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效天然气藏形成分布与凝析、低效气藏经济开发的基础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赵文智,刘文汇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208226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521页
- 文件大小:190MB
- 文件页数:542页
- 主题词:油气藏-形成-研究;油气藏-分布-研究;油气藏-油田开发-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高效天然气藏形成分布与凝析、低效气藏经济开发的基础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天然气地质理论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3
第一节 20年天然气科技攻关取得的主要成果3
一、天然气成因理论3
二、天然气成藏理论4
三、天然气分布规律6
第二节 天然气工业的快速发展对地质理论研究的需求8
一、国家需求8
二、高效天然气藏形成与分布研究的主要内容8
第二章 天然气生成的物质基础与成气机理10
第一节 中国主要成气母质类型与分布特征10
一、不同类型成气母质的组成特征10
二、不同类型成气母质的分布特征与资源潜力17
第二节 不同母质成气机理18
一、生物气形成机理18
二、煤系有机质成气机理21
三、海相源岩、原油与分散可溶有机质的生气机理23
四、有机酸岩生气机理27
第三章 高—过成熟阶段有机质成气模式与潜力评价32
第一节 高—过成熟烃源岩成气潜力评价现状32
一、高—过成熟区烃源岩分布及天然气勘探现状32
二、影响高—过成熟烃源岩生烃潜力评价的主要问题32
第二节 高—过成熟阶段有机质成气模式35
一、高—过成熟干酪根的生气潜力分析35
二、干酪根降解气和油裂解气的成气时机和数量对比38
第三节 地层中液态烃赋存状态及滞留数量44
一、影响烃源岩排烃效率的主要地质因素44
二、烃源岩的排烃实验45
三、源岩中分散可溶有机质的数量45
第四节 分散可溶有机质作为有效气源岩的丰度标准46
一、分散可溶有机质成气热模拟实验46
二、实际地层中分散可溶有机质的丰度48
第五节 分散可溶有机质裂解气的地球化学鉴别指标48
一、分散可溶有机质裂解成气过程的催化模拟实验48
二、天然气成因类型判识的轻烃新指标49
第六节 高—过成熟阶段有机质成气模式的理论意义及在勘探中应用50
一、理论的现实意义50
二、有机质接力成气在勘探中的作用52
第四章 高效气源灶的内涵与定量评价53
第一节 高效气源灶的概念与作用53
一、气源灶对天然气成藏与富集效率的影响53
二、源岩不同热力学条件下的生气行为54
二、高效气源灶的概念及内涵55
第二节 高效气源灶定量评价新指标58
一、气源灶的表征参数58
二、高效气源灶的类型与分布60
第三节 气源灶有效性评价方法63
一、高效气源灶评价方法63
二、气源灶对气藏贡献的定量评价63
第四节 典型高效气源灶形成与评价69
一、库车拗陷煤系高效气源灶69
二、川东北原油裂解型高效气源灶74
三、塔里木盆地古生界分散可溶有机质裂解型高效气源灶78
四、柴达木盆地第四系生物型高效气源灶83
第五章 天然气成烃、成藏三元地球化学示踪体系89
第一节 三元示踪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基本理论89
一、天然气形成、成藏三元地球化学示踪体系的建立,为天然气成藏过程示踪和高效气藏的分布预测提供方法基础89
二、成藏过程的地球化学示踪的基本理论93
三、叠合盆地高演化阶段新的气源——分散可溶有机质96
四、生烃与碳同位素分馏动力学实验方法和数理模型97
五、混源成藏作用的定量评价——天然气动态混合模型101
六、天然气轻烃的分馏基本理论的完善和实验地质学证实104
七、生物气直接气源岩的地球化学示踪106
第二节 新技术、新方法与新指标支撑三元地球化学示踪体系的完善和建立108
一、天然气轻烃形成分布实验地质学研究极大地丰富了示踪体系的可靠程度108
二、稀有气体38Ar同位素组成的测定和理论分析,提供了天然气运聚方式的新指标110
三、氢同位素组成实验方法和成烃过程氢同位素分馏模拟111
第三节 三元示踪指标体系在典型气藏中应用研究113
一、库车拗陷113
二、和田河气田示踪解剖114
三、中部气田117
四、川东气田示踪解剖120
第六章 天然气成藏过程及其有效性评价125
第一节 天然气高效成藏的动力学125
