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致知与致思 课程改革的知识论透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致知与致思 课程改革的知识论透视
  • 潘洪建著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32888009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58页
  • 文件大小:53MB
  • 文件页数:274页
  • 主题词:课程改革-教学研究-中小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致知与致思 课程改革的知识论透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序1

引论1

第一章 课程流派的知识论基础18

第一节 美国教育思潮中的知识理论与课程理论18

一、永恒主义教育思潮中的知识观与课程观18

二、进步主义教育思潮中的知识观与课程观28

三、要素主义教育思潮中的知识观与课程观36

四、结构主义教育思潮中的知识观与课程观41

五、后现代思潮与课程理论47

第二节 中西学之争、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课程论52

一、中学西学之辩与课程思想53

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课程论59

第二章 课程改革的知识论审视63

第一节 美国中小学课程改革及其知识论基础63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美国中小学课程的历史演进63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中小学课程的历史发展65

三、美国课程改革的知识论透析69

第二节 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及其知识论基础79

一、清末民初课程改革及其知识论透析79

二、20世纪二三十年代课程改革及其知识论透析88

三、共和国课程改革及其知识论分析96

第三章 科学知识与课程改革112

第一节 科学知识的性质与课程112

一、科学知识对象112

二、科学知识内容116

三、科学知识的性质与科学课程改革120

第二节 科学知识的形式与课程123

一、科学知识的探究形式123

二、科学知识的表达形式126

三、科学知识的检验形式129

四、科学知识的形式与科学课程改革133

第三节 科学知识的意义与课程136

一、科学知识的旨趣136

二、科学知识的价值139

三、科学知识的价值与科学课程改革142

第四章 人文社会知识与课程编制144

第一节 人文社会知识性质与课程144

一、人文社会知识对象144

二、人文社会知识内容149

三、人文社会知识的性质与人文课程改革155

第二节 人文社会知识的形式与课程162

一、人文社会知识的探究形式162

二、人文社会知识的表达形式165

三、人文社会知识的检验形式169

四、人文社会知识的形式与人文课程改革173

第三节 人文社会知识的意义与课程180

一、人文社会知识的旨趣180

二、人文社会知识的功能183

三、人文社会知识的价值与人文课程改革186

第五章 地方知识与课程改革190

第一节 地方知识的性质190

一、多学科视野中的地方知识190

二、地方知识的含义192

三、地方知识的性质194

第二节 地方知识的形式197

一、地方知识的探究形式197

二、地方知识的表达形式200

三、地方知识的检验形式203

第三节 地方知识的意义205

一、地方知识的旨趣205

二、地方知识的功能206

第四节 地方知识与课程改革209

一、关于地方知识的争论209

二、地方知识与课程设计211

三、地方知识与课程实施215

四、地方知识与课程评价220

第六章 个人知识与课程改革222

第一节 个人知识的性质223

一、个人知识的概念223

二、个人知识的对象224

三、个人知识的内容226

第二节 个人知识的形式228

一、个人知识的探究形式228

二、个人知识的表达形式230

三、个人知识的检验形式233

第三节 个人知识的意义235

一、个人知识的旨趣235

二、个人知识的功能236

第四节 个人知识与课程改革239

一、个人知识与课程设计239

二、个人知识与课程实施241

三、个人知识与课程评价246

结语248

参考文献252

后记25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