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概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五一主编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
- ISBN:7806865195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121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135页
- 主题词: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技术-概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实验室安全概述1
第一节 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1
1.1.1 实验室安全工作面临的问题1
1.1.1.1 硬件建设方面的问题1
1.1.1.2 软件管理方面的问题2
1.1.2 实验室安全工作的重要性3
1.1.3 实验室安全工作的中心任务和对策3
第二节 实验室常见安全事故的成因、表现形式及危害类型5
1.2.1 实验室安全事故的成因5
1.2.2 实验室安全事故的表现形式5
1.2.3 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危害类型6
第三节 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特点及内容6
1.3.1 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特点6
第四节 实验室安全效益7
1.3.2 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内容7
1.4.1 实验室安全效益的涵义8
1.4.2 实验室安全效益的特点8
第二章 燃烧与爆炸基本知识10
第一节 燃烧的基本知识10
2.1.1 燃烧的定义与原理10
2.1.1.1 燃烧反应中的活化能与活化几率10
2.1.1.2 过氧化物理论10
2.1.1.3 链锁反应理论11
2.1.2 燃烧的分类11
2.1.3 燃烧的形成13
2.1.3.1 燃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3
2.1.3.2 燃烧的过程、形式与速度14
第二节 爆炸的基本知识15
2.2.1 爆炸的定义与分类15
2.2.2 爆炸极限16
第三节 防火、防爆的一般原则17
第三章 危险化学品的安全防护18
第一节 危险化学品的分类与利弊两重性18
3.1.1 危险化学品的分类18
3.1.2 危险化学品的利弊两重性18
第二节 危险化学品的易燃易爆特性及其防护19
3.2.1 危险化学品的易燃易爆特性19
3.2.1.1 爆炸性化合物特有的原子团19
3.2.1.2 易形成过氧化物的化学结构19
3.2.1.3 混合接触的危险性20
3.2.2 化学反应与操作的危险性21
3.2.2.1 容易发生事故的化学反应21
3.2.2.2 与危险化学反应有关的操作22
3.2.3 危险化学品的防火防爆23
3.2.3.1 气态危险化学品的防火防爆23
3.2.3.2 液态危险化学品的防火防爆24
3.2.3.3 固态危险化学品的防火防爆25
3.2.3.4 冰箱储藏与防爆改造26
第三节 危险化学品的毒性、腐蚀性及其防护27
3.3.1 危险化学品的毒性27
3.3.1.1 常见化学品的毒性分级27
3.3.1.2 实验室空气的安全性29
3.3.2 危险化学品的腐蚀性32
3.3.2.1 化学腐蚀性物质的分类32
3.3.2.2 化学腐蚀性物质的特性32
3.3.3 危险化学品毒性、腐蚀性的防护33
3.3.3.1 防护的基础知识33
3.3.3.2 防毒、防腐蚀措施33
第四节 剧毒品的管理34
3.4.1 加强剧毒品管理的重要性34
3.4.2 剧毒品的采购管理34
3.4.4 剧毒品的使用管理35
3.4.3 剧毒品的储存管理35
3.4.5 剧毒气体的使用规定36
第五节 废弃物处置与排污管理36
3.5.1 高浓度液体、固体废弃物36
3.5.2 低浓度废水的排放36
3.5.3 废气处理40
第六节 事故案例42
第四章 电气安全防护44
第一节 电气事故的类型与特点44
4.1.1 电气事故的类型44
4.1.2 电气事故的特点46
4.1.3 电气安全的常识46
第二节 触电安全防护47
4.2.1 电流作用机理和征象47
4.2.2 影响电流对人体伤害程度的因素47
4.2.3 触电防护48
4.2.4 触电急救49
第三节 静电防护50
4.3.1 静电的产生50
4.3.2 静电的危害51
4.3.3 静电的防护51
第四节 电磁辐射防护52
4.4.1 电磁辐射的产生52
4.4.2 电磁辐射的种类52
4.4.3 电磁场危害53
4.4.4 电磁辐射的防护54
第五节 雷电防护54
4.5.1 雷电的产生及危害54
4.5.2 雷电的防护55
第六节 电气防火防爆55
4.6.1 电气火灾和爆炸的原因55
4.6.4 几种常见电器的防火、防爆56
4.6.2 电气火灾的特点56
4.6.3 电气防火、防爆基本措施56
第七节 事故案例57
第五章 机械加工的安全59
第一节 冷加工机械安全59
5.1.1 车削加工安全59
5.1.2 铣削加工安全60
5.1.3 刨削加工安全60
5.1.4 磨削加工安全61
5.1.5 拉削加工安全61
5.1.6 钻削加工安全61
5.1.7 镗削加工安全62
5.1.8 锯削、錾削、锉削加工安全62
第二节 热加工机械安全63
5.2.1 铸造安全63
5.2.2 锻压安全64
5.2.3 焊接安全65
5.2.4 热处理安全65
第三节 常见事故分析66
5.3.1 冷加工常见事故类型66
5.3.2 热加工常见事故类型66
第四节 事故案例67
第六章 放射性安全与防护69
第一节 基本概念69
6.1.1 放射性定义69
6.1.2 放射性组成与特性69
6.1.3 放射性的利用70
第二节 放射性危害与防护70
6.2.1 放射性污染来源及分类70
6.2.1.1 大气放射性物质70
6.2.2.1 放射性的污染71
6.2.2 放射性的危害71
6.2.2.2 放射性的危害71
6.2.1.3 人为因素产生的放射性71
6.2.1.2 宇宙射线71
6.2.3 放射性的防护72
6.2.3.1 放射性安全管理72
6.2.3.2 放射性防护措施73
6.2.3.3 射线的防护73
6.3.3 同位素示踪试剂及废液处置74
6.3.2 放射性废弃物的处置74
6.3.1 放射性废源的概况74
第三节 放射性废弃物的处置74
第四节 放射性与射线类仪器的管理75
6.4.1 放射性与射线类仪器的类别75
6.4.2 防护技术与措施75
6.4.2.1 射线类仪器的安全管理75
