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共生思想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黑川纪章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2104130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47页
- 文件大小:71MB
- 文件页数:467页
- 主题词:建筑学-哲学思想-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共生思想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21世纪的世界新秩序——共生的秩序1
迈向重视个人、地域性与创造性价值的后工业化社会1
由线性向非线性经济发展的转变3
由权力时代向权威时代的转变5
亚洲、太平洋文明的时代将以“生命原理”为基础6
开始向子整体或网络结构的秩序转变7
多样性的共生——“非布鲁巴基体系”、“复杂系科学”7
由农耕地缘社会向游牧迁徙社会转变9
迈向任何人都可以成为流动一族的“流动社会”11
由一、二、三产业整合而成的生态环保技术13
异质文化共生时代的安全保障15
生命在保持动态关系的同时创造出信息的发信源17
2 从机械时代迈向生命时代——“生命原理”[代谢][循环][共生]20
“机械时代”的20世纪20
机械时代的“进步”是意味着接近欧洲21
渗透到建筑中的机械时代23
机械时代审美意识的“抽象性”及其思考25
何谓机械时代的“欧洲精神”?26
生命时代的建筑28
从功能的表现向意义的表现转变30
生命时代将从二元对立转向共生33
3 经济的共生——经济与文化的共生38
关于经济的“共生讨论”38
“共生思想”的原点39
探索日本和美国共生的“阿斯彭会议”41
什么是共生时代的障碍43
日本的状况岌岌可危45
迈向“多样化的存在才是丰富多彩”的生命时代47
新型经济援助48
权威基于文化的力量51
美国也有圣域53
4 超越现代主义——克服二元论55
默认西方优越性的普遍主义、国际主义55
意外脆弱的激进化、个体化的纯血统文化(企业)57
导入异端、非主流的德勒兹和瓜塔里的“锁列”与“根茎”58
将异质(杂音)引入生活方式60
时间分配与“兔子窝”63
分离主义和二元论缺失的东西66
亚里士多德、笛卡儿、康德的金字塔结构68
包含着二项对立的、流动的、多样性的原理——共生思想69
被二项对立、二元论逼到绝路的后现代主义70
在游牧世界里日本应该加强民族认同感70
脱离极端的钟摆现象72
现代主义是工业社会的中央集权系统73
超越还原主义的子整体理论(全体与部分的等价论)74
东京是300座城市的集合体75
革命性的构思——“国家与‘城市国家’等价论”76
神秘主义开始与科学、物理学连接78
个体与超越个体的矛盾统一:“即非理论”79
5 唯识思想与共生——共生的根源81
既不是物质也不是精神的根源性“阿赖耶识”81
善与恶及中间领域——“无记”82
暖昧的可塑状态83
达到“生与死的共生”的思想84
6 共生时代的历史思考——重新评价江户时代86
江户时代是不同性质的高度发展的“现代化”社会86
江户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大众文化城市88
高密度住居创生了微妙的“眼·腹的默契”89
给城市规划以启示的大江户多阶层杂居长屋社区91
早于毕加索的具象、抽象的共生艺术94
随意的数寄屋建筑99
混合样式是大胆的日西合璧的结果100
从“集中?还是分散?”到“集中与分散的共生”103
7 花数寄——共生的美感106
再现小堀远州茶室的“唯识庵”106
“空寂”是具备华丽和简朴双重意思的审美意识111
“泥金画”与“织锦”的华丽的“闲寂”112
唯识庵是“花数寄”的代表作115
利休的“空寂”被歪曲的原因116
布鲁诺·陶特等人对桂离宫的评价是片面的119
8 利休灰、巴洛克、侃皮——两义性文化124
“利休灰”是日本文化两义性、多义性的象征124
包含着对立四原色的灰色125
创造冻结时空的平面世界127
“疏句”和“无为之空”的反抗与共鸣的表现技法131
从“浅薄的模仿”到“扭曲的珍珠”134
桂离宫、飞云阁就是巴洛克136
寻求境界、边缘的暖昧性和两义性138
范·艾克的孪生现象与马丁·布伯的“我和你”141
两义性建筑师们的作品143
嘲笑优等与认真的陈腐的“侃皮”感觉147
9 共生的条件——“中间领域”,“道”的复权,“圣域论”151
创造通融无阻、内外共生的廊子151
东方的城市没有广场153
西方的城市没有街道158
所有生活功能共生的“道空间”161
不拒绝人的“道的建筑”162
既对立又创造关系的缓冲地带或冷却期166
广场的城市和道的城市167
道的建筑化171
雅各布斯的建议——功能互补的道路172
功能和用途的混合175
空间共有与产生连带感的“半公共空间”177
戏剧性地引进自然感觉的“道空间”179
创造中间领域的“道的建筑”181
中间领域哲学——江户和三浦梅园184
将非连续的连续变为可能的口头约定、腹艺、承包、间187
各国各民族所固有的“圣域”189
共生的意义在于互相承认圣域191
以“圣域论”和“中间领域论”开辟新世界193
10 人与自然的共生——森林的复原197
日本的居所是融入自然的“临时住处”197
昆虫的叫声不是噪声与音乐的中间领域199
征服自然的西方200
从销售森林到使用森林201
农业、渔业、林业应该共生205
森林与海洋的共生207
米圣域论208
农业、林业与传统文化是三位一体的209
尊重“圣域”是全球化的要谛211
积极地保护海外的“圣域”213
飞翔着直升飞机的“田园都市”的牧歌216
森林和运河是城市防灾的秘诀——冲击日本三大空洞的阪神大地震218
关东大地震到底是什么样的地震?219
新抗震标准的有效性221
“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反论223
