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文言文的字词句教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政白著 著
- 出版社: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 ISBN:7159·1251
- 出版时间:1987
- 标注页数:250页
- 文件大小:7MB
- 文件页数:26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文言文的字词句教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字的教学1
第一节 字形教学3
一、辨清形似字3
(一)辨认笔画的差异4
(二)分析偏旁的不同5
二、辨清异形字9
(一)关于古今字10
(二)关于异体字16
(三)关于繁简字24
第二节 字音教学31
一、关于同音字32
(一)借助同音关系查阅旧字书旧词书33
(二)借助同音关系理解通假字34
(三)借助同音关系识别形声字36
(四)借助同音关系辨识字义37
(五)借助同音关系辨认联绵词38
(六)借助同音关系了解修辞用法39
(七)借助同音关系读准古诗韵脚40
二、关于异读字41
(一)多音字的异读41
(二)通假字的异读43
(三)活用字的异读45
(四)专名用字的异读46
(五)普通名物用字的异读49
三、关于急声字53
四、关于慢声字56
第三节 字义教学58
一、通过分析字形了解本义58
(一)象形字的特点及其本义的辨识59
(二)指事字的特点及其本义的辨识60
(三)会意字的特点及其本义的辨识61
(四)形声字的特点及其本义的辨识64
二、根据引申规律推断引申义69
(一)引申的基本方式70
(二)引申的基本规律74
第四节 字的教学法总述77
第二章 词的教学78
第一节 实词教学78
一、了解古今实词形式的差异79
(一)分清单音词与双音词79
(二)分清偏义词与合义词80
二、了解古今实词意义的变化81
(一)分清古义与今义82
(二)分清虚词与实词82
(三)分清虚数与实数83
(四)分清虚指与实指84
(五)分清真名与借名85
(六)分清互文与非互文86
三、了解古今实词用法的不同87
(一)了解“同音通假”,识别通假义87
(二)了解“词类活用”,识别活用义88
(三)了解“比喻”的运用,识别比喻义89
(四)了解“借代”的运用,识别借代义90
(五)了解“双关”的运用,识别双关义91
第二节 虚词教学92
一、逐步掌握常见文言虚词用法上的基本规律93
二、辨别同类文言虚词的异同97
三、辨别文言虚词与现代虚词的异同108
(一)从形式上辨别108
(二)从用法上辨别110
第三节 多义词教学118
一、联系上下文来确定词义120
(一)联系本句120
(二)联系邻句121
(三)联系本段或通篇122
(四)比照别篇或别本122
二、通过语法结构的分析来确定词义123
(一)关于位次尊卑124
三、联系古人的生活习惯来确定词义124
(二)关于方向位置125
第四节 同义词教学126
一、辨别词义的差异129
(一)意义繁简不同129
(二)范围大小不同130
(三)性质轻重不同131
(四)程度深浅不同132
(五)所指重点不同133
(六)所指对象不同133
(一)使用范围不同134
二、区分用法的差异134
(二)使用条件不同135
(三)语法功能不同136
(四)使用习惯不同137
三、体会感情色彩的差异138
第五节 反义词教学140
一、了解反义词的组合方式140
(一)连锁式141
(二)放射式142
(三)循环式144
二、掌握反义词的引申规律146
三、了解反义词的使用形式148
(一)隔开式149
(二)连用式152
(三)重叠式154
四、辨清反义词与非反义词155
(一)不要把反义词误作非反义词155
(二)不要把非反义词误作反义词156
五、利用反义词辨析词义160
(一)利用反义词辨别古今词义的变化160
(二)利用反义词了解多义词的不同意义161
(三)利用反义词分清同义词的细微差别162
(四)利用反义词辨识生僻义164
第六节 词的教学法总述165
(五)利用反义词考订文字衍漏165
第三章 句的教学168
第一节 判断句式的教学168
一、文言判断句一般不用判断词“是”169
(一)用“者”“也”来表示判断169
(二)用副词来兼表判断173
(三)用“为”字来表示判断177
二、文言判断句中的“是”一般不作判断词179
第二节 省略句式的教学181
一、主语的省略182
(一)一般的省略182
(二)复杂的省略186
二、宾语的省略189
(一)动词的宾语的省略189
(二)介词的宾语的省略190
三、谓语的省略193
(一)承前省略193
(二)借后省略194
(三)悟知省略194
四、兼语的省略196
五、介词的省略197
(一)介词“以”的省略197
(二)介词“于”的省略198
六、定语和中心词的省略199
(一)定语的省略200
(二)中心词的省略201
七、多种成分的省略202
(一)一般的多种成分省略203
(二)复杂的多种成分省略203
第三节 倒装句式的教学204
一、主语的倒装205
(一)疑问句主语的倒装205
(二)感叹句主语的倒装205
(三)判断句主语的倒装205
(四)韵文中主语的倒装206
(一)疑问句宾语的倒装207
二、宾语的倒装207
(二)否定句宾语的倒装208
(三)陈述句宾语的倒装209
(四)宾语后面加结构助词的倒装211
(五)指示代词作宾语时的倒装213
(六)方位名词作宾语时的倒装214
三、定语的倒装214
(一)一般词语作定语时的倒装214
(二)数词作定语时的倒装216
(一)混合倒217
四、古诗中的特殊倒装217
(二)错乱倒219
(三)拆词倒219
第四节 被动句式的教学221
一、用表示被动的词来表示的被动句式221
(一)“……于……”式221
(二)“见……于……”式222
(三)“为……所……”式223
(四)“被……”式224
二、不用表示被动的词来表示的被动句式225
(一)不带宾语的被动句式225
(二)带有宾语的被动句式226
第五节 使动句式和意动句式的教学228
一、动词作谓语的使动句式和意动句式229
(一)自动词作谓语的使动句式和意动句式229
(二)他动词作谓语的使动句式和意动句式230
二、形容词作谓语的使动句式和意动句试231
(一)“谓(形)+宾”式231
(二)“状+谓(形)+宾”式232
(三)“动(形)+连+形(动)”式234
三、名词作谓语的使动句式和意动句式235
(一)“谓(名)+宾”式236
(二)“状+谓(名)+宾”式236
(三)“动(名)+连+名(动)”式238
四、数词作谓语的使动句式240
第六节 特殊动宾句式的教学241
一、为动句式242
(一)动词作谓语的为动句式242
(二)形容词作谓语的为动句式244
(三)名词作谓语的为动句式244
二、对动句式245
(一)动词作谓语的对动句式246
(二)形容词作谓语的对动句式247
(三)名词作谓语的对动句式248
第七节 句的教学法总述249
热门推荐
- 3834715.html
- 96059.html
- 963265.html
- 2180986.html
- 536793.html
- 2294665.html
- 3097475.html
- 2576518.html
- 3814356.html
- 36393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488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61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137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819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523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789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822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660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971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42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