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流动性周期视角下的金融风险传染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流动性周期视角下的金融风险传染研究
  • 杨海平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 ISBN:7504981547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35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25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流动性周期视角下的金融风险传染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绪论1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1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2

1.2.1 流动性与流动性周期2

1.2.2 流动性与资产价格的关系5

1.2.3 资产重估及其条件7

1.2.4 资产价格波动对经济总体变量(金融企业经营环境)的影响8

1.2.5 资产价格波动与金融风险10

1.2.6 流动性对市场主体和金融稳定的影响19

1.2.7 关于金融风险传染渠道、机制的研究22

1.2.8 资产重估过程中会计准则与金融风险传染25

1.3 本书的内容、结构与研究方法28

1.3.1 主要内容与结构28

1.3.2 研究方法28

1.4 本书创新与不足之处29

2 流动性冲击、风险重估及其对市场的塑造31

2.1 流动性与流动性周期31

2.1.1 流动性的几个层次31

2.1.2 不同层次流动性之间的关系33

2.2 国际经济失衡、国际货币体系与流动性周期34

2.2.1 国际经济失衡的主要表现34

2.2.2 国际经济循环与国际金融体系37

2.2.3 流动性周期与美元周期39

2.3 流动性变化引发金融风险传染的触发机制解析41

2.3.1 流动性变化导致风险传染的触发机制分解41

2.3.2 流动性变化、资产价格重估下风险传染经验证据49

3 风险传染过程中的加速因素51

3.1 外部环境51

3.1.1 金融全球化的不断演进51

3.1.2 金融业的混业经营趋势52

3.1.3 金融自由化的升级与金融监管的滞后52

3.1.4 影子银行系统的发展53

3.1.5 现代金融系统的复杂性和紧耦合性不断强化54

3.2 市场因素55

3.2.1 微观主体风险管理缺陷55

3.2.2 市场缺陷55

3.3 信息、预期传染和心理恐慌60

4 流动性周期与金融机构之间的风险传染63

4.1 金融机构内部各部门之间的风险传染63

4.1.1 风险在不同业务部门之间的传染63

4.1.2 资产价格波动与表外风险传染64

4.2 流动性周期与金融控股公司内部风险传染69

4.3 流动性周期与金融机构之间的风险传染70

4.3.1 机构之间风险传染的渠道分析71

4.3.2 美国金融危机中机构之间风险传染解析76

5 流动性周期与跨市场风险传染、风险形态的转化80

5.1 资产价格波动与跨市场风险传染80

5.1.1 资产价格与市场流动性的互动机制分析80

5.1.2 跨市场风险传染渠道剖析83

5.1.3 美国金融危机中跨市场风险传染解析87

5.2 资产价格波动与风险形态、危机形态之间的转化89

5.2.1 风险形态、危机形态之间转化的理论分析90

5.2.2 美国金融危机及欧债危机中风险形态、危机形态变化解析92

5.3 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之间的风险传染93

5.4 微观风险向宏观风险的转变93

6 基于衍生金融产品、结构化金融产品的风险传染96

6.1 衍生金融产品与风险传染96

6.1.1 衍生金融产品风险产生与积累的复杂性96

6.1.2 衍生产品金融风险的传染特性分析98

6.2 资产证券化的风险传染机制分析108

6.2.1 资产证券化与流动性的相互影响蕴藏风险传染独特机制109

6.2.2 资产证券化对金融风险的传染和扩张110

6.2.3 资产证券化与美国金融危机的密切联系112

6.3 信用衍生产品的发展与风险传染115

6.3.1 信用衍生品的概念及全球发展现状115

6.3.2 信用衍生产品对于风险传染的作用机制116

6.3.3 信用衍生品在美国金融危机中的作用机制118

6.4 基于产品创新的风险传染分析120

7 流动性周期下金融风险的跨国传染122

7.1 当前经济金融格局对于风险跨国传染的影响122

7.2 风险跨国溢出的渠道和机制分析124

7.2.1 基于资产价格波动风险跨国传染124

7.2.2 基于贸易途径的风险跨国传染125

7.2.3 基于金融机构的风险传染126

7.2.4 基于资本流动的风险跨国传染130

7.2.5 基于货币政策博弈的风险传染133

7.2.6 基于投资者行为的风险跨国传染134

7.2.7 基于国家风险重估与预期途径的风险跨国传染137

7.3 风险跨国传染典型案例分析138

7.3.1 东南亚金融危机中的金融风险跨国传染138

7.3.2 美国金融危机中的金融风险跨国传染139

7.3.3 欧债危机中金融风险的跨国传染141

8 基于资产负债表视角的经济金融风险传染146

8.1 从资产负债表连接到资产负债表传染147

8.1.1 各类经济主体资产负债表主要内容147

8.1.2 各类主体资产负债表联动关系概述149

8.1.3 流动性冲击与资产负债表变化150

8.1.4 基于资产负债表连接的风险传染151

8.2 流动性冲击、资产价格波动与企业、金融中介破产156

8.2.1 或有权分析框架156

8.2.2 流动性冲击、资产价格波动与单个企业、金融中介破产158

8.2.3 流动性冲击、资产价格波动、风险传染与企业、金融中介破产160

8.2.4 货币当局的作用161

8.3 从资产负债表传染到资产负债表衰退163

8.3.1 资产负债表传染与资产负债表衰退触发机制分析164

8.3.2 资产负债表衰退下资产负债表变化与传染效应分析165

9 当前中国经济金融风险传染问题探讨169

9.1 2003年以来的中国经济发展轨迹169

9.2 当前中国风险传染的兵棋推演170

9.2.1 由实体经济触发的风险传染路径171

9.2.2 由金融体系问题触发的风险传染174

9.3 中国经济金融风险传染的解析178

9.3.1 从流动性周期和信贷周期的角度进行解读178

9.3.2 从金融发展与金融结构角度解读179

9.3.3 从宏观经济管理角度解读180

9.3.4 从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体制方面解读181

9.4 当前中国金融风险传染问题的整体解决方案182

10 探索完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184

10.1 强化经济金融风险传染的研究184

10.1.1 充分认识流动性周期与风险积累的关系185

10.1.2 充分认识资产价格波动与风险传染机制之间的关系187

10.1.3 充分认识流动性周期与微观主体产出效率的关系188

10.1.4 要充分重视风险传染的路径188

10.1.5 要充分重视风险传染的关键时间节点和阈值189

10.2 探索完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189

10.2.1 宏观审慎管理的整体架构190

10.2.2 宏观审慎管理组织架构192

10.2.3 宏观审慎管理制度体系建设194

10.2.4 建立与宏观审慎管理体系相一致的监测、研究体系194

10.2.5 宏观审慎管理的内容和目标框架195

10.2.6 完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的工具箱197

10.2.7 建立灵活有效的协调机制199

10.2.8 强化经济金融安全网络建设200

10.3 完善市场微观机制200

10.3.1 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机制建设200

10.3.2 引导微观金融企业加强资产负债表管理201

10.3.3 完善微观监管制度202

10.4 充分认识构建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复杂性203

10.4.1 流动性管理与资产价格管理203

10.4.2 宏观审慎管理工具和方法创新的难度204

10.4.3 充分利用现有微观审慎监管框架205

10.4.4 各类机构之间的协调、解决多目标冲突的难度较大207

10.4.5 关于宏观审慎管理实践的其他难点问题207

参考文献210

后记一 研究总结与展望226

后记二 感谢与感悟229

后记三 在故乡的星空下23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