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规模化奶牛场科学建设与生产管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规模化奶牛场科学建设与生产管理
  • 王学君,王晓佩,唐洪峰主编 著
  • 出版社: 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34981081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25页
  • 文件大小:102MB
  • 文件页数:244页
  • 主题词:乳牛-饲养管理;乳牛场-经营管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规模化奶牛场科学建设与生产管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我国奶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1

一、奶牛业在畜牧业经济中的地位1

(一)改善民众膳食结构,提高营养水平1

(二)解决粮食安全问题2

(三)高效生态循环3

(四)产业链长,带动作用大3

(五)增加农民收入4

二、我国奶业发展概况4

(一)奶牛存栏总量与牛奶总产量4

(二)奶牛养殖规模化、现代化进程5

(三)奶牛年单产量6

(四)牛奶价格及奶牛养殖效益6

(五)主要饲料价格呈现波动上涨态势,饲养成本压力加大7

(六)乳品加工及乳制品7

(七)乳制品安全状况9

(八)促进奶业发展的政府举措10

三、世界奶业发展趋势及经验借鉴10

(一)发展奶业设施化、现代化10

(二)发展奶业一体化经营11

(三)重视奶牛育种,提高种源质量12

(四)大力发展饲料营养与饲喂技术13

(五)大力发展奶牛疫病控制体系建设14

(六)奶牛场适度规模化15

(七)建立合作组织,保护奶农利益16

(八)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17

(九)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奶农素质18

(十)重视奶牛场粪污处理与环保技术18

第二部分 品种介绍与生产工艺20

一、奶牛品种20

(一)国外品种20

(二)中国培育品种27

二、奶牛的生物学特性和行为特性32

(一)奶牛的生物学特性32

(二)奶牛的行为学习性34

三、生产工艺流程和牛群结构38

(一)生产工艺流程38

(二)牛群结构39

四、粪污处理工艺40

(一)粪污收集工艺40

(二)牛粪处理工艺41

(三)污水处理工艺42

(四)病死牛处理工艺44

(五)粪污治理推荐模式44

第三部分 规模化奶牛场总体规划与工艺设计46

一、场址的选择46

(一)地形46

(二)地势46

(三)水源46

(四)土质46

(五)气候46

(六)饲料资源47

(七)交通47

(八)生物安全47

(九)供电47

(十)其他47

二、奶牛场的布局47

(一)奶牛场设计应遵守的原则47

(二)奶牛场总平面布局48

(三)奶牛场总平面布局效果图实例50

三、不同饲养模式的工艺设计52

(一)拴系式饲养模式52

(二)散栏式饲养模式52

(三)散放式饲养模式52

四、奶牛场的生产技术参数53

(一)生产参数53

(二)产品54

(三)饲草、饲料储存参数54

五、奶牛场的设计标准与参数54

(一)奶牛的身体尺寸54

(二)牛舍和运动场面积的确定55

(三)牛舍的长度、跨度和高度的确定55

(四)牛舍的环境控制参数56

第四部分 规模化奶牛场建筑工程设计57

一、牛舍建筑设计57

(一)牛舍建筑设计的原则57

(二)牛舍建筑造型58

(三)牛舍建筑设计方案59

二、挤奶中心的设计67

(一)挤奶厅的设计67

(二)挤奶中心的布置70

三、干草库与饲料加工间的设计71

(一)干草棚的设计71

(二)精料库及饲料加工车间的设计72

四、青贮池的设计72

(一)青贮池尺寸的确定72

(二)青贮池的墙体和底面设计73

五、粪污处理设施的设计74

(一)奶牛粪污产生量74

(二)粪便处理设施的设计74

(三)污水处理设施的设计75

第五部分 奶牛场的设施与设备77

一、散栏式牛舍设施与设备77

(一)卧栏的设计77

(二)颈枷设计79

(三)食槽设计80

(四)饮水设备设计80

(五)地面设计81

(六)通道81

二、挤奶厅的设施与设备82

(一)挤奶厅配套设施的设计82

(二)挤奶中心的附属设施83

三、奶牛场其他设施与设备84

(一)智能化设备84

(二)粪污处理设备88

第六部分 奶牛的营养需要与草料加工技术90

一、奶牛的营养需要90

(一)水的需要90

(二)干物质的需要90

(三)能量的需要91

(四)蛋白质的需要92

(五)碳水化合物的需要92

(六)矿物质的需要93

(七)维生素的需要95

二、饲草的加工技术与日粮配制96

(一)常用饲料类型96

(二)饲料的加工、调制与管理97

(三)日粮的配制98

第七部分 奶牛场的管理100

一、饲养管理100

(一)犊牛期饲养管理100

(二)育成牛的饲养管理101

(三)青年牛饲养管理101

(四)成年母牛的饲养管理102

二、挤奶管理104

(一)挤奶概述104

(二)影响原料奶质量的几个关键点104

第八部分 奶牛繁殖与育种106

一、牛群繁殖指标106

(一)年总受胎率106

(二)年情期受胎率106

(三)年平均胎间距106

(四)年繁殖率106

二、繁殖、配种计划制订107