一、天然气高效成藏的动力学机制126
二、天然气高效输导体系的内部结构及输导机理129
三、源储盖能量配置对天然气成藏过程的影响134
第二节 高效成藏过程的类型和主控因素136
一、天然气高效成藏过程的基本类型136
二、藏灶分离型成藏过程137
三、古油藏裂解型成藏过程145
四、生物气高效成藏过程150
第三节 库车拗陷天然气成藏过程定量评价152
一、天然气成藏过程有效性评价的指标体系153
二、库车拗陷不同时期源储剩余压力差评价154
三、断裂输导通道的输导效率评价156
四、盖层封闭能力的评价158
五、成藏过程有效性综合评价与高效成藏区预测158
六、高效成藏过程发育区159
七、中效成藏过程发育区160
第七章 高效天然气藏形成条件与分布161
第一节 高效天然气藏的基本地质特征161
一、高效天然气藏定义161
二、已发现高效天然气藏的分布163
三、高效天然气藏的基本特征164
第二节 深层优质储层形成机理166
一、早成藏作用166
二、晚埋藏作用168
三、构造托举与膏盐悬浮169
四、构造裂缝与淋滤溶蚀作用170
五、火山岩孔隙的抗压实作用171
第三节 成藏三要素耦合控藏与典型天然气藏解剖172
一、三要素内涵及其耦合作用172
二、库车拗陷克拉2高效天然气藏形成机理173
三、四川盆地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鲕滩高效天然气藏形成机理175
四、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高效天然气藏形成机理178
五、柴达木盆地第四系高效天然气藏形成机理180
六、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低效天然气藏形成机理180
第八章 高效天然气资源分布预测182
第一节 高效天然气资源评价方法182
一、常规天然气资源评价方法简介182
二、高效天然气资源评价方法与流程183
三、高效天然气资源评价的关键参数186
第二节 高效天然气资源分布187
一、高效天然气资源分布特点187
二、高效天然气资源潜力分析188
第九章 天然气藏地球物理勘探研究现状与难点191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191
一、当前天然气地球物理勘探的主要理论191
二、目前应用的关键技术、发展现状及效果评述192
第二节 我国天然气藏地震勘探的主要特点与研究难点195
一、我国天然气工业发展对地球物理技术的需求195
二、我国天然气地震勘探的特点和难点196
第三节 研究方向与技术路线197
一、物理模拟技术198
二、叠前地震反演预测技术198
三、地震属性表征技术198
第十章 天然气藏的地球物理理论基础研究200
第一节 含气地层岩石物理特征200
一、天然气与地层水弹性性质200
二、含气地层弹性性质与岩石骨架、孔隙及其流体性质关系203
三、含气地层黏弹特征207
第二节 含气地层模型正演研究212
一、物理模型模拟研究212
二、数学模型模拟研究222
第十一章 天然气藏地震衰减理论进展227
第一节 地震衰减机理227
一、反射系数频散机理227
二、子波频散机理237
三、吸收衰减机理240
第二节 衰减理论243
一、小波尺度域地震波衰减分析243
二、天然气藏叠前地震衰减理论253
第十二章 天然气藏地震有效识别新技术258
第一节 基于天然气地震衰减理论的气层有效识别新技术258
一、基于小波衰减理论的小波尺度能量、中心尺度技术258
二、反射系数频散气层检测技术263
三、振幅谱随入射角变化技术(SVA)266
四、中心尺度随入射角变化技术271
五、中心频率随入射角变化技术275
第二节 基于弹性介质理论的气层有效识别新技术279
一、基于波动方程和非线性扰动理论的叠前弹性参数反演技术279
二、气藏波场响应信息结构识别技术286
三、基于岩石物理分析的叠前弹性参数识别技术293
四、基于AVO理论的岩性阻抗技术300
第十三章 研究实例与应用效果分析306
第一节 苏里格气田研究实例306
一、勘探概况306
二、储层地质及地球物理特征306
三、气藏检测难点与对策307
四、应用效果309
第二节 川东北鲕滩气藏研究实例311
一、地质概况311
二、技术现状311
三、多属性气藏识别313
四、预测效果分析315
第三节 塔里木盆地乌什凹陷研究实例318
一、研究区概况318
二、地震资料气藏识别319
三、结论及认识325
第四节 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研究实例325
一、研究区概况325
二、研究现状326
三、气藏地震检测难点326
