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共产党辽宁史 第1卷 1919-1949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共产党辽宁史 第1卷 1919-1949
  • 陈文清主编;中共辽宁省委党史研究室著 著
  • 出版社: 沈阳:辽海出版社
  • ISBN:780669093x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637页
  • 文件大小:206MB
  • 文件页数:65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共产党辽宁史 第1卷 1919-1949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言1

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辽宁2

二、辽宁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6

三、辽宁工人阶级的产生和壮大14

第一编 辽宁党组织的初创时期(1919年5月—1931年9月)第一章 辽宁建党条件的准备和党中央对辽宁建党工作的指导22

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工人运动的发展22

五四爱国运动在辽宁22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26

工人运动的发展35

二、党中央对辽宁建党工作的指导41

党中央对辽宁革命斗争的发动和领导41

中国共产党人对辽宁情况的调查和分析47

第二章 辽宁党组织的建立及其对大革命运动的发动和领导52

一、辽宁党组织的建立52

辽宁第一个基层党组织的建立52

奉天地区党组织的建立55

大连地区党组织的建立59

中共台安支部的建立63

二、推进国民革命运动64

促进国共合作64

声援五卅运动71

推动和领导反军阀、反日斗争79

三、积极领导工人运动85

大连福纺工人大罢工85

工人运动在奉天92

沟帮子和锦州铁路工人的斗争96

辽宁其他各地的工人运动98

四、辽宁地区国共合作的破裂101

国共合作出现裂痕101

国共合作彻底破裂103

第三章 中共满洲省委的建立及前期活动107

一、中共满洲省委的建立及其在辽宁工作的开展107

中共满洲省临委的建立107

发动和领导辽宁工农运动119

中共满洲省委遭破坏后党组织的恢复和建设130

二、开创中共满洲省委工作新局面136

刘少奇出任省委书记后的中共满洲省委136

对中东路事件斗争及辽宁民众反帝爱国运动的领导148

三、“左”倾错误对满洲省委及辽宁党组织的影响158

“左”倾错误使满洲省委再遭大破坏158

中共满洲总行委的成立与抚顺武装暴动计划的提出162

六届三中全会的传达与“左”倾冒险计划的撤销168

抚顺县委的破坏与林仲丹被捕170

六届四中全会后“左”倾错误的继续172

第二编 辽宁党组织在东北抗日战争时期(1931年9月—1945年8月)第四章 发动、组织和推动九一八抗战178

一、揭露日本侵略阴谋,宣传党的抗日主张178

九一八事变与国民党不抵抗政策178

宣传党的抗日救国主张182

二、发动和领导各界民众开展反日斗争187

发动城乡人民开展抗日斗争187

支持成立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189

重建反帝大同盟,促进中朝民族团结193

三、组织、支持和领导抗日义勇军197

抗日义勇军的兴起197

对义勇军的发动、支持和领导200

四、创建党独立领导的抗日武装210

义勇军在反“讨伐”中转向低潮210

党直接领导的抗日武装思想的确立213

南满游击队和海龙游击队的创建216

五、加强与扩大武装斗争的努力与北方会议的消极影响223

党的工作重心转向加强与扩大武装斗争223

奉天特委等党组织支援和配合抗日武装斗争225

北方会议的召开及其消极影响231

第五章 推动抗日反满斗争进入新阶段238

一、“一·二六指示信”的贯彻执行238

热河沦陷后的时局238

“一·一七宣言”和“一·二六指示信”的内容及贯彻241

南满抗日武装联合局面的初步形成248

对义勇军、东北军的统一战线工作252

二、南满抗日根据地的创建258

人民革命军独立师的建立258

南满抗日游击区的发展扩大261

南满特区抗日政府的筹备与建立269

桓(仁)宽(甸)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开辟272

三、城市党组织抗日反满斗争的开展276

日伪政权的建立及其反动统治的加剧276

奉天特委党组织工作的深入开展279

大连、安东地下党组织的斗争283

共产党人的狱中斗争285

第六章 发展和扩大抗日武装斗争292

一、深入贯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292

“六三指示信”和“八一宣言”的贯彻292

抗联第1军的发展壮大298

党对东北军统战工作的加强301

二、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及义勇军坚持抗敌306

