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理论探源 马克思主义落后国家社会发展道路理论的中国化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吴茜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 ISBN:9787509817063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73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281页
- 主题词:毛泽东思想-新民主主义革命-研究;新民主主义革命-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理论探源 马克思主义落后国家社会发展道路理论的中国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章 马、恩、列、斯关于落后国家社会发展道路理论20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落后国家社会发展道路理论20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民主革命理论20
二、俄国等落后国家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构想26
第二节 列宁对落后国家社会发展道路理论的突破创新33
一、《两种策略》中无产阶级对待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策略34
二、以“一国胜利论”突破俄国革命与西方社会主义革命的“互补论”40
三、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理论42
四、从前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迂回过渡理论44
第三节 共产国际、斯大林关于中国革命的“非资本主义前途论”和“不断革命论”50
一、中国革命“非资本主义前途论”50
二、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不断革命论”54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落后国家社会发展道路理论传播中的嬗变59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关于落后国家社会发展道路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及其社会反响64
第一节 社会主义论战对中国革命和社会走向的影响64
一、论战的发生与展开64
二、论战的主要内容65
三、论战对中国革命和社会走向的影响71
第二节 列宁的民族殖民地革命学说和“新经济政策”对中国革命的影响73
一、列宁的民族殖民地革命学说对中国革命的影响74
二、“新经济政策”对党内关于革命转变思想的影响79
第三节 共产国际、斯大林的理论与党的三次“左”倾错误84
一、中国革命“三阶段论”与瞿秋白的“左”倾盲动错误84
二、“第三时期”理论与李立三的“左”倾冒险错误87
三、共产国际与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91
第四节 中国社会性质论战对中国革命和社会走向的思考93
一、论战产生的背景和原因94
二、围绕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的争论95
三、论战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意义101
第五节 《两种策略》对根据地私营经济政策的影响103
第六节 早期传播中思想界对马克思主义理解上的偏差112
第三章 毛泽东创造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理论准备120
第一节 《两种策略》对毛泽东关于革命转变和私人资本主义看法的影响120
一、毛泽东对《两种策略》中革命转变思想的吸收120
二、毛泽东对《两种策略》中利用私人资本主义思想的深化123
第二节 《“左”派幼稚病》对待资产阶级的策略对毛泽东的影响127
第三节 毛泽东研究马列哲学著作及对中国社会发展道路的思索130
一、毛泽东研读马列哲学教科书的历史背景130
二、毛泽东研读唯物辩证法对写作《实践论》、《矛盾论》的启示133
第四节 毛泽东对“新经济政策”的哲学解读143
一、从矛盾的定义看“新经济政策”144
二、以对立统一规律看待“新经济政策的两重性”145
三、从主要矛盾规定着事物的质看“新经济政策”社会走向147
四、从质量互变定律的“飞跃”研究社会转变151
五、“新经济政策”与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形成152
第四章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对马克思主义关于落后国家社会发展道路理论的创新和发展156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种崭新的社会形态156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对“五种社会形态”理论的突破157
二、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否定了农业社会主义空想160
三、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种长期稳定的社会形态163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对革命发展阶段论和社会发展阶段论的创新165
一、革命转变两步走166
二、社会转变两步走169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决定论的发展172
一、工业化172
二、农业社会化175
第四节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对利用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思想的发展178
一、利用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生产力的思想180
二、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政策的独创性184
三、利用商品经济发展生产的混合经济制度186
第五节 新民主主义社会中阶级合作思想的创新190
第六节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的创新194
第七节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在文化方面的创新199
第五章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放弃204
第一节 毛泽东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原因剖析204
一、马克思对资本现代性的批判与落后国家对资本现代性追求之间的悖论205
二、毛泽东对国际国内形势的认识促成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嬗变207
三、阶级力量对比决定论导致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放弃213
四、对民族资产阶级利用、限制到消灭的策略演变217
五、新民主主义社会论自身局限和实践操作的矛盾性222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被放弃的历史过程227
一、1948年九月会议与“新资本主义”227
二、山西省农业互助合作问题引发的思考230
三、“三反”、“五反”运动后对民族资产阶级政策改变233
四、过渡时期总路线与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放弃235
第三节 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历史后果238
第六章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启示243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43
一、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争论243
二、新民主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联系与区别247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对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继承和发展250
结语 落后国家社会发展道路理论中国化的启示259
主要参考文献265
后记272
热门推荐
- 3111317.html
- 1403624.html
- 3216991.html
- 1743049.html
- 1585282.html
- 137828.html
- 3562408.html
- 3212198.html
- 984712.html
- 19813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891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034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489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009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521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210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556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634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551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16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