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会主义政治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云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3001·2036
- 出版时间:1985
- 标注页数:524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53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社会主义政治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页1
序 张友渔1
前言1
导言1
第一章 社会主义政治关系9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开创了向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期9
一 旧中国的社会阶级关系9
二 中国革命的特殊道路11
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开创了我国向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期12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奠定了社会主义政治关系的基础14
一 社会主义政治关系是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集中表现14
二 私有制的消灭是创造性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16
三 公有制的建立为社会主义政治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
第三节 社会主义条件下阶级关系变化的基本特点21
一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阶级关系的新变化21
二 新时期工人阶级的新发展和新特点24
三 农业合作化后的农民阶级26
四 新条件下知识分子的地位和作用29
第四节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32
一 社会矛盾的客观变化和新条件下的阶级斗争32
二 两类矛盾学说的形成及其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贡献35
三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我国新时期政治生活的主题38
第二章 人民民主专政国家42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基本理论42
一 国家的本质42
二 国家产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49
三 国家的统治职能与社会职能61
第二节 人民民主专政是无产阶级专政在中国的实现和发展64
一 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国家政权64
二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68
第三节 人民民主专政的历史发展和主要经验74
一 人民民主专政的历史发展74
二 人民民主专政的主要经验78
第四节 发扬高度民主 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证82
一 努力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82
二 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加强国家制度的建设86
第一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88
一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含义和重要性88
第三章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88
二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和多样性90
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的特色和优越性92
第二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96
一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96
二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100
三 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103
第三节 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一项根本任务107
一 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的意义和任务107
二 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的方向和要求109
三 当前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的规定和措施111
四 充分发挥国家权力机关和人民代表的作用120
第四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资本主义议会制度的根本区别124
一 资产阶级分权学说评介124
二 资本主义议会制度的实质132
三 人民代表大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与资本主义议会政治制度的根本区别137
第四章 社会主义法制144
第一节 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性144
一 社会主义法制的概念144
二 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作用145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47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147
二 维护宪法尊严与保证宪法实施149
第三节 我国的立法制度155
一 社会主义的立法原则155
二 我国的立法程序158
三 立法机关及其职权159
一 司法机关的性质和任务161
第四节 我国的司法制度161
二 我国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163
三 我国的社会主义司法原则167
第五节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172
一 我国法制工作的经验教训172
二 认真贯彻执行党在法制工作中的基本方针政策178
三 我国法制建设在当前的主要任务190
第五章 人民政府体制193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府体制193
一 政府体制的涵义193
二 社会主义类型的政府体制195
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府体制204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7
第二节 中央人民政府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207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211
三 我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212
四 我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217
第三节 我国政府体制的改革218
一 政府体制改革的意义和要求218
二 政府体制改革的任务和措施220
第四节 资本主义国家政府体制评介223
一 资本主义国家政府体制的形式223
二 资本主义国家政府体制的实质227
第六章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29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政策229
一 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指导思想229
二 民族平等是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231
三 民族区域自治是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有普遍意义的原则和政策233
第二节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基本政治制度236
一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236
二 民族区域自治的形成和发展237
第三节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特点和优越性242
一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特点242
二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243
三 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和巨大成就247
第四节 不断完善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49
一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是少数民族行使自治权利的可靠保障249
