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他者阐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荣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02375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93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304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他者阐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韩震1
导论1
一、解读马克思:马克思哲学中国化的理论诉求1
二、马克思哲学的理论实质:实践哲学与历史唯物主义之争5
三、马克思实践哲学的争论:主体性与反主体性之辩19
四、马克思实践哲学研究的他者向度:主旨、方法和创新28
第一章 实践哲学与主体性原则34
第一节 主体性原则的确立35
一、自我的发现及其意义36
二、主体性原则的确立41
第二节 近代主体性原则的内在悖论46
一、近代主体性原则的发展及其困境47
二、近代主体性原则的内在缺陷及其发展路向54
第三节 马克思以前的实践哲学传统及其主体性诉求60
一、马克思以前的实践哲学传统60
二、传统实践哲学的主体性诉求及其困境75
第二章 实践哲学与他者性原则80
第一节 从他者到他者性原则81
一、他者问题的历史溯源81
二、当代哲学的他者性原则及其内涵89
第二节 他者性原则与当代哲学主体观的变迁97
一、理论哲学视域中的主体观之根本缺陷98
二、他者视域中当代自我观发展的新路向101
第三节 实践哲学的他者向度109
一、知识论传统中的他者问题110
二、生存论哲学中的他者问题116
三、实践哲学中的他者问题123
第三章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他者向度127
第一节 马克思实践哲学对西方传统实践哲学的超越128
一、对实践哲学与理论哲学关系的彻底颠覆128
二、对费尔巴哈实践哲学的批判134
第二节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哲学革命与他者向度的开启138
一、他者与马克思实践哲学对象性活动维度的开启138
二、他者与马克思实践哲学的个体性诉求142
三、他者与马克思实践哲学社会关系维度的开启145
第三节 他者与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哲学革命149
一、他者与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总问题150
二、马克思实践哲学的他者向度及其对近代主体性哲学的超越152
三、他者与马克思实践哲学的人学立场革命156
四、他者与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终极旨向:人的解放161
第四章 他者与马克思实践哲学主体性的重建166
第一节“解释世界”还是“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体性重建的他者向度167
一、以自我为根基的“解释世界”的主体观167
二、以他者为根基的“改变世界”的主体观172
第二节 他者视域中个体与社会的内在统一177
一、个体与社会:一个他者的视角177
二、他者与自由个性:“偶然的个人”与“有个性的个人”之辨182
三、个人与共同体之辨195
第三节 人的本质:“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与“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99
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人的本质问题的阐述200
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对人的本质的阐述208
第四节 他者与主体的生成212
一、主体性建构的历史性原则213
二、主体性建构的社会性原则216
三、主体性在实践中的生成219
第五章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当代效应:他者与当代哲学主体性的重建222
第一节 当代西方哲学“去我化”的主体性重建223
一、后现代哲学对主体的解构与建构224
二、海德格尔的此在主体230
三、阿多诺作为“客体优先性”的主体233
四、哈贝马斯的交往主体237
第二节 列维纳斯的他者哲学与一种伦理主体的重建239
一、列维纳斯的他者哲学240
二、列维纳斯的他者与伦理主体的重建242
第三节 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的自我观245
一、自由主义的传统:从自然权利到功利主义248
二、当代自由主义的自我观250
三、社群主义的自我观257
第六章 马克思实践哲学与当代中国哲学自我观的重建263
第一节 中国哲学的他者维度及其自我观的建构263
一、实践哲学视野中的中国哲学特质问题探讨263
二、中国哲学自我观建构中的他者缺失266
三、求同还是存异:走向他者之维的中国哲学自我观建构269
第二节 马克思实践哲学与和谐社会建构的他者向度273
一、和谐社会阐释的主体性原则及其内在困境274
二、当代中国和谐社会建构的他者性原则276
参考文献281
后记291
热门推荐
- 2995416.html
- 3119039.html
- 966161.html
- 1481441.html
- 3452840.html
- 2419506.html
- 2826847.html
- 2780423.html
- 1349128.html
- 22791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592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265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537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634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993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413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710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655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149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66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