6.4.2.2 射线防护器材的种类与应用75
第五节 事故案例76
7.1.1 信息安全的重要性77
第七章 实验室信息安全77
第一节 实验室信息安全概述77
7.1.2 信息安全的概念78
7.1.3 信息安全的主要内容79
第二节 实验室信息安全的教育与管理体系79
7.2.1 信息安全教育79
7.2.2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80
7.2.2.1 信息安全管理原则80
7.2.2.2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80
7.2.2.3 信息安全管理策略80
第三节 实验室信息设施的物理安全措施81
7.3.1 环境安全81
7.3.2 设备安全81
7.3.3 媒介安全81
7.3.3.1 保障媒介安全的措施81
7.4.1 故障恢复手段82
第四节 实验室数据库安全的技术手段82
7.3.3.2 备份与恢复的种类与方法82
7.3.3.3 数据备份的管理82
7.4.2 安全控制手段83
7.4.2.1 用户标识与鉴别83
7.4.2.2 访问控制83
7.4.2.3 审计83
7.4.2.4 数据加密83
第五节 实验室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技术手段83
7.5.1 防病毒技术84
7.5.2 防火墙技术84
7.5.3 加密解密技术85
7.5.4 入侵检测技术85
7.5.5 网络监听技术86
第六节 事故案例87
8.1.1 压力容器的分类88
8.1.2 压力容器的安全使用与管理88
第一节 压力容器的基本安全常识88
第八章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88
第二节 实验室常用压力容器的安全使用与管理90
8.2.1 高压容器的安全使用与管理90
8.2.2 气体钢瓶的安全使用与管理91
8.2.2.1 气体钢瓶搬运、存放与充装的注意事项91
8.2.2.2 气体钢瓶使用原则91
8.2.2.3 几种特殊气体的性质与安全92
第三节 起重设备的安全使用与管理93
8.3.1 起重设备的简介93
8.3.2 起重设备不安全因素93
8.3.3 起重设备的安全使用与管理93
第四节 常见事故分析94
第五节 事故案例94
9.1.1.2 病原微生物的分类95
9.1.1.1 生物安全的定义95
第九章 实验室其他安全防护95
第一节 实验室生物安全95
9.1.1 基本概念95
9.1.1.3 微生物危险度及生物安全实验室等级96
9.1.2 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96
9.1.2.1 生物安全管理内容96
9.1.2.2 生物安全实验室进入规定97
9.1.2.3 生物安全实验室操作规范97
9.1.3 生物安全防护97
9.1.3.1 人员防护97
9.1.3.2 洗手或清除手部污染98
9.1.4 废弃物的处置98
9.1.4.1 废弃物处理原则98
9.1.4.2 清除污染98
9.1.4.3 锐器的处理98
9.1.5.5 未装可封闭离心桶的离心机内盛有潜在感染性物质的离心管破裂99
9.1.5.4 容器破碎及感染性物质的溢出99
9.1.5.6 在可封闭的离心桶(安全杯)内离心管发生破裂99
9.1.5 微生物实验室应急程序99
9.1.5.3 潜在危害性气溶胶的释放(在生物安全柜以外)99
9.1.5.2 潜在感染性物质的食入99
9.1.5.1 刺伤、切割伤或擦伤99
9.1.5.7 火灾和自然灾害100
第二节 粉尘危害与防护100
9.2.1 粉尘的危害100
9.2.2 粉尘的控制和防护100
第三节 噪音危害与防护101
9.3.1 噪音来源101
9.3.2 噪音危害102
9.3.3 噪音的控制和防护102
第四节 事故案例102
第一节 实验室安全防护措施综述104
第十章 实验室安全事故的紧急处理与救援104
第二节 灭火与逃生105
10.2.1 灭火基本概要105
10.2.1.1 灭火的基本原理105
10.2.1.2 灭火的基本方法105
10.2.1.3 报警装置106
10.2.2 灭火器107
10.2.2.1 灭火器的分类107
10.2.2.2 常见灭火器适应火灾类型及使用方法107
10.2.3 危险化学品的灭火措施109
10.2.3.1 气态危险化学品的灭火109
10.2.3.2 液态危险化学品的灭火109
10.2.3.3 固态危险化学品的灭火110
10.2.5 灭火时存在的危险112
10.2.4.2 带电灭火安全要求112
10.2.4.1 切断电源以防触电112
10.2.4 电气火灾的灭火措施112
10.2.5.1 人员窒息113
10.2.5.2 人员中毒113
10.2.6 火灾时的逃生113
10.2.6.1 火场互救113
10.2.6.2 火场逃生自救114
10.2.7 消防安全的常见问题115
第三节 化学中毒的现场急救116
10.3.1 急性中毒的现场抢救原则117
10.3.2 急性中毒的抢救措施117
10.3.2.1 现场救护一般方法117
10.3.2.2 不同类别中毒的救援117
10.3.2.3 眼与皮肤化学性灼伤的现场救护118
10.3.2.4 护送病人118
10.3.2.5 解毒治疗119
参考文献120
热门推荐
- 1176136.html
- 3384125.html
- 1548847.html
- 124510.html
- 2986241.html
- 2000350.html
- 1231646.html
- 2024799.html
- 705321.html
- 28501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113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070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877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491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04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602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358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940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174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33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