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液压元件与系统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液压元件与系统
  • 李壮云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7111068718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506页
  • 文件大小:134MB
  • 文件页数:520页
  • 主题词:液压元件-高等学校-教材;液压系统-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液压元件与系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特征1

第二节 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3

一、液压系统的组成3

二、液压系统的图形符号表示4

第三节 多种传动方式的比较及液压传动的特点5

一、多种传动方式的比较5

二、液压传动的主要优点5

三、液压传动的主要缺点6

四、液压传动的主要应用领域7

第四节 液压技术发展历史的回顾及发展趋势7

一、发展历史的回顾7

二、液压技术的发展趋势10

思考题和习题13

第一篇 液压泵、液压马达及液压缸15

第二章 概述15

一、液压泵及液压马达分类15

二、主要性能参数16

三、液压泵的特性曲线20

第三章 齿轮泵21

第一节 外啮合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及流量公式21

一、外啮合齿轮泵的工作原理21

二、瞬时流量及排量22

三、流量不均匀系数24

四、齿轮的齿形修正25

第二节 外啮合齿轮泵的困油现象及卸荷措施26

一、困油现象26

二、卸荷措施26

第三节 外啮合齿轮泵的径向力31

一、径向力的计算31

二、减小径向力的措施33

第四节 中高压齿轮泵的结构特点34

一、提高容积效率的措施34

二、轴承39

第五节 内啮合齿轮泵41

一、月牙形隔板式内啮合齿轮泵41

二、摆线转子泵45

第六节 齿轮泵的设计要点46

一、齿轮泵参数的选择原则46

二、齿轮泵的设计概要47

三、齿轮泵的工艺、材料及技术要求48

思考题和习题49

第四章 叶片泵50

第一节 双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和流量50

一、工作原理和结构特征50

二、瞬时流量和排量51

第二节 双作用叶片泵的定子曲线及叶片数53

一、对定子曲线的要求53

二、定子过渡曲线及其特点54

三、双作用叶片泵叶片数的选取55

第三节 双作用叶片泵的结构56

一、双作用叶片泵的结构特点56

二、中高压叶片泵57

第四节 双作用叶片泵的设计要点60

第五节 变量叶片泵62

一、变量叶片泵的工作原理62

二、排量的计算63

三、变量原理63

思考题和习题65

第五章 柱塞泵66

第一节 轴向柱塞泵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66

一、轴向柱塞泵的工作原理66

二、斜盘式轴向柱塞泵的结构特点67

三、斜轴式轴向柱塞泵的结构特点69

第二节 斜盘式轴向柱塞泵的运动学分析71

一、柱塞运动学分析71

二、瞬时流量及脉动特性分析72

三、轴向柱塞泵的困油现象75

第三节 斜盘式轴向柱塞泵的动力学分析76

一、柱塞滑靴的受力分析76

二、缸体的受力分析80

第四节 轴向柱塞泵典型摩擦副及结构特点84

一、滑靴副的结构84

二、配流盘结构86

三、配流盘和缸体的自位结构88

四、几种关键零部件的设计计算89

五、主要零件的材料与技术要求94

第五节 无铰式轴向柱塞泵95

一、无铰式轴向柱塞泵的运动学分析95

二、无铰式轴向柱塞泵的排量97

三、无铰式轴向柱塞泵的受力分析97

第六节 阀配流径向柱塞泵98

一、阀配流径向柱塞泵的工作原理98

二、典型结构介绍99

第七节 轴向柱塞泵的变量机构100

一、变量调节原理和分类100

二、典型变量机构101

思考题和习题111

第六章 液压马达113

第一节 高速液压马达113