杨靖宇率部转战辽东306

抗联第1军的两次西征311

各地义勇军继续坚持抗敌316

三、党组织的重建及各界民众坚持反日爱国斗争321

中共满洲省委撤销和中共南满省委建立321

各地党组织的恢复和重建324

各界民众坚持反日爱国斗争330

四、全国抗战爆发后辽宁抗日斗争的新进展333

抗联第1军配合全国抗战主动出击333

敌后党组织和义勇军余部的斗争336

党支持与领导下的东北抗日救亡总会340

党领导与影响下的文艺战线抗日爱国斗争346

第七章 坚持在极端困难环境中开展抗日斗争349

一、抗联后期的艰苦斗争349

日伪“肃正”“讨伐”与殖民主义统治进一步强化349

抗联第1路军在艰难中顽强战斗353

抗联第1路军的战略转移356

二、党中央多线派遣人员开展荫蔽斗争359

中共中央东北工作委员会的建立及其在辽宁的工作359

中共胶东区委派员到辽宁地区开展荫蔽斗争363

中共中央华北局社会部派员到辽宁地区开展地下斗争367

国际情报组织在辽宁地区的斗争369

三、党领导特殊工人的抗日斗争374

特殊工人的形成374

特殊工人中党组织的建立377

党领导特殊工人的反日斗争379

四、冀热辽党组织领导辽西地区的抗日斗争386

凌青绥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开辟386

凌青绥人民开展反“集家”反扫荡斗争388

承平宁抗日游击区的开辟及斗争394

第八章 迎接与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398

一、配合苏军反攻,夺取抗战最后胜利398

抗战胜利前夕的反攻准备398

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404

冀热辽党政军组织奉命挺进辽宁408

抗联进入辽宁及东北党委员会的撤销411

二、各地党组织领导和参加接收的斗争416

多线派遣人员参加接收斗争416

特殊工人中党组织配合和参加接收斗争422

第三编 辽宁党组织在全国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9月—1949年9月)第九章 抗战胜利后根据地的初建430

一、共产党与国民党争夺辽宁的斗争430

中共中央控制东北的战略决策430

大批军队和干部挺进辽宁437

中央关于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指示的提出440

二、党政组织和地方武装的建立444

各地党政组织的建立444

地方武装的建立和发展452

三、消灭敌伪残余 粉碎国民党的进攻458

镇压敌伪残余、开展剿匪斗争458

配合主力部队粉碎国民党进攻468

四、开展对敌伪势力的政治经济清算482

开展反奸清算减租减息斗争482

清查没收敌伪资产487

第十章 建立与巩固根据地491

一、保卫和扩大解放区的斗争491

《七七决议》及其初步贯彻491

开展敌后游击战争496

“七道江会议”与坚持南满斗争505

夏秋冬三大攻势中辽宁军民的配合511

二、开展打击敌特的斗争517

深入进行剿匪斗争517

广泛开展锄奸反特斗争523

三、普遍深入开展土地改革运动529

贯彻“五四指示”实行土地改革529

贯彻《土地法大纲》 开展平分土地运动537

第十一章 做好决战前的工作 全力配合辽沈战役542

一、大力恢复发展工农业生产542

开展农业大生产运动542

解放区工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549

国营商贸业和私营工商业的恢复与发展554

二、整党、建党和新式整军运动559

整党、建党运动的开展559

以“诉苦”、“三查”为主要内容的新式整军运动564

三、党在敌占区的斗争566

敌占区党的地下工作566

敌占区的工人运动568

敌占区的学生运动570

敌占区的情报工作和统战工作572

四、辽沈战役的胜利与辽宁人民的支前575

辽沈战役胜利,辽宁全境解放575

加强对支前工作的领导578

组建二线兵团,保证主力兵源580

组织百万民工随军作战580

设立兵站基地,提供后勤保障583

抢修道路、桥梁,保证交通运输585

第十二章 恢复发展经济支援全国解放战争589

一、城市的接管、改造和经济的恢复与发展589

沈阳的接管与改造589

大连地区的经济恢复和发展596

辽宁其他城市经济的恢复和发展603

二、新区土改和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611

新区土改的顺利完成611

农业生产的迅速恢复614

三、各项社会事业的建立与发展616

新闻出版事业的建立与发展616

文化艺术事业的建立与发展619

教育事业的建立与发展621

卫生保健事业的建立与发展624

四、辽宁人民对全国解放战争的支援628

集中人力物力,支援大军入关作战628

组织干部南下,开辟新区工作630

支援关内新区的经济建设632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32

后记63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