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光电定位与光电对抗第2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光电定位与光电对抗第2版
  • 付小宁,王炳健,王荻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16446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332页
  • 文件大小:61MB
  • 文件页数:34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光电定位与光电对抗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光电对抗的基本概念1

1.2光电对抗的基本特征2

1.3光电对抗的技术环节3

1.3.1光电侦察及告警技术3

1.3.2光电被动定位3

1.3.3光电制导技术5

1.3.4光电干扰技术6

1.3.5光电打击中的激光武器7

1.4光电对抗的发展趋势8

1.4.1概述8

1.4.2告警技术的发展趋势9

1.4.3被动定位12

1.4.4光电制导的发展趋势13

1.4.5激光武器的发展趋势16

参考文献17

第2章 光在大气中的传播20

2.1大气的衰减20

2.1.1普朗克公式20

2.1.2吸收定律22

2.1.3散射分析23

2.1.4大气衰减24

2.2大气窗口及能见度25

2.2.1大气窗口25

2.2.2能见度26

2.3大气的成分27

2.3.1大气分子27

2.3.2气溶胶28

2.4气象条件的影响及分析模型29

2.4.1霾30

2.4.2雾30

2.4.3雨31

2.4.4雪32

2.4.5云32

2.4.6大气湍流效应33

2.4.7热晕35

2.4.8战场遮蔽与沙尘暴35

2.5路径辐射及地球大气背景环境的影响36

2.5.1路径辐射36

2.5.2太阳闪烁37

2.5.3太阳光散射38

2.5.4地表和海洋辐射38

2.5.5天空和云层辐射39

2.6目标辐射源40

2.6.1火箭和导弹40

2.6.2重返大气层的再入段导弹44

2.6.3飞机45

2.6.4地面上运动(工作)的军事目标源47

2.7光辐射侦察的方法48

2.7.1截获光辐射的方式48

2.7.2不同光辐射截获接收方式的理论计算49

参考文献51

第3章 光电制导技术53

3.1概述53

3.2红外制导56

3.2.1红外点源寻的制导57

3.2.2红外成像制导60

3.2.3红外成像制导的发展趋势63

3.3激光制导63

3.3.1激光制导的原理64

3.3.2激光制导武器的导引方式66

3.3.3激光制导武器的应用67

3.3.4激光制导武器装备及发展趋势69

3.4电视制导70

3.4.1电视制导的原理71

3.4.2电视制导武器的应用72

3.4.3电视制导技术的发展趋势73

3.5光纤制导74

3.5.1光纤制导导弹的工作原理74

3.5.2光纤制导武器的应用75

3.5.3光纤制导技术的发展趋势76

3.6毫米波制导77

3.6.1毫米波制导的特点和关键技术77

3.6.2毫米波制导的原理78

3.6.3毫米波制导武器的应用82

3.6.4毫米波制导技术的发展趋势84

3.7多模复合制导85

参考文献90

第4章 光电侦察告警技术92

4.1光电侦察告警系统92

4.1.1系统组成92

4.1.2基本参数93

4.1.3分类98

4.2激光侦察告警技术98

4.2.1主动式激光侦察告警技术99

4.2.2被动式激光告警系统100

4.2.3新型激光告警设备105

4.2.4激光告警的关键技术107

4.2.5部分告警器及其性能108

4.2.6激光告警器发展趋势110

4.3红外侦察告警技术110

4.3.1概述110

4.3.2红外侦察告警系统的组成112

4.3.3红外侦察告警系统工作原理112

4.3.4关键技术113

4.3.5装备实例114

4.3.6装备现状115

4.3.7发展趋势117

4.4紫外侦察告警技术117

4.4.1紫外侦察告警的原理118

4.4.2紫外侦察告警系统组成与战术应用118

4.4.3紫外侦察告警的特点119

4.4.4紫外侦察告警关键技术120

4.4.5紫外侦察告警装备实例121

4.5毫米波侦察告警技术122

4.5.1毫米波侦察告警的发展122

4.5.2毫米波侦察探测的原理123

4.5.3毫米波侦察告警的特点和关键技术124

4.5.4装备实例125

4.5.5发展趋势127

4.6多模复合光电告警技术127

参考文献130

第5章 目标跟瞄与距离估计132

5.1激光目标指示器132

5.1.1概述132

5.1.2激光器与光学系统133

5.1.3实例135

5.1.4目标距离的主动测量135

5.2激光雷达136

5.2.1激光跟踪雷达136

5.2.2红外成像雷达138

5.2.3激光雷达装备及发展趋势139

5.3 IRST141

5.3.1概述141

5.3.2基于双波段探测的被动测距143

5.3.3基于单波段探测的被动测距145

5.3.4红外小目标被动测距148

5.4经典三角形测距及其演变150

5.4.1对静止目标的被动测距150

5.4.2对运动目标的被动测距152

5.4.3基于扫描时差的基线被动测距153

5.5交叉定位的单平台应用155

5.5.1交叉定位的特点和问题155

5.5.2当前测角精度下所需的最短基线尺寸156

5.5.3同步测时交叉定位法作用距离156

5.6基于短基线的准单目被动测距156

5.6.1双目视觉测距原理156

5.6.2双目视觉测距误差分析157

5.6.3从双目视觉到准单目视觉测距158

5.6.4基于像差的测距再讨论159

5.7一种激光源定位方法160

5.7.1测距原理161

5.7.2测距实现方案和特点162