一、齿轮马达113

二、双作用叶片马达116

三、轴向柱塞马达117

第二节 低速大转矩液压马达120

一、连杆型径向柱塞马达120

二、静压平衡马达126

三、内曲线径向柱塞马达129

第三节 液压马达的几种变量调节方式135

一、恒功率控制变量马达135

二、恒转矩控制马达136

三、恒速控制马达137

思考题和习题138

第七章 液压缸140

第一节 液压缸的分类及特点140

一、双作用单活塞杆液压缸140

二、双作用双活塞杆液压缸142

三、增压液压缸142

四、柱塞缸142

五、伸缩式液压缸143

六、摆动液压缸144

第二节 液压缸的设计与计算145

一、液压缸的典型结构145

二、基本参数的确定146

三、结构强度计算与稳定校核148

四、液压缸其他结构的设计150

第三节 数值控制和模拟控制液压缸154

一、数字控制液压缸154

二、模拟控制液压缸155

思考题和习题156

第二篇 液压控制阀157

第八章 液压控制阀概述157

第一节 液压控制阀的分类157

一、根据在液压系统中的功用分类157

二、根据控制方式分类157

三、根据结构形式分类158

四、根据连接和安装方式分类158

第二节 液压阀上的作用力159

一、液压力159

二、液动力160

三、液压侧向力163

四、弹性力164

五、重力和惯性力164

第三节 阀口压力流量特性165

一、滑阀的压力流量特性165

二、锥阀的压力流量特性165

第四节 液压阻尼及其压力流量方程167

一、液压半桥的构成和功能167

二、液压半桥的基本类型及其特性168

三、半桥构成的基本原则170

四、对先导控制液压桥路的要求171

第五节 液压阀的级间耦合171

一、液压力耦合171

二、位置耦合172

三、位移—力耦合172

四、电信号耦合172

五、复合耦合172

第六节 液压阀的控制输入装置173

一、控制放大器173

二、电—机械转换器174

第七节 液压控制阀的噪声180

一、液压控制阀的噪声180

二、噪声的测量181

第八节 水压控制阀182

一、水压控制阀的关键技术难题182

二、几种水压控制阀的结构及特点183

第九节 液压控制阀的材料及工艺要求186

思考题和习题186

第九章 压力控制阀188

第一节 溢流阀188

一、溢流阀的结构和工作原理188

二、溢流阀的性能指标192

三、溢流阀的静态特性分析193

四、溢流阀的动态特性分析196

五、溢流阀的设计计算200

第二节 减压阀204

一、定压减压阀205

二、定差减压阀208

三、定比减压阀209

四、减压阀的主要静态性能指标209

第三节 顺序阀210

一、直动式顺序阀210

二、先导式顺序阀211

第四节 平衡阀212

思考题和习题213

第十章 流量控制阀215

第一节 节流口的流量特性215

一、节流孔的流量特性215

二、影响流量稳定性的因素216

三、常用节流口的形式217

第二节 节流阀218

一、结构与工作原理218

二、节流阀的刚度218

三、节流阀的主要性能指标219

四、节流阀的设计要点219

第三节 调速阀220

一、调速阀的结构及工作原理220

二、调速阀的静态特性分析221

三、调速阀的主要性能指标223

四、调速阀的设计计算224

第四节 温度补偿调速阀230

第五节 溢流节流阀231

第六节 分流集流阀232

一、分流阀232

二、分流集流阀233

三、分流精度及影响分流精度的因素234

思考题和习题234

第十一章 方向控制阀236

第一节 单向阀236

一、普通单向阀236

二、液控单向阀237

第二节 换向阀238

一、换向阀的分类及结构介绍238

二、滑阀机能245

三、换向阀的压力损失分析及主要结构尺寸确定247

四、换向阀的换向可靠性及操作力计算248

五、换向阀的泄漏分析250

六、换向平稳性分析251

第三节 多路换向阀251

思考题和习题253

第十二章 插装阀254

第一节 二通插装阀控制技术的发展及其技术特点254

一、二通插装阀控制技术的形成和发展254

二、二通插装阀控制的技术特点255

第二节 二通插装阀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55

一、二通插装阀的组成255

二、二通插装阀的工作原理256