二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根本途径251
三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重要条件253
第一节 行政管理概述259
一 马克思主义关于行政管理的理论259
第七章 国家行政管理259
二 行政管理科学研究的基本问题261
三 我国国家行政机构的改革267
第二节 行政组织管理269
一 行政组织的概念269
二 行政组织的设置270
三 对国家工作人员的管理276
第三节 行政管理的主要环节282
一 行政决策282
二 行政信息291
三 行政监督299
一 西方行政管理学的发展302
第四节 西方行政管理学简介302
二 美国行政管理学的状况303
第八章 人民军队306
第一节 人民军队在国家政权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306
一 军队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306
二 人民军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308
第二节 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意义和任务312
一 国家设立中央军事委员会是完善国家体制的一个标志312
二 中央军事委员会的设立是加强人民军队建设的重要条件313
第三节 坚持党领导人民军队的各项制度315
一 党委领导制度315
二 政治委员制度319
三 政治机关322
四 党支部建在连队324
五 党中央统一领导下的双重领导制度325
第四节 把我军建成一支更强大的人民军队328
一 加强人民解放军的建设是一项战略国策328
二 挑选提拔干部是保证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关键330
二 加强我军建设的基本内容332
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的重要意义334
第九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政党338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在国家中的领导地位和作用338
一 中国共产党是整个国家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338
二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341
三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项基本原则343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344
一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的产生和发展344
二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基本方针350
三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多党合作的重要意义和作用353
第三节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356
一 实现共产党领导的基本途径356
二 正确处理党的组织同非党组织的关系358
三 共产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360
第四节 资产阶级政党制度剖析362
一 资产阶级政党的产生及其基本特征362
二 资产阶级政党制度的类型及其实质364
第十章 国家干部制度370
第一节 干部制度在我国的重要意义370
一 干部与干部制度的概念370
二 干部在国家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371
三 我国干部制度的根本原则371
四 中国共产党坚持的干部标准376
第二节 我国干部管理的基本内容379
一 考察了解干部是整个干部工作的基础379
三 合理使用调配干部是充分发挥干部积极性的中心环节381
四 培养训练干部是提高干部素质的基本方法383
五 关心爱护干部是搞好干部工作的重要内容385
第三节 在新时期干部制度改革的必要性387
一、干部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387
二 干部制度改革的基本要求389
三 干部制度改革的主要任务393
第四节 资产阶级文官制度评介403
一 文官和文官制度的含义403
二 文官制度的形成和发展404
三 文官制度的特点和实质407
一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413
第十一章 思想政治工作413
第一节 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地位与作用413
二 思想政治工作是推动各项工作任务完成的重要保证418
第二节 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与内容424
一 提高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目的和任务424
二 进行共产主义思想体系的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431
第三节 思想政治工作的方针与原则437
一 疏导方针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正确方针437
二 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遵循的几项原则440
第四节 开创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445
一 加强党的领导是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保证445
二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建设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448
一 无产阶级在解放斗争中必须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450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统一战线的基本思想450
第十二章 统一战线450
二 统一战线内部要正确处理无产阶级与同盟者的关系454
第二节 我国统一战线的历史发展和组织构成460
一 统一战线在我国不同革命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组织构成460
二 建国后统一战线的发展及其在现阶段的组织构成466
第三节 新时期我国统一战线的战略任务469
一 我国人民在新时期的三大历史任务469
二 实现三大任务需要进一步发展统一战线473
第四节 我国政府对台湾回归祖国和收回港澳的基本政策477
一 对台湾回归祖国的基本方针和政策477
二 对收回香港、澳门的基本方针和政策482
一 社会主义国家对外政策的政治基础486
第一节 社会主义国家对外政策的基础486
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国家对外政策486
二 社会主义国家对外政策的经济基础488
三 社会主义国家对外政策的理论基础489
第二节 社会主义国家对外政策的根本指导思想490
一 独立自主是我国对外政策的根本立足点490
二 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相结合是我国对外关系的根本出发点498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的根本任务502
一 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关系502
二 维护世界和平是我国对外政策的主要目标508
三 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合作是我国的神圣国际义务512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同外国共产党的关系518
一 独立自主地发展同外国共产党的关系的重要意义518
二 坚持我党同外国共产党发展关系的马克思主义原则523
热门推荐
- 1421875.html
- 1699075.html
- 1917715.html
- 660613.html
- 3574926.html
- 1823298.html
- 545950.html
- 2079962.html
- 1451663.html
- 20509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735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857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262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061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444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249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655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856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911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9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