四、天然气藏地球物理响应326
五、天然气地震检测技术327
六、应用效果329
第十四章 低效气藏“甜点”预测的理论基础333
第一节 低效气藏特征及地质成因模式333
一、低效气藏的总体特征333
二、碎屑岩低效气藏地质成因分析337
三、碎屑岩低效气藏地质模式341
第二节 低效气藏“甜点”形成的主控因素343
一、岩性、岩相与相对高渗储层343
二、成岩作用与相对高渗储层344
三、沉积微相与相对高渗储层346
四、基准面旋回与相对高渗储层347
第三节 相对高渗砂体有效识别方法351
一、岩石物理测井的主要方法分析351
二、不同孔隙结构的岩石物理测井响应机理和解释模型353
三、多维岩石物理属性空间的岩石相解释355
四、有效储层的识别及分类358
第四节 低效气藏“甜点”的预测361
一、基于沉积相研究的预测方法362
二、基于基准面旋回转换面的预测方法371
第五节 成果应用380
一、苏里格气田应用效果380
二、依南地区相对高渗储层预测方法应用381
三、白马庙地区相对高渗储层预测应用382
第十五章 气藏高效压裂改造与保护的方法及技术387
第一节 气藏敏感性损害实验评价方法建立387
一、建立新方法的必要性与新方法的技术要点387
二、气藏敏感性损害实验评价新方法的应用396
第二节 气藏敏感性损害定量预测模型建立402
一、预测模型的建立与检验402
二、敏感性预测模型的应用407
三、温度影响敏感性规律研究及温度影响校正模型409
第三节 储层高效改造理论分析与高效改造液设计411
一、高效压裂改造理论分析与高效压裂液设计411
二、高效酸压改造理论分析与高效酸液设计416
第四节 储层高效改造液研究与应用418
一、清洁压裂液体系及其应用效果418
二、温控酸压液体系及其应用效果431
三、其他低损害聚合物压裂液体系及其应用效果434
第十六章 凝析气藏气-液-固复杂相变理论与高效开发技术441
第一节 凝析气藏开发的基础问题441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442
一、简单组分流体相态442
二、凝析气复杂相态特征446
三、多孔介质中流体相态448
四、相态理论研究450
五、凝析气渗流特征450
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452
第三节 凝析气气-液-固三相相变规律453
一、固相析出微观原理453
二、气固相变特征454
三、气-液-固相变的压力温度相图456
四、固相沉积的理论解释和气液相态模拟457
五、高压凝析气藏注气过程中气-液-固三相相变462
六、高压凝析气衰竭过程中的气-液-固三相相变463
第四节 凝析气渗流特征464
一、多孔介质中凝析气相变464
二、多孔介质中凝析气相变过程凝析液聚集机理模拟实验468
三、变相态渗流方程479
第五节 凝析气藏高效开发技术及应用490
一、凝析气藏气-液-固相态模拟490
二、气藏产能动态模拟494
三、凝析气田开发应用实例498
主要参考文献499
热门推荐
- 2671408.html
- 1098762.html
- 2656204.html
- 2413724.html
- 1218090.html
- 3093766.html
- 331124.html
- 517873.html
- 828424.html
- 13005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662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776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945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908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15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453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975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636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200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28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