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赫章可乐2000年发掘报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赫章可乐2000年发掘报告
  • 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文物出版社
  • ISBN:7501024413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565页
  • 文件大小:111MB
  • 文件页数:603页
  • 主题词:墓葬(考古)-发掘报告-赫章县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赫章可乐2000年发掘报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刘庆柱1

中文提要4

AbStract(英文提要)7

第一编 概述1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发掘概况1

第一节 地理环境1

第二节 墓葬及遗址分布1

第三节 发掘概况5

第二章 材料整理及报告编写7

第三章 发掘者说9

第二编 甲类墓综述13

第一章 墓葬形制与特点13

第一节 墓葬形制13

第二节 葬俗及其他特点14

第二章 随葬器物15

第一节 随葬器物概况15

第二节 陶器15

第三节 铜器22

一 铜器22

二 钱币23

第四节 铁器25

第五节 漆器及其他27

第三章 小结29

一 基本文化面貌29

二 墓葬年代30

三 一些值得关注的文化现象31

四 随葬器物工艺特征的一些现象32

五 墓主人身份33

第四章 发掘者说34

一 墓葬的式样与特点34

二 随葬陶器35

三 随葬铜器40

四 随葬铜币41

五 随葬铁器42

六 随葬漆器及其他44

七 墓葬年代与墓主人身份45

第三编 乙类墓综述46

第一章 墓葬概况46

第一节 墓葬分布46

第二节 墓葬层位48

第三节 墓葬填土及其他49

第四节 墓葬打破关系与封土堆49

第二章 墓葬形制与葬俗52

第一节 墓葬形制52

第二节 套头葬及其他特殊葬俗56

第三节 葬具、葬式及其他58

第三章 随葬器物60

第一节 随葬器物概况60

第二节 陶器60

一 概况60

二 形制特征60

三 工艺特征及其他现象64

1.泥料选用及掺和料64

2.成形工艺的一些特点64

3.一些值得关注的文化现象65

第三节 铜器66

一 概况66

二 容器66

1.特殊葬俗用器66

2.小型容器68

三 兵器70

1.兵器70

2.兵器附件77

四 装饰品79

1.首饰79

2.衣饰83

五 铜印86

六 工艺特征86

1.鼓形釜的用料及垫片86

2.失蜡法工艺86

3.先铸法工艺87

4.后铸法工艺87

5.铸补、铸焊工艺88

6.錾、磨工艺89

7.热锻工艺89

七 一些值得关注的文化现象89

1.大型容器使用特征89

2.铜虎颈部的贝纹项圈90

3.兵器种类及其在墓中的分布与组合90

4.镂空牌形茎首铜剑与镂空牌形茎首铜柄铁剑90

5.结构特殊的兵器91

6.巴蜀式兵器91

7.滇式剑与人物图案戈92

8.发钗使用方式及发型93

9.发簪用途93

10.铜铃的使用与分布93

11.带钩使用方式94

12.手镯佩戴特征95

13.手镯、发钗与兵器共出关系95

14.农业工具97

第四节 铁器97

一 概况97

二 兵器98

三 生产工具98

四 杂件100

五 工艺中的一些现象102

1.环首两种弯曲方式102

2.銎部锻造方式102

3.多种材质反映的铁器技术102

六 一些值得关注的文化现象103

1.分布特征103

2.器形类别103

3.削刀用途104

4.生产工具与兵器共出状况105

5.农业生产工具出土状况105

6.铁锸残缺疑点106

第五节 玉、骨器106

一 概况106

二 玉器107

三 骨器110

四 工艺中的一些现象111

1.玉管钻孔工艺111

2.玉珠钻孔工艺111

3.孔雀石珠与片的制作111

4.孔雀石片镶嵌112

5.骨玦制作差异112

6.部分骨饰品的简化加工112

五 一些值得关注的文化现象113

1.玉器数量、种类及分布特点113

2.残损件再利用113

3.玉玦廓外冠状装饰113

4.M271玉器存放位置115

5.孔雀石串珠使用方式115

6.骨玦的不对称佩戴116

第六节 纺织品及漆、木、皮器等116

一 纺织品116

1.外形观察116

2.相关检测分析117

3.待补缺项117

二 漆器118

三 木器118

四 皮器119

第四章 年代及分期120

第一节 部分典型器物的演变系列分析120

第二节 78报告少量断代问题讨论121

一 鼓形铜釜断代问题122

二 铜带钩墓断代问题122

三 铜车饰墓断代问题122

第三节 测年数据分析123

第四节 年代与分期126

第五节 各期墓葬分布131

第五章 小结133

一 基本文化面貌133

二 遗存反映出的一些社会生活状况与习俗134

三 墓主人身份135

四 墓主人年龄136

五 关于套头葬的命名136

六 田野疏漏项清点137

第六章 发掘者说139

一 墓葬与葬俗139

1.墓葬分布139

2.墓葬形制140

3.葬具、葬式141

4.套头葬和其他葬俗142

二 随葬陶器143

1.器形143

2.工艺特点和其他现象143

三 随葬铜器145

1.铜容器145

2.铜兵器147

3.铜装饰品151

4.一些值得关注的现象153

(1)鼓形铜釜用料153

(2)失蜡法工艺154

(3)巴蜀式兵器155

(4)首饰品与佩戴者性别155

四 随葬铁器156

1.铁兵器156

2.铁工具157

3.一些值得关注的现象158

(1)铁器分布与数量158

(2)柳叶形铁剑159

(3)生产工具与兵器159

(4)铁器环首的制作方式160