5.8基于辐射吸收差异的被动测距162

5.8.1基于A带氧吸收的被动测距163

5.8.2基于红外吸收差异的被动测距165

5.9小结167

参考文献167

第6章 基于光学成像的单站被动测距研究172

6.1透镜成像系统与成像约束172

6.1.1透镜成像公式与点扩散函数172

6.1.2聚焦法测距和离焦法测距173

6.1.3基于OTF函数或MTF函数的测距175

6.2小孔成像系统与成像约束177

6.2.1小孔成像模型177

6.2.2外标法测距178

6.2.3基于仿射变换的相对测距179

6.2.4基于双目视差的被动测距179

6.3基于目标线段特征的被动测距180

6.3.1借助目标本身特征线段的测距方法180

6.3.2借助旋转不变线段特征的测距方法181

6.3.3基于旋转不变线段特征测距的改进186

6.3.4目标特征线度的选取189

6.4基于特征线度测距的性能分析189

6.4.1观测平台静止情况下的测距性能189

6.4.2观测平台运动时的测距性能190

6.5基于区域特征的目标距离估计194

6.5.1天气对红外成像的影响195

6.5.2基于联合视角-身份流形的目标识别与距离估计199

6.5.3基于AI的目标测距201

6.6小结201

参考文献202

第7章 光电无源对抗技术205

7.1遮障205

7.1.1烟幕205

7.1.2水幕和水雾210

7.1.3箔条云211

7.1.4沙尘213

7.2伪装213

7.2.1涂料伪装技术213

7.2.2遮障伪装技术215

7.3隐身217

7.3.1视频隐身217

7.3.2红外隐身218

7.3.3激光隐身220

7.3.4毫米波隐身221

7.3.5紫外隐身224

7.3.6引射技术224

7.3.7外形隐身226

7.4光电假目标227

7.4.1光电假目标的分类227

7.4.2光电假目标的工作原理228

7.4.3光电假目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229

7.4.4激光欺骗性干扰229

7.5其他无源光电对抗措施231

7.5.1红外动态变形伪装231

7.5.2光谱变换233

7.5.3环境自适应伪装234

7.5.4广谱自适应隐身235

7.5.5毫米波无源干扰技术235

7.6飞行器无源光电隐身236

7.6.1飞机隐身236

7.6.2导弹隐身240

参考文献243

第8章 光电有源干扰技术246

8.1红外干扰弹246

8.1.1红外干扰弹的分类和组成246

8.1.2红外干扰弹的干扰原理246

8.1.3红外干扰弹的技术要求249

8.1.4新型红外诱饵250

8.2红外有源干扰机253

8.2.1红外有源干扰机的分类和组成253

8.2.2红外有源干扰机的干扰原理255

8.2.3定向红外干扰机257

8.3强激光干扰技术258

8.3.1强激光干扰的分类和组成258

8.3.2强激光毁伤效果259

8.3.3强激光干扰的关键技术263

8.4激光欺骗干扰技术265

8.4.1激光欺骗干扰的分类和组成265

8.4.2角度欺骗干扰265

8.4.3距离欺骗干扰267

8.4.4激光近炸引信干扰技术269

8.4.5激光欺骗干扰的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271

8.5毫米波有源干扰272

8.5.1毫米波有源干扰的原理与实现272

8.5.2毫米波有源干扰的关键技术274

8.6 GPS干扰机275

8.6.1 GPS易受干扰性275

8.6.2 GPS干扰的原理275

8.7紫外干扰源276

8.7.1紫外光源与紫外干扰源276

8.7.2紫外光源的分类276

8.7.3紫外干扰277

8.8有源干扰的发展趋势277

参考文献278

第9章 光电对抗的评估与仿真研究280

9.1国内外光电对抗效能评估技术现状280

9.1.1美国主要光电对抗效能评估系统280

9.1.2国内发展现状281

9.2光电对抗的评估准则282

9.2.1功率准则283

9.2.2概率准则283

9.2.3效率准则284

9.3光电对抗效能评估的技术途径285

9.3.1效能评估的层次285

9.3.2系统层次分析及指标体系285

9.3.3常用的军事装备效能评估方法285

9.3.4计算机仿真287

9.3.5半实物仿真287

9.3.6光电对抗系统中的实验评估法287

9.4光电对抗系统中的半实物仿真289

9.4.1光电半实物仿真系统组成289

9.4.2针对操作的半实物仿真290

9.4.3针对目标特性的半实物仿真292

9.4.4针对原理验证的半实物仿真294

9.5本章小结296

参考文献296

第10章 光电对抗的典型系统298

10.1机载光电对抗系统介绍298

10.1.1第四代战机机载光电侦察告警系统298

10.1.2第四代战机机载光电干扰系统300

10.1.3第四代战机光电隐身系统301

10.1.4机载高能激光武器系统301

10.1.5机载光电定位系统305

10.1.6无人机305

10.2舰载光电对抗系统介绍306

10.2.1舰载光电告警系统306

10.2.2舰载光电干扰系统308

10.2.3舰艇光电隐身技术310

10.2.4舰载高能激光武器311

10.2.5基于舰艇的光电定位和对舰艇的定位313

10.3地基激光防空武器系统315

10.3.1“鹦鹉螺”计划315

10.3.2移动战术高能激光316

10.4天基定位与光电对抗系统317

10.4.1星载告警317

10.4.2卫星定位跟踪319

10.4.3反卫星武器系统322

10.5巡飞器325

10.5.1巡飞器分类325

10.5.2巡飞弹关键技术327

10.6单兵光电对抗装备328

10.6.1单兵系统的形成328

10.6.2单兵平台信息化及对抗329

参考文献33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