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中国经济周期波动及形成机理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当代中国经济周期波动及形成机理研究
  • 刘恒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88042X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275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1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当代中国经济周期波动及形成机理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对经济周期理论的历史考察1

1.1 马克思的周期性经济危机理论3

1.1.1 马克思周期性经济危机理论的创立过程3

1.1.2 马克思周期性经济危机理论的主要观点5

1.1.3 马克思周期性经济危机理论对我们当前研究的指导意义18

1.2 西方经济周期理论述评23

1.2.1 古典经济学家对经济周期的论述23

1.2.2 传统经济周期理论26

1.2.3 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32

1.2.4 当代西方经济周期理论36

1.2.5 西方经济周期理论的新发展47

1.3 中国经济学界对经济周期理论的研究50

1.3.1 对社会主义经济周期波动现象的态度53

1.3.2 对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实证分析55

1.3.3 中国经济周期理论的发展60

2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历史回顾62

2.1 经济周期的衡量标准63

2.1.1 几个基本概念63

2.1.2 指标的选择65

2.1.3 周期的类型66

2.1.4 周期阶段的划分69

2.1.5 经济周期的测定方法69

2.2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基本概况73

2.2.1 中国经济周期的划分73

2.2.2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类型75

2.3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状态的总体特征77

2.3.1 波动的幅度:由强幅型转向中幅型77

2.3.2 波动的高度:由高峰型转向中峰型79

2.3.3 波动的深度:由古典型转向增长型80

2.3.4 波动的平均位势:由中位型转向高位型81

2.3.5 波动的扩张长度:短扩张型83

2.3.6 小结84

2.4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产业结构特征85

2.4.1 第一产业波动概况86

2.4.2 第二产业波动概况92

2.4.3 第三产业波动概况97

2.4.4 小结101

2.5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区域特征103

2.5.1 东、中、西部三个省份周期划分103

2.5.2 东、中、西部三个省份周期波动的特征106

2.5.3 小结109

3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因素分析110

3.1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外生因素分析111

3.1.1 自然因素111

3.1.2 人口因素114

3.1.3 政策因素118

3.1.4 技术因素124

3.1.5 心理因素126

3.1.6 其他外生因素128

3.1.7 小结128

3.2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内生因素分析129

3.2.1 制度因素129

3.2.2 投资因素133

3.2.3 消费因素135

3.2.4 价格因素137

3.2.5 财政因素139

3.2.6 货币因素141

3.2.7 外贸因素144

3.2.8 小结145

4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形成机理147

4.1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形成的一般机理147

4.1.1 经济周期波动机理分析的简要评介147

4.1.2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机理分析的基本理论框架150

4.1.3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形成的一般机理153

4.2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形成机理的实证计量161

4.2.1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内部传导机制计量分析161

4.2.2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外在冲击效应计量分析164

4.3 改革前、后中国经济周期波动形成机理比较分析170

4.3.1 改革前中国经济周期波动形成机理分析171

4.3.2 改革后中国经济周期波动形成机理分析176

4.3.3 改革前、后中国经济周期波动形成机理的比较分析181

5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新阶段184

5.1 短期经济波动测定的若干理论问题186

5.1.1 周期类型的选择186

5.1.2 短期波动指标体系设计187

5.1.3 短期波动综合指数的构造192

5.2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新阶段的统计描述195

5.2.1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新阶段的总体概况195

5.2.2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新阶段的周期阶段划分199

5.3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新阶段的主要特征203

5.3.1 在本轮周期中,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203

5.3.2 从波型上看,这一轮周期仍然是一个“前峰型”周期204

5.3.3 从波动性质上看,本轮周期是一个“增长型”周期,也是一个“弱周期”205

5.3.4 从波动的扩张长度看,本轮周期是一个短扩张、长收缩的周期206

5.3.5 本轮周期中物价波动幅度较大,既经历了严重通货膨胀又经历了严重通货紧缩207

6 中国经济周期“宽带现象”探析209

6.1 对当前中国经济周期“宽带现象”的不同见解209

6.1.1 “三大转换的交叠重合”说210

6.1.2 “通货紧缩周期”说212

6.1.3 “消费需求不足”说213

6.1.4 “社会投资不足”说214

6.1.5 “有效供给不足”说214

6.1.6 “体制性收缩效应”说215

6.1.7 “继续下滑有益”说216

6.1.8 “消费结构断层”说216

6.1.9 “有效需求不足”说217

6.2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新阶段“宽带现象”根源探析218

6.2.1 随着经济总量增长达到一定规模和经济结构的转变,当经济周期步入收缩期后,经济增长率持续下降的惯性作用在增强,经济调整期相应延长,新一轮的经济增长相对延迟219

6.2.2 在本轮周期中,经济持续几年处于潜在增长率之上运行,破坏了经济运行的正常关系,加之转轨期各类矛盾的剧烈作用,导致收缩期延长,“宽带现象”出现222

6.2.3 在本轮周期中,中国宏观调控逐步从过去“急刹车”式的大动作向微调转变,但在调控时机的选择、调控力度的把握、政策搭配等方面尚处于摸索中226

6.2.4 在本轮周期中,世界经济周期发生了深刻变化,对中国经济出现“宽带现象”产生了一定影响228

6.3 结论231

7 经济周期波动的监控与调节233

7.1 经济周期波动监控体系234

7.1.1 建立经济周期波动监控体系的必要性234

7.1.2 经济周期监控的历史沿革和发展235

7.1.3 中国经济周期监控的理论与实践246

7.2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调节的基本思路254

7.2.1 客观、理性地认识社会主义经济周期波动254

7.2.2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调节的基本思路260

参考文献264

后记27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