探讨169

4.3.4 心理的生理探讨170

4.4 小结——环境美学有待进一步的探讨170

第5章 环境行为研究方法之一——观察171

5.1 行为171

5.2 环境173

5.3 时间174

5.4 观察人员174

5.4.1 初次观察的人员174

5.4.2 作为参与者的观察人员175

5.4.3 隐藏起来的观察者176

5.4.4 职业观察者176

5.5 观察记录176

5.6 电影、录像、照相与录音技术的应用178

5.7 通过痕迹,来构想人们的行为179

5.8 查阅检索181

5.8.1 官方记录181

5.8.2 人口调查数据181

5.8.3 各级政府的数据181

5.8.4 各种机构记录181

5.8.5 个人记录182

5.8.6 健康记录182

5.8.7 犯罪率统计182

5.8.8 个人文件182

5.8.9 设计回访评价182

5.9 存在的问题183

5.9.1 如何进行非闯入的观察183

5.9.2 行为类别划分的可靠性184

5.9.3 因果关系的推论184

参考文献18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