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鱼雷作战效能分析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鱼雷作战效能分析
  • 孟庆玉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国防工业出版社
  • ISBN:7118031097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285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315页
  • 主题词:鱼雷-武器效应-分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鱼雷作战效能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系统效能的研究背景与现状1

1.2 鱼雷作战效能的定义、量度与分析界面说明2

1.2.1 系统效能、效能及作战效能的基本定义2

1.2.2 系统效能与作战效能的量度4

1.2.3 鱼雷作战效能定义5

1.2.4 鱼雷作战效能的量度7

1.2.5 鱼雷作战效能的分析界面说明7

1.3 鱼雷作战效能的研究目的9

1.4.1 诸研究方法综述10

1.4 鱼雷作战效能的研究方法10

1.4.2 WSELAC方法及其基本评估模型12

1.5 鱼雷作战效能分析评定的基本程序19

第2章 鱼雷作战效能基本评估模型22

2.1 鱼雷的寿命剖面、任务剖面及各状态特点22

2.1.1 鱼雷寿命剖面与任务剖面22

2.1.2 鱼雷各状态的特点与环境条件24

2.2 鱼雷可靠性维修性特征量26

2.2.1 鱼雷可靠性维修性使用参数26

2.2.2 鱼雷可靠性维修性合同参数35

2.2.3 鱼雷可靠性维修性指标水平36

2.3.1 基本评估模型38

2.3 鱼雷作战效能基本评估模型38

2.3.2 基本模型中MTBMpt、Mpt及Mct、MLDT的取值级别40

2.3.3 基本评估模型的工程简化41

2.4 基本评估模型提供的鱼雷重要设计启示(Ⅰ)42

2.4.1 鱼雷可靠性极其重要应严格执行“一票否决”制42

2.4.2 应重视鱼雷保障性的同步设计与建设44

第3章 鱼雷储存可用度、装载可靠度及实航工作可靠度的计算模型46

3.1 鱼雷总体可靠性框图、分布类型及数学模型46

3.1.1 鱼雷总体可靠性框图46

3.1.2 鱼雷总体可靠性分布类型47

3.1.3 鱼雷可靠性指标预计模型49

3.2.2 两个不同装置并联系统储存可用度计算51

3.2 鱼雷储存可用度的预计模型51

3.2.1 单个组部件(装置或系统)储存可用度计算51

3.2.3 N个系统串联的全雷储存可用度计算52

3.3 鱼雷可靠性指标统计评估模型——经典法52

3.3.1 鱼雷故障的判定与定级53

3.3.2 鱼雷MTBFs现场统计评估经典模型54

3.3.3 鱼雷Rc(tc)现场统计评估经典模型55

3.3.4 鱼雷Rw(two)现场统计评估经典模型55

3.4 鱼雷Rc(tC)与Rw(two)评估的信息熵法57

3.4.1 基本原理57

3.4.2 系统可靠性综合评定的数学模型58

3.5.1 基本原理62

3.5 鱼雷及Rc(tC)与Rw(two)评估的矩拟合法62

3.5.2 系统可靠性综合评定的数学模型63

3.6 鱼雷兄Rc(tC)与Rw(two)评估的渐近正态法65

3.6.1 基本原理65

3.6.2 系统可靠性综合评定的数学模型66

3.7 鱼雷Rc(tC)与Rw(two)评估的贝叶斯法68

3.7.1 系统可靠性综合评定贝叶斯方法近似限通式69

3.7.2 系统可靠性综合评定的贝叶斯评定方法修正70

3.7.3 系统可靠性综合评定贝叶斯方法修正式的物理意义72

4.1.1 对基本评估模型的要求75

4.1 作战能力C的基本评估模型75

第4章 鱼雷作战能力的基本模型75

4.1.2 作战能力C的基本模型76

4.2 基本战术想定与约束条件77

4.2.1 基本战术想定79

4.2.2 基本约束规定80

4.2.3 作战能力C的工程评估模型82

4.3 基本评估模型提供的鱼雷重要设计启示(Ⅱ)83

4.3.1 以作战能力C最大原则优化设计战术技术性能指标83

4.3.2 充分认识提高鱼雷航程的重要意义84

4.3.3 鱼雷抗干扰能力至关重要应量化表征与考核87

5.1 命中概率计算方法及相关问题概述88

5.1.1 命中概率计算方法概述88

第5章 声自导鱼霄命中概率计算——解析法88

5.1.2 射击误差项及其散布89

5.1.3 误差的定量表示方法90

5.2 发现目标与命中目标条件91

5.2.1 射击三角形91

5.2.2 发现目标条件93

5.2.3 命中目标条件95

5.3 单雷射击的有利提前角99

5.3.1 有利提前角的含义99

5.3.2 单雷对定速直航目标射击的有利提前角100

5.3.3 有利提前角的近似求解104

