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化学与仪器分析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化学与仪器分析
  • 王春明,张海霞主编 著
  • 出版社: 兰州市:兰州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11035945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74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387页
  • 主题词:分析化学-高等学校-教材;仪器分析-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化学与仪器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一、分析化学的概念1

二、分析化学对社会的重要性1

三、分析化学的分类1

四、分析化学定量过程的一般步骤2

五、当前分析化学发展主要特点3

六、分析化学的未来4

七、分析化学的资源4

第二章 分析化学中的数据处理5

第一节 准确度和精密度5

第二节 有效数字7

一、有效数字的取舍规则7

二、在计算过程中确定有效数字的规则7

第三节 误差的分类8

一、可测误差8

二、不可测误差9

三、正态分布9

四、显著性检验12

五、离群值的检验15

习题17

第三章 化学平衡18

第一节 平衡的基本概念18

一、离解平衡的概念18

二、有关平衡常数的计算19

第二节 分析化学中的平衡19

一、活度和浓度的概念19

二、酸碱平衡20

三、物料平衡、电荷平衡和质子平衡22

四、酸碱溶液pH的计算23

五、酸碱缓冲溶液25

第三节 配位平衡、条件稳定常数以及影响因素28

一、酸效应29

二、络合效应29

三、副反应系数30

第四节 氧化还原平衡和条件电极电位30

一、条件电极电位31

二、反应平衡常数32

第五节 沉淀的溶解平衡33

一、溶解度33

二、活度积和溶度积33

三、条件溶度积34

习题36

第四章 滴定分析38

第一节 滴定分析法及有关基本概念38

一、滴定分析法对化学反应的要求38

二、标准溶液的配制39

第二节 酸碱滴定法40

一、标准溶液40

二、酸碱指示剂41

三、酸碱滴定原理43

四、酸碱滴定的应用举例47

第三节 络合滴定法48

一、滴定曲线48

二、络合滴定中指示剂的作用原理49

三、终点误差50

四、准确滴定的判据51

五、混合离子的分步滴定51

六、控制酸度进行选择滴定52

七、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和样品前处理53

八、络合滴定的应用55

第四节 氧化还原滴定原理56

一、氧化还原反应56

二、氧化还原滴定指示剂56

三、氧化还原滴定曲线57

四、氧化还原滴定的预处理58

五、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体系59

第五节 沉淀滴定63

一、莫尔法63

二、佛尔哈德法64

三、法扬司法64

习题65

第五章 重量分析67

第一节 重量分析中的操作单位67

一、在重量分析中的操作单元67

二、溶液的制备67

三、沉淀过程68

四、沉淀的陈化69

五、洗涤和过滤沉淀70

六、沉淀的烘干或灼烧70

第二节 沉淀中的杂质71

一、共沉淀现象71

二、后沉淀现象71

第三节 重量分析结果的计算与示例72

一、重量分析结果的计算72

二、沉淀重量分析法示例72

习题73

第六章 样品的预处理74

第一节 常规样品预处理方法74

一、消解74

二、提取与富集77

第二节 新型萃取技术82

一、固相萃取82

二、固相微萃取86

三、液相微萃取88

四、微波萃取89

五、超临界流体萃取90

习题92

第七章 原子光谱分析93

第一节 原子光谱分析基础93

一、概述93

二、电磁辐射基础95

三、原子光谱的常用单色器102

四、光谱的基本术语103

第二节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104

一、原子发射光谱原理105

二、谱线与谱线强度108

三、发射光谱分析的仪器110

四、定性分析121

五、半定量分析123

六、定量分析124

七、发射光谱的干扰126

八、火焰光度法127

第三节 原子吸收光谱法128

一、方法概述128

二、原子吸收光谱法理论基础129

三、原子吸收光谱仪133

四、干扰效应及其消除方法138

五、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实验技术141

六、分析方法143

七、原子吸收分析方法的灵敏度144

八、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法145

习题147

第八章 紫外与红外分子吸收光谱分析150

第一节 分子光谱概述151

一、分子光谱的形成151

二、分子光谱简单分类152

第二节 紫外分子吸收光谱分析法154

一、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154

二、主要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特征156

三、溶剂的影响159

