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底栖动物的生物扰动效应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孙刚,房岩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369239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22页
- 文件大小:65MB
- 文件页数:236页
- 主题词:底栖动物-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底栖动物的生物扰动效应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1.1 底栖动物的定义1
1.2 底栖动物研究进展1
1.2.1 国际底栖动物研究进展1
1.2.2 国内底栖动物研究进展6
1.3 底栖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10
1.3.1 重要的食品和药品来源10
1.3.2 重要的天然饵料11
1.3.3 重要的科学研究对象11
1.3.4 不可忽视的有害生物12
第二章 底栖动物的分类15
2.1 按个体大小分类15
2.1.1 大型底栖动物15
2.1.2 小型底栖动物15
2.1.3 微型底栖动物15
2.2 按生境分类15
2.2.1 海洋底栖动物15
2.2.2 陆水底栖动物16
2.3 按起源分类16
2.3.1 原生底栖动物16
2.3.2 次生底栖动物16
2.4 按摄食方式分类16
2.4.1 滤食性底栖动物16
2.4.2 沉积物食性底栖动物17
2.4.3 肉食性底栖动物17
2.4.4 寄生性底栖动物17
2.5 按栖息方式分类17
2.5.1 固着型18
2.5.2 底埋型18
2.5.3 钻蚀型19
2.5.4 表栖型19
2.5.5 自由移动型19
2.6 按耐污能力分类19
2.7 按营养类型分类20
2.7.1 异养生物20
2.7.2 自养生物20
2.8 按对氧气的喜好分类21
2.8.1 需氧生物21
2.8.2 厌氧生物21
2.9 按扰动方式分类21
2.9.1 生物扩散者21
2.9.2 上行搬运者21
2.9.3 下行搬运者21
2.9.4 再生者22
2.9.5 管路扩散者22
第三章 底栖动物生存的影响因素23
3.1 物理因素23
3.1.1 底质23
3.1.2 水流25
3.1.3 水深26
3.1.4 悬浮物与透明度26
3.1.5 栖息地多样性27
3.1.6 物理扰动27
3.2 化学因素29
3.2.1 水温29
3.2.2 溶解氧29
3.2.3 有机物与生化需氧量30
3.2.4 pH31
3.2.5 盐度32
3.2.6 重金属32
3.2.7 其他有毒物质33
3.3 生物因素34
3.3.1 植物34
3.3.2 动物36
3.3.3 种群间相互作用37
3.4 人为因素37
3.4.1 土地利用37
3.4.2 生境破碎化38
3.4.3 工程建设38
3.4.4 富营养化39
3.5 地理因素40
3.5.1 纬度40
3.5.2 海拔40
3.6 实例研究:长春南湖底栖动物群落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41
3.6.1 研究地点41
3.6.2 研究方法41
3.6.3 研究结果41
第四章 底栖动物在水体中的生态功能44
4.1 底栖动物在水体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的作用44
4.2 底栖动物对水体生态环境的指示作用46
4.3 底栖动物对受损水体的修复作用48
4.3.1 过滤作用49
4.3.2 降解作用50
4.3.3 同化吸收51
4.3.4 富集作用54
4.3.5 转移作用56
4.3.6 “生态岛”效应57
4.4 底栖动物在水层-底栖界面耦合中的扰动作用57
4.5 底栖动物作为水生生态系统关键种的作用60
第五章 底栖动物对沉积物的生物扰动效应62
5.1 底栖动物对沉积物物理性质的扰动效应62
5.1.1 地形地貌62
5.1.2 含水率64
5.1.3 渗透性65
5.1.4 容重和孔隙度68
5.1.5 粒度组成68
5.1.6 沉积物颗粒垂直分布69
5.1.7 强度74
5.1.8 稳定性75
5.2 底栖动物对沉积物化学性质的扰动效应80
5.2.1 有机质81
5.2.2 生源要素83
5.2.3 氧化还原特征97
5.2.4 污染物99
5.3 底栖动物对沉积物生物性质的扰动效应110
5.3.1 土壤呼吸110
5.3.2 土壤酶活性112
5.3.3 土壤微生物114
5.3.4 土壤动物119
第六章 底栖动物对上覆水的生物扰动效应123
6.1 底栖动物对上覆水氮素浓度的扰动效应123
6.1.1 泥鳅扰动123
6.1.2 水丝蚓扰动126
6.1.3 河蚬扰动128
6.2 底栖动物对上覆水磷素浓度的扰动效应129
6.2.1 总磷129
6.2.2 溶解性磷129
6.2.3 颗粒磷130
6.2.4 DTP/TP、PP/TP、DIP/DTP和DOP/DTP130
6.3 底栖动物对上覆水pH的扰动效应131
6.4 底栖动物对上覆水浊度的扰动效应132
6.5 底栖动物对上覆水重金属浓度的扰动效应133
6.5.1 长春南湖133
6.5.2 新开河136
6.5.3 伊通河137
第七章 底栖动物对沉积物-水界面耦合的生物扰动效应138
7.1 底栖动物对间隙水的扰动作用138
7.1.1 氮139
7.1.2 磷140
7.1.3 铁141
7.2 底栖动物对沉积物-水界面营养盐交换的扰动作用142
7.2.1 沉积物-水界面营养盐通量的测定方法142
7.2.2 底栖动物对沉积物-水界面氮素交换的扰动作用143
7.2.3 底栖动物对沉积物-水界面磷素交换的扰动作用145
第八章 生物扰动在水田生态系统中的应用148
8.1 水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148
8.1.1 物质生产148
8.1.2 调节区域气候148
8.1.3 蓄水调洪148
8.1.4 净化环境149
8.1.5 保持大气平衡149
8.1.6 维持生物多样性149
8.1.7 贮存营养物质149
8.1.8 社会功能149
8.2 水田立体开发研究动态150
8.3 水田立体开发的生物学和生态学机制152
8.3.1 物种互利共生152
8.3.2 实现多级利用152
8.3.3 循环再生153
8.3.4 增加多样性和稳定性153
8.3.5 优化环境条件153
8.3.6 提高资源和能量利用率154
8.3.7 化害为利154
第九章 底栖动物研究展望156
9.1 底栖动物的生物扰动效应研究156
9.2 底栖动物的生态服务功能研究156
9.3 底栖动物的功能群研究157
9.4 底栖动物的环境指示作用研究158
9.5 底栖动物修复受损水体的研究159
9.6 极端环境中的底栖动物研究162
9.6.1 热泉162
9.6.2 深海162
9.6.3 极地165
9.6.4 洞穴165
9.7 底栖动物的仿生学研究166
9.8 底栖动物的开发利用研究168
主要参考文献169
主题词索引206
热门推荐
- 3383433.html
- 1271638.html
- 1242752.html
- 1159126.html
- 1718522.html
- 413103.html
- 1423730.html
- 175297.html
- 284134.html
- 16697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664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647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49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802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797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765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938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404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108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61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