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生物化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谢诗占主编 著
- 出版社: 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372657X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235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24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生物化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二章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4
第一节 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4
一、蛋白质的化学组成4
二、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5
三、蛋白质分子内氨基酸的连接方式7
第二节 蛋白质分子的基本结构和空间结构8
一、蛋白质的一级结构9
二、蛋白质的二级结构9
三、蛋白质的三级结构13
四、蛋白质的四级结构14
五、蛋白质各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15
第三节 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及变性作用16
一、两性电离16
二、胶体性质17
第四节 蛋白质的分类18
一、按组成分类18
三、蛋白质的变性18
二、按分子形状分类19
三、按功能分类20
第三章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21
第一节 核酸的分类与组成21
一、核酸的分类21
二、核酸的化学组成21
第二节 核酸的分子结构22
一、核苷酸的分子结构22
二、DNA的分子结构27
三、RNA的分子结构31
第四章 酶34
第一节 酶促反应的特点34
一、酶与一般催化剂的共同点35
二、酶促反应的特点35
第二节 酶的分子结构与功能35
一、酶的化学组成35
二、酶的活性中心与必需基团36
二、中间产物学说与诱导楔合假说37
一、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37
第三节 酶的作用机理37
第四节 酶促反应动力学39
一、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39
二、酶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40
三、温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40
四、pH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41
五、激活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41
六、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42
第五节 酶的调节45
一、酶活性的调节45
二、酶含量的调节47
三、同工酶48
第六节 酶的命名与分类49
一、酶的命名49
二、酶的分类49
一、酶与疾病的发生50
二、酶与疾病的诊断50
第七节 酶与医学的关系50
三、酶与疾病的治疗51
第五章 维生素52
第一节 脂溶性维生素52
一、维生素A52
二、维生素D53
三、维生素E55
四、维生素K56
二、维生素B257
一、维生素B157
第二节 水溶性维生素57
三、维生素pp58
四、维生素B659
五、泛酸59
六、生物素60
七、叶酸60
八、维生素B1261
九、维生素C62
第一节 物质代谢概述63
第六章 糖代谢63
第二节 糖代谢概况64
一、糖的生理功能64
二、糖的消化吸收64
三、葡萄吸收后的代谢概况64
第三节 血糖65
一、血糖的来源和去路65
二、血糖浓度的激素调节65
三、血糖水平异常66
第四节 糖的分解代谢67
一、糖的无氧分解——糖酵解67
二、糖的有氧氧化69
第五节 磷酸戊糖途径74
一、磷酸戊糖途径的基本过程74
二、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74
第六节 糖原的合成与分解75
一、糖原的合成75
二、糖原的分解76
三、糖原合成与分解的调节77
第七节 糖异生78
一、糖异生的途径78
二、糖异生的调节79
三、糖异生的生理意义79
第八节 其他糖代谢81
一、果糖、半乳糖代谢81
二、糖蛋白及蛋白聚糖81
第七章 脂类代谢83
第一节 脂类的消化和吸收84
第二节 甘油三酯的代谢84
一、甘油三酯的合成代谢84
二、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85
三、脂肪酸的合成代谢89
四、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重要衍生物——前列腺素、血栓噁烷及白三烯90
第三节 磷脂代谢90
一、甘油磷脂的合成90
第四节 胆固醇代谢91
二、甘油磷脂的降解91
一、胆固醇的合成代谢92
二、胆固醇的转化93
第五节 血浆脂蛋白代谢93
一、血脂93
二、血浆脂蛋白94
三、载脂蛋白95
四、血浆脂蛋白代谢95
五、血浆脂蛋白代谢异常96
第一节 有ATP生成的氧化体系98
第八章 生物氧化98
一、线粒体呼吸链99
二、氧化磷酸化104
第二节 其他氧化体系107
一、需氧脱氢酶和氧化酶107
二、过氧化物酶体系107
三、超氧物歧化酶108
四、微粒体中的氧化酶类108
一、氮平衡109
第九章 氨基酸代谢109
第一节 蛋白质的营养作用109
二、蛋白质需要量110
三、蛋白质的营养价值110
第二节 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和腐败110
一、蛋白质的消化110
二、氨基酸的吸收111
第三节 氨基酸的一般代谢112
一、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112
三、蛋白质的肠内腐败作用112
二、氨基酸脱氨基产物的代谢115
三、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118
四、一碳单位的代谢120
第四节 个别氨基酸的代谢122
一、含硫氨基酸的代谢122
二、芳香族氨基酸的代谢124
三、支链氨基酸的代谢125
一、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126
第一节 嘌呤核苷酸的合成代谢126
第十章 核苷酸代谢126
二、嘌呤核苷酸的补救合成127
三、嘌呤核苷酸的互变和ATP、GTP的生成129
四、嘌呤核苷酸的抗代谢物129
第二节 嘧啶核苷酸的合成代谢129
一、嘧啶核苷酸的从头合成129
三、嘧啶核苷酸的抗代谢物131
第三节 脱氧核糖核苷酸的合成131
二、嘧啶核苷酸的补救合成131
第四节 核苷酸的分解代谢132
第十一章 物质代谢的联系与调节133
第一节 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133
