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教育哲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教育哲学
  • 于伟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3183302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52页
  • 文件大小:60MB
  • 文件页数:375页
  • 主题词:教育哲学-师范大学-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教育哲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什么是教育哲学1

第一节 什么是哲学3

一、哲学史简述3

二、哲学的若干属性6

第二节 教育哲学的发展演进及其不同界定11

一、教育哲学的发展演进11

二、对教育哲学的不同界定16

第三节 教师学习教育哲学的意义与方法21

一、教师学习教育哲学的意义21

二、教师学习教育哲学的方法24

第二章 教育是什么35

第一节 “教育”的起源与运用“教育”的方式35

一、“教育”的中西方起源35

二、“教育”在日常语言和理论陈述中的不同用法38

第二节 教育哲学史中关于教育的经典阐释41

一、《中庸》论教育:教育即循性修道42

二、柏拉图论教育:教育是理想社会的工具43

三、老庄论教育:教育即回归“本真”44

四、卢梭论教育:教育即“自然人”与“爱国者”之培养46

五、杜威论教育:教育即生活,即经验的改组与改造48

六、李泽厚论教育:教育即工具和心理本体的培育生成51

第三节 教育究竟是什么:当代解读53

一、对于传统“教育”的当代挑战54

二、思考之再思考:教育应有的三种意味55

第三章 儿童是什么68

第一节 儿童与哲学家68

一、儿童是个哲学家68

二、对儿童的哲学教育何以可能73

第二节 儿童的创造性及其教育76

一、如何理解儿童的创造性76

二、如何培养儿童的创造性78

第三节 图像社会中的儿童81

一、世界正在进入图像时代82

二、图像社会对儿童的影响84

三、图像社会的儿童教育87

第四节 儿童可教的人性假设与教育90

一、儿童可教的理论观点和实践立场90

二、儿童认识世界的方式与教育94

三、儿童的道德成长与教育97

第四章 教育目的109

第一节 教育目的的哲学意蕴109

一、教育目的的内涵和结构109

二、思考教育目的问题的多重维度115

第二节 教育目的确立的哲学理路122

一、从演绎哲学角度122

二、从分析哲学角度124

三、从实证主义角度126

第三节 对当下教育目的的哲学审视128

一、对我国教育总目的的哲学审视128

二、对新课改三维目标的哲学审视134

第五章 知识147

第一节 什么是知识147

一、知识的基本概念147

二、知识的类型148

三、知识的演进历程155

第二节 知识与诸要素的关系157

一、知识与经验、常识158

二、知识与智慧、能力165

第三节 学校教育中知识的呈现168

一、知识在教科书中的呈现169

二、知识在隐性课程中的呈现174

三、知识在经典名著中的呈现177

四、知识在新媒介中的呈现180

第六章 学习191

第一节 学习与学习化社会191

一、学习的本质191

二、学习的目的194

三、学习化社会197

第二节 哲学理论与学习202

一、唯理论与学习202

二、经验论与学习204

三、建构主义与学习206

第三节 学习方式及其变革207

一、什么是学习方式207

二、几种重要的学习方式209

三、信息技术背景下学习方式的变化213

第七章 教学223

第一节 什么是好的教学223

一、“有效教学”的反思与批判223

二、“好”的教学的标准228

第二节 教学方式反思235

一、启发式教学反思235

二、为什么要向孩子学习238

三、“翻转课堂”反思240

第三节 教学中的自由、控制与民主问题244

一、教学自由及其必要性反思244

二、教学控制及其必要性反思246

三、教学民主及其反思249

第八章 教师260

第一节 教师为什么必须“为人师表”260

一、现实化的教师形象:“为人师表”的不同隐喻261

二、内在化的教师使命:“为人师表”的重要功能264

三、对象化的教师存在:“为人师表”的关系逻辑268

四、系统化的教师劳动:“为人师表”的内在结构270

第二节 如何理解教师的专业成长272

一、教师专业化:教师专业成长的历史前提272

二、教师的教育信念:教师专业成长的灵魂274

三、教师的教育权力: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277

四、教师的教育自由:教师专业成长的追求280

第三节 教师的个体教育理论283

一、如何理解教师的个体教育理论284

二、教师如何生成个体教育理论286

第九章 班级297

第一节 班级的诞生与演变297

一、班级建立的哲学基础297

二、知识生产方式的变革与班级的诞生300

三、班级的演变与教育现代性302

第二节 作为场域的班级308

一、班级场域中的行动者角色309

二、班级场域中的交往关系311

三、班级场域中的空间建构314

第三节 班级管理的价值迷思319

一、“共同体”中的权力与民主320

二、班级经营中的规训与自由324

三、班级建设中的差异与公正329

参考文献339

关键术语表347

后记35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