五 随葬玉、骨器160

1.玉器160

2.骨器162

3.一些值得关注的现象163

(1)玉器分布163

(2)玉器的钻孔工艺163

(3)孔雀石片的制作和镶嵌164

(4)耳玦的不对称佩戴164

六 随葬纺织品及漆、木、皮器等165

1.纺织品165

2.漆器165

3.木器165

4.皮器165

七 年代与分期165

1.年代与分期165

2.测年问题说明166

八 关于小结167

第四编 出土物检测及分析169

一 陶器成分分析169

可乐墓葬出土陶器的中子活化分析&王增林169

二 陶器碳元素检测分析172

三 陶器工艺鉴定分析174

(一)李文杰先生第一次观察分析意见174

(二)李文杰先生第二次观察分析意见178

(三)陶壶附加带纹样品加温测试分析180

四 铜器检测分析182

赫章可乐墓地出土青铜器检测分析&刘煜 贾莹182

五 铁器检测分析195

赫章可乐墓葬出土铁器的金相实验研究&陈建立 黄全胜 李延祥 韩汝玢195

六 玉器检测分析207

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球演化实验室所作红外光谱图207

七 骨器鉴定211

八 纺织品检测分析212

赫章可乐墓葬出土织物纤维的鉴定&刘剑 吴子婴212

九 木器木材种属鉴定216

赫章可乐墓葬出土木材样本的鉴定&王树芝 王增林216

一○绿松石珠检测分析222

赫章可乐墓葬出土绿松石珠的检测分析&陈健立 崔剑锋222

一一 陶器上粘附红色颜料检测分析223

赫章可乐墓葬出土陶器粘附颜料分析报告&崔剑峰 陈建立223

一二 铜手镯镶嵌孔雀石片粘结剂检测分析226

赫章可乐墓葬出土铜手镯上镶嵌物粘结剂分析报告&崔剑峰 陈建立226

一三 人骨性别与年龄鉴定分析230

赫章可乐墓葬人骨鉴定&张君 王明辉230

一四 人骨DNA鉴定分析235

赫章可乐墓葬人骨DNA研究报告&徐智 谭婧泽 金力235

一五 植物孢粉检测分析242

赫章可乐墓地地层几个样品的孢粉分析研究&齐乌云242

一六 碳十四年代测定报告247

(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实验室碳十四测定报告247

(二)北京大学实验室加速器质谱(AMS)碳十四测试报告249

十七 土壤酸碱度分析250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分析报告单250

第五编 墓葬资料分述251

一 甲类墓分墓资料251

M281251

(一)陶器251

(二)铜器255

(三)铁器255

M283257

(一)陶器257

(二)铜器260

(三)铁器260

M284260

(一)陶器260

(二)铜器264

(三)铁器264

二 乙类墓分墓资料266

M264266

(一)铜器267

(二)铁器268

M266268

M267269

(一)陶器269

(二)铜器269

M268271

铜器271

M269272

(一)铜器272

(二)铁器273

M270273

M271274

(一)铜器275

(二)玉、骨器275

M272280

M273281

(一)铜器281

(二)铁器282

M274284

(一)铜器284

(二)铁器290

(三)玉、骨器290

M275295

M277296

(一)铜器296

(二)铁器297

(三)骨器297

M286299

M287300

(一)铜器300

(二)铁器300

M288301

M292302

(一)陶器302

(二)铜器303

M294303

M296304

(一)铜器304

(二)铁器306

M298307

(一)铜器307

(二)铁器309

(三)骨器等309

M299309

铜器310

M300311

M301312

M302313

M304314

(一)陶器315

(二)铜器315

M305316

M306317

M308318

铜器318

M309321

铜器321

M310322

铜器323

M311324

(一)铜器325

(二)铁器325

(三)玉器、骨器325

M312326

(一)铜器326

(二)玉器327

M317327

铜器328

M318329

铜器330

M319330

铜器331

M322331

M324332

M325334

铜器334

M330335

(一)铜器335

(二)铁器336

(三)玉器338

M331338

(一)铜器338

(二)铁器339

M334339

铜器339

M335341

M337342

M338343

(一)陶器343

(二)铜器343

(三)铁器344

(四)玉器344

M340345

M341346

(一)铜器346

(二)玉器350

(三)骨器351

(四)木器351

M342351

(一)铜器351

(二)铁器354

(三)玉、骨器354

M343354

M348355

铜器356

M350357

(一)铜器357

(二)骨器360

M351360

(一)铜器360

(二)铁器361

M354361

M356362

铜器363

M359364

M360364

M365365

(一)铜器366

(二)铁器369

(三)木器369

M370369

K4370

采集器物371

(一)陶器371

(二)铜器371

(三)铁器372

三 墓葬登记表373

四 出土器物分类统计388

第六编 结语394

一 古地望与族属394

二 甲类墓与乙类墓混处现象395

三 与祖家老包乙类墓比较396

四 与威宁中水墓葬比较397

五 与普安铜鼓山遗址比较398

六 遗存反映的社会形态399

七 文化定性问题402

八 出土物的检测分析403

九 发掘者说405

后记(一)408

后记(二)410

附录《赫章可乐发掘报告》413

彩版48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