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黄土高原降雨侵蚀产沙与黄河输沙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万忠,焦菊英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057007
- 出版时间:1996
- 标注页数:289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0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黄土高原降雨侵蚀产沙与黄河输沙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黄土高原的降雨1
第一节 降雨的地理环境与气候特征1
一、黄土高原的地形与降雨1
二、黄土高原降雨的气候特征2
第二节 降雨的空间分布特征2
一、年降雨量及降雨日数的空间分布2
二、年不同量级雨量及雨日的空间分布5
三、年不同时段最大降雨量的空间分布11
第三节 降雨的时间分布特征19
一、降雨的年内分配19
二、降雨的年际变化21
三、降雨的时间集中度32
第四节 黄土高原的暴雨34
一、暴雨标准34
二、不同类型暴雨的降水特征35
三、特大暴雨、大面积日暴雨与暴雨极值39
四、暴雨频率与暴雨中心50
五、典型特大暴雨个例分析52
第五节 小结58
参考文献60
第二章 中小流域降雨分布的不均匀性及点面关系62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方法62
第二节 降雨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68
一、次降雨量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68
二、次降雨雨强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72
三、年雨量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74
四、年最大时段雨强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74
五、暴雨中心发生的随机性75
第三节 点降雨的面代表性76
一、流域中心站降雨的面代表性76
二、流域把口站降雨的面代表性81
第四节 降雨空间变化的结构特征85
一、应用于次降雨产沙预报的站网密度分析85
二、应用于年降雨产沙预报的站网密度分析88
三、降雨量的空间相关特性92
第五节 不同类型降雨的点面关系95
第六节 小结99
参考文献101
第三章 黄土高原降雨侵蚀力102
第一节 降雨侵蚀力指标的确定102
一、国内外有关R指标的主要结构形式102
二、黄土高原R指标的确定104
第二节 R值的简易计算方法108
一、R值的经典算法108
二、次降雨R值的简易计算109
三、年R值的简易计算114
四、多年平均R值的估算121
第三节 R值的时空分布变化特征122
一、R值的时间分布变化122
二、R值的降雨特征分布128
三、R值的空间分布132
第四节 R值等值线图的绘制133
第五节 小结134
参考文献136
第四章 降雨与侵蚀产沙的关系137
第一节 侵蚀性降雨的特征137
一、侵蚀性降雨的标准137
二、侵蚀性降雨的特征140
第二节 不同集水区降雨产流产沙关系及过程变化146
一、坡面产流过程中的降雨变化146
二、坡面产流、产沙的过程变化148
三、沟道小流域产流、产沙关系及过程变化159
四、不同集水区产流、产沙过程变化的区别165
五、流量与含沙量的关系166
第三节 雨沙关系的统计分析与预报167
一、次降雨雨沙关系的统计分析与预报167
二、年降雨雨沙关系的统计分析与预报173
第四节 极强烈侵蚀的降雨产流产沙特征187
一、极强烈侵蚀的降雨产流、产沙特征187
二、岔巴沟和韭园沟极强烈侵蚀降雨产流、产沙情况介绍189
第五节 小结191
参考文献194
第五章 黄土高原侵蚀产沙量的计算与分布195
第一节 侵蚀产沙量统计分析方法及产沙强度的确定195
一、侵蚀产沙量的统计分析方法195
二、侵蚀产沙强度的划分199
第二节 侵蚀产沙的空间集中度与区域分异200
一、侵蚀产沙的空间集中度200
二、侵蚀产沙空间分布的区域分异214
三、侵蚀产沙模数等值线图的绘制230
第三节 侵蚀产沙的时序变化与时间集中度232
一、侵蚀产沙的年际变化232
二、侵蚀产沙的时间集中度235
三、侵蚀产沙的年序变化236
第四节 70年代以来侵蚀产沙量减少的原因分析255
一、已有侵蚀产沙量减少原因的分析结果255
二、水利、水土保持措施减沙作用的评价结果256
三、用降雨侵蚀力变化进行减沙原因分析的尝试257
第五节 “极限”含沙量与最大侵蚀强度258
一、“极限”含沙量258
二、最大侵蚀强度261
第六节 小结264
参考文献267
第六章 近70年来黄河泥沙变化特征与趋势分析268
第一节 黄河输沙量的空间变化268
一、黄河输沙量的沿程变化268
二、黄河输沙量的区域变化270
第二节 黄河输沙量的时间变化272
一、黄河输沙量的年际变化特征272
二、黄河输沙量的年际集中度274
三、黄河各区域输沙量的年序变化275
第三节 近70年来黄河输沙量变化特征与趋势分析283
第四节 未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量、黄河输沙量及人为控制前景分析286
一、人为控制前景分析286
二、黄土高原侵蚀产沙量与输沙量的关系286
三、未来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量和黄河输沙量287
第五节 小结287
参考文献289
热门推荐
- 2194629.html
- 3909199.html
- 1762679.html
- 3534540.html
- 1124355.html
- 1921509.html
- 1125975.html
- 1531207.html
- 2825430.html
- 22408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833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017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283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25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931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858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411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910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279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01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