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网络党建论 互联网时代政党的组织变革与社会适应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网络党建论 互联网时代政党的组织变革与社会适应
  • 薛小荣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时事出版社
  • ISBN:9787802325760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94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302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应用-中国共产党-党的建设-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网络党建论 互联网时代政党的组织变革与社会适应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 信息网络技术对执政党建设的三重影响1

第一章 网络党建的基本问题14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15

一、网络党建的必要性16

二、网络党建的可能性23

第二节 概念与内涵28

一、网络党建的概念29

二、网络党建的内涵33

第三节 价值与功能39

一、网络党建的价值39

二、网络党建的功能45

第二章 网络党建的目标任务50

第一节 政党与政党声誉管理50

一、政党声誉:政党的人格化51

二、政党声誉管理:政党形象56

第二节 身体在场:物理空间领域的政党声誉管理57

一、实在的空间:传统政党声誉管理的路径依赖58

二、消失的地域:传统政党声誉管理的现实困境64

三、重置的资源:传统政党声誉管理的自我调适73

第三节 身体缺场:网络空间领域的政党声誉管理80

一、流动的时空:政党网络声誉管理的总体态势80

二、隐匿的身份:政党网络声誉管理的特征规律86

三、喧嚣的声音:政党网络声誉管理的治理原则89

第三章 网络党建的组织主体93

第一节 网络党组织的概念95

一、报纸—电台时代的政党组织95

二、网络—微博时代的政党组织104

第二节 网络党组织的类型117

一、网站型网络党组织117

二、论坛型网络党组织120

三、博客型网络党组织122

四、手机型网络党组织126

第三节 网络党组织的特征131

一、政党的“代言者”132

二、网络的“志愿者”133

三、市场的“竞争者”135

四、规则的“服从者”137

五、技术的“失控者”139

第四章 网络党建的活动平台141

第一节 党建网基本运行情况的调查141

一、党建网的建设情况142

二、党建网的管理情况143

三、党建网的使用情况146

第二节 党建网基本功能的认知调查149

一、调查对象的性别比例分布150

二、调查对象的年龄比例分布152

三、调查对象的文化程度比例分布154

四、调查对象的职业比例分布155

五、调查对象的党龄比例分布157

第三节 党建网基本功能的理论分析157

一、信息发布的传递工具158

二、党务开展的活动平台160

三、党群互动的沟通渠道163

四、主流声音的“聚集地”166

第四节 党建网功能发挥的效用困境169

一、科学定位与组织管理的关系169

二、搭建平台与平等空间的关系170

三、优化结构与完善功能的关系171

四、资源整合与人才培养的关系172

第五章 网络党建的基本功能174

第一节 组织的信息化:建立党员党组织信息管理系统175

一、党员、党组织信息管理系统176

二、基层党建工作手机信息系统177

三、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178

第二节 党务的网络化:实现党的工作对社会的全覆盖180

一、党建信息发布的网络化180

二、基层党务活动的网络化181

三、党员学习教育的网络化183

四、党员组织管理的网络化184

第三节 网络舆情治理:发挥网络党组织思想引导作用188

一、“大众麦克风”时代的“网络群体性事件”188

二、“众声喧哗”:“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的政府作为195

三、政府舆情治理的成功经验:汶川地震时期的网络舆情201

四、“站在凳子上演讲的人”:网络党组织舆情治理的方式208

五、“伍皓微博”:网络党组织舆情治理的实践探索211

第六章 网络党建的主要能力213

第一节 组织凝聚能力214

一、把握组织凝聚能力的内涵214

二、增强组织凝聚能力的意义218

三、提升组织凝聚能力的途径225

第二节 媒介交流能力236

一、把握媒介交流能力的内涵237

二、增强媒介交流能力的意义243

三、提升媒介交流能力的途径246

第三节 意见表达能力253

一、把握意见表达能力的内涵253

二、增强意见表达能力的意义257

三、提升意见表达能力的途径264

结束语 网络党建:信息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创新发展271

参考文献275

附录282

一、浦东新区基层党建网负责人员管理情况调查282

二、浦东新区基层党建网支部书记使用情况调查286

三、浦东党建网社会认知效果调查问卷288

后记29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