四、部分有机化合物吸收波长的推算规则161

五、无机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163

六、紫外分子吸收光谱的应用164

七、定性分析和结构判断165

八、定量测定166

九、紫外及可见光分光光度计167

第三节 红外分子吸收光谱分析168

一、红外分子吸收光谱分析简介168

二、红外分子吸收光谱的基本原理和理论169

三、有机分子的重要基团频率175

四、影响基团频率的因素182

五、红外光谱定性、定量分析184

六、红外光谱分析仪187

习题190

第九章 核磁共振1H谱分析194

第一节 核磁共振基本原理194

一、核的自旋和磁矩194

二、自旋核在外磁场中的能量变化196

三、核磁共振仪器流程简介198

四、饱和与弛豫199

第二节 化学位移200

一、化学位移的基本原理200

二、化学位移的表示方法202

三、1H NMR谱203

四、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204

第三节 自旋耦合和自旋裂分208

一、自旋裂分208

二、裂分峰的数目和面积210

三、耦合裂分的表示212

四、核的等价性213

五、化学等价213

六、磁等价214

第四节 一级谱图的特征和图谱解析简介216

一、核磁共振谱图分级216

二、自旋体系分类216

三、简化谱图的方法218

第五节 应用219

一、结构测定219

二、研究氢键的形成221

三、研究酮一烯醇的互变异构221

第六节 核磁共振13C NMR简介221

一、13C NMR的特点221

二、溶剂222

三、13C NMR化学位移参照标准222

四、13C NMR的去耦技术222

习题223

第十章 质谱分析226

第一节 方法概述226

一、基本知识226

二、质谱仪227

三、质谱仪主要性能指标233

第二节 质谱裂解的基本知识234

一、离子的产生234

二、主要的裂解类型235

三、离子的电荷表示方法235

第三节 相对分子质量的确定236

一、分子离子和相对分子质量的确定236

二、同位素离子及分子式的确定238

第四节 质谱中的主要离子类型242

一、分子离子和碎片离子242

二、亚稳离子242

三、重排离子峰244

四、α开裂和β开裂244

第五节 一些化合物的质谱裂解简介245

一、烷烃245

二、烯烃246

三、芳烃247

四、脂肪醇248

五、酚249

六、醚类249

七、醛、酮类250

八、羧酸250

九、酯251

十、酰胺252

十一、胺类252

第六节 色谱—质谱联用技术253

一、气相色谱—质谱联用253

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255

第七节 质谱技术的应用257

习题257

第十一章 电化学分析262

第一节 电分析基础262

一、电化学池262

二、电极265

三、电极电位268

四、电流270

第二节 电位分析法271

一、方法概述271

二、直接电位法(离子选择性电极)271

三、电位滴定法281

第三节 电解分析法282

一、基础知识282

二、恒电流电解法(控制电流电解法)284

三、控制电位电解法285

第四节 库仑分析法286

一、法拉第电解定律286

二、控制电位库仑分析法287

三、恒电流库仑分析(库仑滴定)288

第五节 伏安分析法289

一、直流极谱法290

二、单扫描示波极谱法295

三、方波极谱法297

四、脉冲极谱法298

五、极谱催化波300

六、阳极溶出伏安法301

七、循环伏安分析法301

习题303

第十二章 色谱分析法309

第一节 色谱分析法概述309

一、发展历史309

二、色谱法分类310

三、色谱法基本原理311

四、塔板理论316

五、速率理论318

六、基本分离方程321

第二节 气相色谱分析323

一、气相色谱法流程323

二、分离操作条件的选择323

三、固定相327

四、气相色谱检测器329

五、气相色谱定性方法335

六、定量分析方法336

七、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337

第三节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339

一、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基本流程339

二、高效液相色谱法与气相色谱法的主要异同点339

三、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特点340

四、影响色谱峰扩展及色谱分离的因素340

五、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主要类型342

六、液相色谱法固定相349

七、液相色谱法流动相350

八、高效液相色谱仪主要部件的功能351

习题354

附录358

附表1358

附表2 络合物的稳定常数359

附表3 EDTA络合物的稳定常数364

附表4 EDTA的lgαY(H)364

附表5 金属离子的lgαM(OH)365

附表6 铬黑T和二甲酚橙的 IgαIn(H)及有关常数365

附表7 微溶化合物的溶度积366

附表8 标准电极电势368

附表9 条件电极电位372

参考文献37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