5.3.4 对机动目标射击的有利提前角106

5.3.5 有利提前角求解方法综述107

5.4 捕获概率108

5.4.1 求解捕获概率的基本模型108

5.4.2 综合概率误差111

5.4.3 相对搜索宽度118

5.4.4 直航搜索段航程119

5.4.5 解析法计算捕获概率的步骤119

5.5 追踪概率121

5.5.1 求解追踪概率的基本模型121

5.5.2 自导追踪段航程122

5.5.3 再搜索与再攻击航程124

5.5.5 解析法计算追踪概率的步骤125

5.5.4 弹道最小曲率半径125

第6章 声自导鱼雷命中概率计算——模拟法127

6.1 模拟法计算命中概率的基本原理127

6.1.1 模拟法计算命中概率的基本原理概述127

6.1.2 试验次数的确定130

6.2 自导检测模型131

6.2.1 声呐方程及其参数求解132

6.2.2 主动检测模型142

6.2.3 被动检测模型147

6.2.4 对检测模型中有关因素的考虑148

6.2.5 检测逻辑151

6.3.1 自导鱼雷航行弹道及仿真方法概述154

6.3 鱼雷运动弹道模拟154

6.3.2 直航弹道156

6.3.3 蛇行弹道157

6.3.4 环行弹道159

6.3.5 各式追踪弹道161

6.3.6 鱼雷运动末弹道仿真161

第7章 尾流自导鱼雷命中概率仿真计算163

7.1 尾流自导鱼雷的特点及尾流模型163

7.1.1 尾流及尾流制导的特点163

7.1.2 尾流的特征及仿真模型165

7.2 尾流自导鱼雷的射击提前角167

7.3.1 尾流自导检测模型169

7.3 尾流自导鱼雷的命中概率仿真169

7.3.2 尾流日子豆霄的弹道模拟170

7.3.3 仿真步骤及相关问题的处理174

第8章 线导鱼备命中概率分析评定176

8.1 线导鱼雷的特点及有关使用方法176

8.1.1 线导鱼雷的特点176

8.1.2 线导鱼雷的有关使用问题177

8.1.3 线导鱼雷射击方法178

8.1.4 线导鱼雷的导引及断线处理180

8.2 线导导引方法181

8.2.1 方位导引法181

8.2.2 前置点导引法185

8.2.3 其他导引法188

8.2.4 各种导引方法的综合比較与使用时机190

8.3 线导鱼雷命中概率计算192

8.3.1 线导导引效果的影响因素及评估方法192

8.3.2 模拟法计算“线导+声自导”鱼雷发现概率的步骤193

8.3.3 “线导+尾流自导”鱼雷命中概率的仿真计算197

第9章 机载鱼雷反潜命中概率分析评定200

9.1 直升机反潜概述200

9.1.1 直升机反潜的作用与意义200

9.1.2 直升杌反潜的基本方式和战术过程202

9.1.3 直升机鱼雷攻潜典型战术过程204

9.2 鱼雷投放参数解算206

9.2.1 航空鱼雷及其设定参数206

9.2.2 悬停攻击鱼雷投放参数解算207

9.2.3 飞行攻击鱼雷投放参数解算211

9.2.4 双机协同攻击鱼雷投放参数解算214

9.3 机载鱼雷反潜命中概率仿真计算216

第10章 鱼雷抗干扰能万分析评定219

10.1.反鱼雷措施219

10.2 水声对抗器材及其干扰模型220

10.2.1 气幕弹及其声学特性220

10.2.2 噪声干扰器及其干扰模型222

10.2.3 自航式诱饵及其对抗模型225

10.3 潜艇水声对抗器材战斗使用与机动228

10.3.1 舰艇反潜行动原则和潜艇防御行动原則228

10.3.2 潜艇水声对抗器材战斗使用基本原則230

10.3.1 目标机动运动分析231

10.4 鱼雷抗千扰能力分析评定235

10.4.1 鱼雷抗干扰能力评定标准235

10.4.2 鱼雷目标识别能力的仿真模型236

10.4.3 水声对抗条件下鱼雷命中概率仿真方法238

第11章 鱼雷毁伤目标能力分析评定241

11.1 水中爆炸的破坏作用及爆炸方式确定241

11.2 舰船的破坏标准及分析方法243

11.3 毁伤目标概率计算246

11.3.1 反舰接触爆炸246

11.3.2 反舰非接触爆炸248

11.3.3 反潜接触爆炸248

11.3.4 反潜非接触爆炸250

11.4 聚能型战斗部毁伤能力评定251

第12章 鱼雷发射平台占领发射阵位概率的分析评定253

12.1 鱼雷发射阵位253

12.2 潜艇占领发射阵位概率求解256

12.3 潜艇占位过程中的对抗问题及生存概率求解259

12.4 鱼雷作战能力考核阵位分析262

第13章 鱼雷作战效能评估软件系统设计265

13.1 软件系统设计的总体考虑265

13.1.1 软件系统设计的基本思想与要求265

13.1.2 软件界面一般考虑及编程语言选择267

13.1.3 程序各功能函数之间的限制与约東267

13.2 软件系统设计268

13.3 软件系统的工作流程与界面273

13.3.1 对计算项目选择及输入输出参数的一般要求273

13.3.2 软件系统的工作过程274

13.4 鱼雷作战效能分析算例277

参考文献28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