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体育测量评价理论与方法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体育测量评价理论与方法
  • 张世林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0042941X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284页
  • 文件大小:7MB
  • 文件页数:295页
  • 主题词:人体测量(运动医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体育测量评价理论与方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体育测量与评价学科的性质与目的1

一、体育测量与评价的概念和性质1

前言1

二、体育测量与评价的目的2

三、体育测量与评价的作用3

第二节 体育测量与评价发展简史3

一、人体测量阶段4

二、力量测量阶段4

四、运动能力测量阶段5

三、循环机能测量阶段5

五、标准化测量阶段6

第二章 体育测量与评价统计学基础知识8

第一节 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概念8

一、测量与评价的关系8

二、测量的基本概念9

第二节 统计基础知识10

一、测量量表10

二、统计资料的来源12

三、总体、个体和样本13

四、统计资料的整理14

第三节 基本统计方法18

一、平均数的计算方法18

二、标准差的计算方法19

三、变异系数的计算方法20

四、中数21

五、正态分布曲线22

六、相关与回归24

一、有效性的概念26

第一节 测量的有效性26

第三章 测量的有效性、可靠性和客观性26

二、有效性的分类27

三、有效性系数计算29

四、影响有效性的因素33

第二节 测量的可靠性34

一、可靠性的概念34

二、可靠性的种类35

三、可靠性系数计算36

二、影响客观性的因素39

一、客观性的概念39

第三节 测量的客观性39

四、影响可靠性的因素39

第四章 评价的基本理论41

第一节 评价的基本知识41

一、评价的概念41

二、评价的基本形式42

三、评价的类型44

四、评价标准的类型47

第二节 评价量表47

一、标准分量表48

二、百分等级量表51

三、累进量表53

四、常模53

第五章 测验的编制与实施54

第一节 测验编制的基本原则54

一、科学性原则54

二、适用性原则55

三、关联性与独立性原则55

四、可比性原则55

一、确定测验的目的和拟测属性56

第二节 测验编制的程序56

二、选择测验57

三、预备测验57

四、编写测验实施细则57

五、编制测验时注意的几个问题58

第三节 测验的组织与实施64

一、测验前的准备工作64

二、测验的实施65

三、测验后的工作65

一、评价的意义67

第一节 评价的意义、要求及参照标准67

第六章 体育成绩的评价和定级方法67

二、教师进行评价工作时的要求68

三、评价的参照标准68

第二节 定级的原则和方法71

一、定级的概念和意义71

二、定级的原则71

三、定级的步骤72

第三节 定级的方法74

一、自然断裂法74

二、教师自定标准法74

三、成绩排列法76

第七章 学校体育教学工作评价78

第一节 体育课教学常规的评价79

第二节 体育知识、技能和技术教学的评价80

第三节 身体练习质量的评价81

一、动作的准确性82

二、动作的经济性82

三、动作的协调性83

四、动作的缓冲性83

第四节 体育课的密度与运动负荷的评价83

一、体育课密度的评价84

二、体育课运动负荷的评价85

第五节 运用体育教学方法的评价88

第八章 体育知识测验90

第一节 体育知识测验分类90

一、体育知识测验概述90

二、体育知识测验的分类90

第二节 命题与评分准则92

一、命题的准则92

二、评分的准则93

一、全面分析94

第三节 试卷分析94

二、逐题分析95

三、效度分析95

四、信度分析96

五、难易度和区分度分析96

第九章 运动技术水平测验97

第一节 编制运动技术测验的基本要求97

第二节 运动技术水平测验与评价方法示例98

一、田径专项体育测试方法与评分标准98

二、足球专项测试方法与评分标准104

三、篮球专项体育测试方法与评分标准114

四、排球专项体育测试方法与评分标准120

五、乒乓球专项体育测试方法与评分标准126

六、羽毛球专项体育测试方法与评分标准133

七、游泳专项体育测试方法与评分标准140

附:男子达标评分表一142

男子达标评分表二146

男子达标评分表三151

女子达标评分表一156

女子达标评分表二161

女子达标评分表三166

八、散手专项体育测试方法与评分标准171

九、跆拳道专项体育测试方法与评分标准176

十、武术套路专项体育测试方法与评分标准180

十一、健美操专项体育测试方法与评分标准186

十二、举重专项体育测试方法与评分标准190

附:举重运动员技术水平平衡系数表195

第十章 学生体质测试与评价196

第一节 体质概述196

一、体质概念196

二、影响体质的因素197

三、学生体质测试与评价的目的和作用200

第二节 中国学生体质测试与评价200

一、测试对象的确定201

二、测试检查内容与时间203

三、检测结果的检查与统计205

第三节 学生体质综合评价210

一、综合评价指标的选择和有效性检验211

二、各指标权重和综合评价方法的确定212

三、评价有效性和可靠性检验结果213

第一节 成人体质测试工作的意义214

第十一章 成人体质测试指标、组织实施214

第二节 成人体质测试指标的选择及原则216

第三节 成人体质测试指标、测试方法和要求218

一、身高218

二、体重219

三、肺活量220

四、台阶试验221

五、握力222

六、坐位体前屈223

八、10米×4往返跑224

七、纵跳224

九、俯卧撑225

十、一分钟仰卧起坐226

十一、闭眼单足站立227

十二、反应时227

附表229

附表一:江苏省中学生体质等级评价表229

附表二:成人测试评分标准247

附表三:统计用表278

参考文献28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