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国文学讨论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民国文学讨论集
  • 李怡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36409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410页
  • 文件大小:157MB
  • 文件页数:419页
  • 主题词:中国文学-文学研究-民国-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民国文学讨论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编选前言&选编者1

第一编 反思与探索: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范式的症候与危机3

应该“退休”的学科名称&陈福康3

从意义概念返回到时间概念——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命名问题&张福贵6

“现代文学”,还是“民国文学”?&赵步阳 曹千里 章澄 葛怀东 张维亚11

重建文学史的概念谱系——以“民国文学史”概念为例&陈学祖18

以“民国文学史”替代“新文学”史考&汤溢泽26

“民国文学风范”的再思考&丁帆33

给新文学史重新断代的理由——关于“民国文学”构想及其他的几点补充意见&丁帆43

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叙述范式&李怡54

经典文学史的书写与文学史观的反思——以严家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为中心&张福贵75

百年后学科架构的多维思考——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史起点问题的对话&陈国恩 范伯群 周晓明 汤哲声 何锡章 谭桂林 刘川鄂 徐德明86

第二编 质疑与辨析:“民国文学”研究主体与方法争鸣109

“民国文学”及相关概念的学术论衡&罗执廷109

文学、文学史、文学生产方式——从两本剑桥文学史谈文学的“民国机制”&吕黎121

“现代文学史”命名的追问与反思——对“中华民国文学”概念的意义解读&杨丹丹129

“民国文学”的理论维度及其文学史编写&王学东135

文学的“民国机制”答问&李怡 周维东144

意义与限度——作为文学史视角的“民国文学”&张桃洲156

从“民国文学的现代性”到“现代文学的民国性”&张堂锜164

关于建构民国文学史过程中难以回避的几个问题&丁帆169

以“民国经验”激活“民国机制”——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新的可能性&姚丹183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民国视野”述评&周维东191

“民国文学”或者“民国机制”——民国话语空间推进的可行性和操作性探讨&汤巧巧203

返观与重构——“民国文学史”的意义、限度及其可能性&禹权恒 陈国恩208

论“民国文学”的概念属性及其意义&熊修雨217

对话:关于“民国文学机制”与现代文学研究&王泽龙 王海燕等231

第三编 创建与延展:民国文学的理论架构与学术立场245

民国机制:中国现代文学的一种阐释框架&李怡245

从民国史的视角看鲁迅&秦弓251

现代文学的历史还原与民国史视角&秦弓254

三论现代文学与民国史视角&秦弓263

从历史命名的辨正到文化机制的发掘——我们怎样讨论中国现代文学的“民国”意义&李怡282

新旧文学的分水岭——寻找被中国现代文学史遗忘和遮蔽了的七年(1912—1919)&丁帆291

从“现代文学”到“民国文学”——再谈中国现代文学的命名问题&张福贵308

民国文学与现代文学&陈国恩319

民元作为民国文学史起点的意义与价值——以《共和国教科书》为参照&张丛皞324

追复历史与自然原生态的“民国机制”——“民国文学史观”的一种文学史哲学论证&贾振勇334

论民国文学研究与当下史料工作问题&李光荣346

现代文学研究的民国经济视野:有效性及其限度&杨华丽357

在法意与自由之间:民国法律视野与现代文学研究的有效性&康鑫373

民国文学史特点研究&汤溢泽381

第四编 共鸣与回响:学术交流中的“民国文学”研究范式393

民国文学机制研究中的经济视角——西川论坛第一届年会综述&王永祥393

“民国视野”的问题与方法意识——“民国社会历史与中国现代文学”学术研讨会综述&王永祥397

2009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述评&冷川405

2010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述评&冷川407

2011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述评&段美乔40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