一、在能量代谢上的相互联系133
二、糖、脂类、蛋白质代谢之间的相互联系134
第二节 组织、器官的代谢特点135
一、肝的代谢特点135
七、脂肪组织的代谢特点136
第三节 物质代谢的调节136
六、肾的代谢特点136
一、细胞水平的调节136
三、心肌的代谢特点136
五、红细胞的代谢特点136
四、肌组织的代谢特点136
二、脑的代谢特点136
二、激素水平的调节138
三、整体调节140
第十二章 DNA和RNA的生物合成142
第一节 DNA的生物合成(复制)143
一、半保留复制143
二、DNA的损伤与修复147
第二节 逆转录现象和逆转录酶148
第三节 RNA的生物合成(转录)149
一、转录的概念和意义149
二、参与转录的酶149
三、转录过程150
四、转录后的加工和修饰151
第一节 参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物质153
一、mRNA是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直接模板153
第十三章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153
二、tRNA是转运氨基酸的工具155
三、核蛋白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155
第二节 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过程155
一、翻译的起始155
二、肽链的延长155
三、肽链合成的终止157
四、翻译后的加工159
第三节 干扰和抑制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因素160
一、抗生素对微生物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抑制160
二、干扰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生物活性物质160
第四节 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调控160
一、基因转录激活调节的基本要素161
第五节 基因工程与聚合酶链反应163
一、基因工程163
二、翻译水平的调控163
二、聚合酶链反应164
三、PCR技术与基因工程在医学上的应用165
第十四章 血液生物化学166
第一节 血浆蛋白质167
一、血浆蛋白质的分类167
二、血浆蛋白质的功能168
第二节红细胞的代谢170
一、肝在糖代谢中的作用175
二、肝在脂类代谢中的作用175
第一节 肝在物质代谢中的作用175
第十五章 肝的代谢功能175
三、肝在蛋白质代谢中的作用176
四、肝在维生素代谢中的作用176
五、肝在激素代谢中的作用177
第二节 肝的生物转化作用177
一、生物转化的概念177
二、生物转化反应的主要类型177
第三节 胆汁与胆汁酸代谢180
一、胆红素的生成与转运182
第四节 胆色素的代谢与黄疸182
二、胆红素在肝中的转变183
三、胆红素在肠道中的变化和胆红素的肠肝循环184
四、血清胆红素与黄疸186
第十六章 钙和磷的代谢及微量元素的功能188
第一节 钙、磷代谢188
一、钙、磷的生理功能188
二、钙、磷的吸收与排泄189
三、血钙与血磷190
四、成骨作用与溶骨作用190
五、钙、磷代谢的调节191
第二节 镁的代谢192
第三节 微量元素的功能193
一、铁193
二、铜193
二、吸收与排泄193
一、含量与分布193
三、生理功能193
三、碘194
四、锌194
五、锰195
六、硒195
七、氟195
八、钼195
十、钴196
九、铬196
第十七章 体液的生物化学197
第一节 体液的含量与分布及电解质组成197
一、体液的含量与分布197
二、体液的电解质组成197
三、体液的交换198
第二节 体液的平衡199
一、水的平衡199
二、钠、氯、钾的代谢199
一、神经系统的调节201
二、激素调节201
第三节 体液平衡的调节201
第四节 水、电解质平衡紊乱202
一、总体水过少(脱水)202
二、总体水过多(水中毒)203
三、低血钾与高血钾203
第十八章 酸碱平衡204
第一节 体内酸性和碱性物质的来源204
一、酸性物质的来源204
一、血液缓冲体系的缓冲作用205
二、碱性物质的来源205
第二节 酸碱平衡的调节205
二、肺对酸碱平衡的调节208
三、肾对酸碱平衡的调节208
第三节 酸碱平衡与电解质代谢的关系211
一、酸碱平衡与血钾浓度的关系211
二、酸碱平衡与血氯浓度的关系211
第四节 酸碱平衡紊乱的血液测定指标及类型212
一、判断酸碱平衡紊乱的主要生化指标212
三、阴离子间隙212
二、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213
生物化学实验基本操作215
一、玻璃仪器的清洁、使用及注意事项215
二、混匀、过滤、保温与加热216
三、实验样品的制备216
实验一 电动离心机的使用217
实验二 血清蛋白醋酸纤维薄膜电泳218
实验三 淀粉酶活性的测定(稀释法)220
实验四 721-分光光度计的使用221
实验五 血糖测定(氧化酶法)224
实验六 血清脂蛋白预染琼脂糖(电泳法)225
实验七 血清ALT活性测定(赖氏法)227
实验八 血浆CO2结合力测定(滴定法)228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草案)230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230
二、课程教学目标230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230
四、学时分配234
五、说明235
热门推荐
- 71873.html
- 1199278.html
- 230747.html
- 1916762.html
- 3735186.html
- 1371589.html
- 1098204.html
- 3168571.html
- 2478373.html
- 36542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883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840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38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913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943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926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224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637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432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06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