经济中心主义和计算机的登场224
如果关东大地震再次袭击东京226
避难第一的日本228
如何复兴?229
守护森林和运河233
在学校里建造森林和蓄水池236
与创造自然相关联的共有空间(中间领域)238
11 机巧的思想——人与技术的共生242
航天飞机中的茶室242
生物时代,更换器官可以到什么程度?244
生与死、人与机械的界线247
轻视其他生命体的“中心思想”、“等级思想”249
人在完全的“生”和完全的“死”的中间领域中存在250
12 从后现代走向共生的时代——国际文化的样式253
单一结构的现代主义253
“无须争论的建筑”的前卫性作用结束了255
重视附加价值的信息社会258
城市空间的私人小说化、私有空间化260
由看不见的圣像所支配263
引入历时性和共时性265
作为圣、俗、游三者共容器的城市267
从协同组合到高度协同合作269
从低效益到良好的SOHO社会271
从“经济之死”到“象征交换”的时代273
“理智与疯狂”的共生——“似仿”277
被解体,没有任何指向的“诗的实践”279
内在多样性理论——“暧昧工学”或“暧昧理论”280
非线性、分形几何学、套盒结构、内藏秩序、整体医学283
13 走向意义的生成——共生创生出新的意义287
《玫瑰之名》提示的现代主义之后迎来的新世界287
从认识论到存在论直至“非主流”的复权289
由于是非主流文化,传统在东京被封闭291
跨越折中主义的杂音共生295
意志=思想,走向意义的生成297
日本文化特征与现代主义转型的共生思想299
在要素与要素的空隙间发现意义系统302
超越思想体系的信息社会建筑304
以人的自由个性和异质文化的共生追求多样化社会305
采用历史符号的广岛市现代美术馆307
历史性符号的转换,从暧昧性得到的共示效果310
异质要素共生产生的情境312
14 抽象、象征——抽象与象征的共生314
德方斯大门314
现代建筑遗产的抽象性316
抽象宇宙观与抽象哲学318
何谓抽象、象征320
同时表现整体与局部二重内涵的共生的秩序323
又一个抽象、象征326
历史性象征的片断化328
产生多义性和两义性的装饰与纹样的新的应用330
看不见的传统与看不见的技术333
使抽象、象征成为可能的分形几何学337
迈向非布鲁巴基体系339
有秩序与无秩序共生的分形是“健康”的证明342
关系时代、生命时代的建筑345
15 沙漠实验城市——传统与最先进技术的共生350
加利福尼亚风格的住宅不适于游牧人居住350
不同地域有着丰富的独特文化353
先进技术与阿拉伯文化的共生355
开始浸透“共生思想”的新城镇359
历史与未来共生的曲折道路360
16 国土大改造计划——网络城市与复合轴362
区域规划的“非经济原理”是“生活原理”362
“人口流动”机制所必须的“网络城市论”365
扩大区域经济的典型经济367
多发展信息传送能力强的城市369
地方城市链、大都市、国际金融三大网络的共生372
东京湾开发三万公顷的人工岛375
根茎般凌乱的城市379
17 亚洲的共生——开拓未来的亚洲文艺复兴384
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所起的作用384
在最尖端的物理学、生物学中也开始出现“共生学说”385
理性中心主义的终结387
引领21世纪的环保与多媒体两大产业389
如同恐龙时代终结一样,美苏时代也结束了391
“2020愿景”的冲击396
在马来西亚会见马哈蒂尔首相397
成为多媒体产业“孵化器”的“环保·多媒体·城市2020”399
森林与城市的共生400
梦之号超级货轮停泊的21世纪大海402
清醒吧,日本!405
以经济+文化为内容的“亚洲文艺复兴”406
亚洲分三大块——日本和中国成为亚洲的两个联结点409
亚洲的安全保障413
也需要对“发达国家援助”416
大企业分流与倒退时代的开始418
21世纪是中小企业的时代420
“太平洋新国土轴”与“日本海新国土轴”421
21世纪日本最大的产业是农业、渔业和林业423
尼崎的环保城市项目424
让尼崎成为“活生生的产业博物馆城市”426
亚洲的未来,日本的未来427
18 结束语——从渴爱与无明中解脱429
从“共生哲学”到“共生思想”429
“共生”的城市,走向解脱之路432
黑川纪章有关“共生思想”的主要著述一览表435
建筑师 黑川纪章446
热门推荐
- 2920330.html
- 1278067.html
- 1038893.html
- 3707183.html
- 979434.html
- 2588506.html
- 113638.html
- 2430230.html
- 1461663.html
- 22676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518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918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731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896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248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36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16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45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610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0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