三、插装件256

四、控制盖板260

五、先导控制阀261

第三节 二通插装阀的控制组件262

一、二通插装阀的方向控制组件262

二、二通插装阀的压力控制组件263

三、二通插装阀的流量控制组件265

四、二通插装阀的复合控制组件266

第四节 螺纹插装阀267

一、螺纹插装阀与二通插装阀的比较267

二、螺纹插装阀的功能类别267

三、压力控制螺纹插装阀267

四、流量控制螺纹插装阀269

五、方向控制螺纹插装阀270

思考题和习题274

第十三章 电液比例阀275

第一节 概述275

一、电液比例阀的分类和组成275

二、电液比例阀的特点276

三、电液比例阀的基本性能要求277

第二节 电液比例压力阀279

一、电液比例压力先导阀279

二、先导式比例溢流阀281

三、电液比例减压阀284

第三节 电液比例流量阀287

一、直动式比例流量阀287

二、先导式比例流量阀288

第四节 电液比例方向阀292

一、比例方向阀的特点292

二、比例方向阀的类型292

三、直动式比例方向阀292

四、先导式比例方向阀293

第五节 高性能电液比例方向阀294

思考题和习题296

第三篇 液压传动系统297

第十四章 液压传动系统的分类与基本回路297

第一节 液压传动系统的分类297

一、按照工作介质的循环方式分类297

二、按一台液压泵向多个执行机构的供油方式分类298

三、按系统中所使用液压泵的数量分类300

第二节 液压传动系统的基本回路302

一、压力控制回路302

二、速度控制回路309

三、方向控制回路312

四、其他控制回路314

思考题和习题323

第十五章 液压传动系统的性能分析326

第一节 节流调速回路性能分析326

一、节流调速回路的静态特性326

二、节流调速回路的动态特性335

第二节 容积调速回路性能分析338

一、容积调速回路静态特性338

二、容积调速回路动态特性345

第三节 压力、流量及功率适应回路348

一、压力适应回路348

二、流量适应回路350

三、功率适应回路351

第四节 液压系统振动、噪声和爬行分析352

一、液压系统的噪声源352

二、液压系统噪声控制353

三、爬行现象及其消除355

思考题和习题357

第十六章 典型液压系统分析361

第一节 M1432A型万能外圆磨床液压系统分析361

一、概述361

二、M1432A型万能外圆磨床液压系统工作原理362

三、M1432A型万能外圆磨床液压系统特点365

第二节 液压机液压系统分析365

一、概述365

二、5000kN单动薄板冲压机插装阀集成液压系统工作原理366

三、液压系统特点368

第三节 挖掘机液压系统分析368

一、概述368

二、液压系统工作原理369

三、液压系统特点370

第四节 液压起货机液压系统分析371

一、概述371

二、液压起货机液压系统371

三、液压起货机液压系统特点373

第五节 导弹发射勤务塔架液压系统分析373

一、概述373

二、平台液压系统工作原理373

三、平台液压系统特点376

思考题和习题376

第十七章 液压系统设计379

第一节 明确设计要求,进行工况分析379

一、明确设计要求379

二、进行工况分析380

第二节 确定液压系统的主要参数381

一、初选系统的工作压力381

二、计算液压缸的工作面积和流量382

三、计算液压马达的排量和流量382

四、绘制执行元件工况图383

第三节 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383

第四节 液压元件的计算和选择385

一、液压泵的选择385

二、计算原动机的功率386

三、液压控制阀的选择386

四、蓄能器的选择387

五、过滤器的选择387

六、冷却器的选择387

七、压力表与压力表开关的选择388

八、列出液压元件明细表388

第五节 液压系统性能验算388

一、液压系统压力损失的验算388

二、液压系统总效率的验算389

三、液压系统发热温升的计算389

第六节 液压装置的结构设计390

一、液压装置的结构形式390

二、液压泵站的类型及其组件的选择390

三、油箱392

四、阀集成块392

五、管路及管路布置393

第七节 绘制工作图、编写技术文件393

一、绘制工作图393

二、编写技术文件394

第八节 液压系统设计计算举例394

一、工况分析394

二、液压缸主要参数的确定394

三、液压系统图的拟定395

四、液压元件的选择396

五、液压系统的性能验算396

思考题和习题398

第四篇 液压系统工作介质、污染控制及液压辅件401

第十八章 液压系统工作介质401

第一节 工作介质的主要理化性能401

一、密度401

二、压缩系数和体积弹性模量402

三、油中混气与有效体积弹性模量403

四、汽化压力403

五、粘度403

第二节 液压系统对工作介质的主要性能要求409

第三节 工作介质的分类411

一、按品种分类411

二、按粘度分类412

第四节 液压油(液)的主要品种及技术性能412

一、矿物油型及合成烃型液压油的主要品种及技术性能412

二、难燃液的主要品种及技术性能414

第五节 液压油(液)的选用416

一、液压油的选用416

二、液压油粘度等级的选择418

三、难燃液压液的选用419

第六节 液压油(液)的合理使用和维护421

一、合理使用的要点421

二、矿物油型液压油的更换422

三、难燃液压液的维护及监测423

第七节 水及可快速生物分解的液压液425

一、水是最理想的工作介质425

二、可快速生物分解的液压液426

思考题和习题427

第十九章 工作介质的污染控制与管理428

第一节 污染物的种类、来源及危害428

一、污染物的种类及来源428

二、固体颗粒污染物及其危害429

三、空气侵入及其危害430

四、水的侵入及其危害430

第二节 油液污染度等级及测定431

一、污染度等级431

二、污染度测定方法433

第三节 污染磨损、污染敏感度及失效形式436

一、污染磨损机理436

二、液压泵污染敏感度试验方法437

三、失效形式439

第四节 过滤原理、过滤器结构及其性能参数440

一、油液的净化方法440

二、过滤原理及过滤介质440

三、过滤器的分类及结构442

四、过滤器的性能参数444

第五节 过滤系统的污染控制分析445

一、过滤系统污染控制方程445

二、流量脉动对过滤性能的影响446

三、旁通泄漏对过滤性能的影响447

第六节 过滤系统的设计448

一、过滤器的设置位置448

二、过滤器精度的选择450

三、过滤器尺寸的确定453

四、检测并确认能否达到目标清洁度453

第七节 液压系统污染控制与管理454

一、污染控制平衡图454

二、污染源及控制措施455

三、液压元件和系统的清洗456

四、液压系统污染控制管理规范457

思考题和习题457

第二十章 液压密封装置458

第一节 密封件的分类和材料458

一、密封件的分类458

二、对密封装置的基本要求459

三、常用密封材料459

第二节 O形密封圈461

一、O形圈的特点及用途461

二、O形圈尺寸规格的合理选用462

三、O形圈安装沟槽的合理设计462

四、安装和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464

五、异形截面橡胶O形圈466

六、非橡胶O形圈467

第三节 唇形密封圈468

一、V形密封圈468

二、Y形密封圈469

三、特殊形状唇形密封圈470

第四节 同轴密封圈(橡塑组合滑环密封)及支承环471

一、同轴密封圈(橡塑组合滑环密封)471

二、支承环472

第五节 旋转轴唇形密封及橡塑组合旋转密封473

一、旋转轴唇形密封圈473

二、橡塑组合旋转密封圈474

第六节 机械密封475

第七节 防尘圈475

一、普通型防尘圈475

二、橡塑组合防尘圈475

三、旋转轴用防尘圈476

思考题和习题476

第二十一章 液压辅件477

第一节 蓄能器477

一、蓄能器的功用及分类477

二、蓄能器的工作过程及原理480

三、蓄能器参数的计算481

四、蓄能器的选择、安装及使用485

第二节 油箱486

一、油箱的功用及类型486

二、油箱容积的确定488

三、油箱的结构要点490

四、油箱附件492

第三节 冷却器494

一、冷却器的分类494

二、冷却器的计算和选用495

三、冷却器的安装496

第四节 液压管路及接头497

一、管路的种类及材料498

二、油管内径和壁厚的确定及受力分析498

三、管接头的结构及选择500

思考题与习题504

参考文献50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