三、奶牛初情期与初配107

四、奶牛的发情鉴定108

(一)外部行为观察的方法108

(二)阴道黏液测试的方法109

(三)阴道黏液抹片镜检109

(四)直肠检查的方法110

(五)其他方法110

(六)情后出血现象111

五、奶牛人工授精技术111

(一)直肠检查操作方法111

(二)最佳输精时间111

(三)输精方法112

(四)输精次数112

(五)产犊到第一次输精最佳间隔的确定112

六、奶牛妊娠诊断技术113

(一)妊娠诊断的意义113

(二)直肠检查法113

(三)B超妊娠诊断法114

(四)血液或牛奶中黄体酮水平测定法115

七、分娩管理技术115

八、产后生殖系统监护技术115

九、奶牛繁殖调控技术116

(一)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技术116

(二)性别控制技术116

(三)围产期繁殖监护技术117

(四)繁殖营养调控技术117

十、奶牛育种技术118

(一)育种的作用与遗传评定方法改进118

(二)AI育种体系119

(三)胚胎工程技术120

(四)MOET育种体系121

(五)牛群改良计划122

(六)奶牛体形外貌鉴定126

(七)奶牛场应做的育种工作128

(八)奶牛育种前沿技术130

第九部 奶牛场的经营管理132

一、人力资源管理132

(一)领导班子的建设132

(二)建立健全规章制度132

(三)实行岗位责任制133

(四)建立日报制度133

二、技术管理133

(一)制定全年各项技术指标134

(二)制定技术规范134

(三)实行技术监控135

(四)开展岗位技术培训135

(五)引进先进技术与总结经验相结合135

三、生产计划管理136

(一)牛群合理结构及全年周转计划136

(二)饲料计划137

(三)繁殖计划138

(四)产奶计划139

(五)财务预算140

四、奶牛场全年技术工作安排141

五、牛群档案与生产记录141

(一)牛只档案141

(二)生产记录144

六、奶牛场生产情况分析149

(一)饲养情况分析149

(二)繁殖情况分析149

七、计算机技术在奶牛业的应用149

(一)奶牛场管理信息系统版块150

(二)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分析系统板块151

(三)奶牛饲料配方与营养分析系统板块154

(四)奶牛体形鉴定系统板块155

第十部分 奶牛场疾病的治疗与预防156

一、瘤胃积食156

(一)病因156

(二)发病机制156

(三)临床症状156

(四)诊断157

(五)治疗157

(六)预防157

二、瘤胃臌气157

(一)病因158

(二)发病机制158

(三)临床症状158

(四)病理变化159

(五)诊断159

(六)治疗159

(七)预防160

三、前胃弛缓160

(一)病因160

(二)发病机制160

(三)临床症状161

(四)诊断161

(五)治疗161

(六)预防162

四、皱胃变位162

(一)病因162

(二)致病机制163

(三)临床症状163

(四)诊断164

(五)治疗164

(六)预防165

五、奶牛酮病165

(一)病因166

(二)发病机制167

(三)临床症状168

(四)诊断169

(五)治疗169

(六)预防170

六、瘤胃酸中毒171

(一)病因171

(二)发病机制171

(三)临床症状172

(四)诊断173

(五)治疗173

(六)预防173

七、奶牛产后瘫痪173

(一)病因174

(二)发病机制174

(三)临床症状175

(四)诊断176

(五)治疗176

(六)预防176

八、黄曲霉毒素中毒177

(一)病因177

(二)临床症状177

(三)病理变化178

(四)剖检变化178

(五)诊断178

(六)治疗178

(七)预防179

九、子宫内膜炎179

(一)病因180

(二)临床症状180

(三)诊断181

(四)治疗181

(五)预防182

十、胎衣不下182

(一)病因182

(二)发病机制184

(三)临床症状185

(四)诊断185

(五)治疗185

(六)预防187

十一、流产187

(一)病因187

(二)临床症状188

(三)诊断189

(四)治疗189

(五)预防190

十二、腐蹄病192

(一)病因192

(二)临床症状193

(三)诊断193

(四)治疗194

(五)预防194

十三、蹄叶炎194

(一)病因195

(二)致病机制196

(三)临床症状196

(四)诊断196

(五)治疗197

(六)预防197

十四、乳腺炎198

(一)病因198

(二)致病机制200

(三)临床症状201

(四)诊断201

(五)治疗201

(六)预防202

十五、皮肤真菌病202

(一)病原203

(二)流行病学203

(三)致病机制203

(四)临床症状203

(五)病理变化204

(六)诊断204

(七)治疗205

(八)预防205

十六、口蹄疫205

(一)病原205

(二)流行病学205

(三)致病机制206

(四)临床症状206

(五)病理变化207

(六)诊断207

(七)预防207

十七、牛流行热207

(一)病原208

(二)流行病学208

(三)临床症状208

(四)病理变化209

(五)诊断209

(六)预防209

十八、牛海绵状脑病210

(一)病原210

(二)流行病学210

(三)临诊症状211

(四)病理变化211

(五)诊断211

(六)预防211

十九、牛传染性鼻气管炎211

(一)病原212

(二)流行病学212

(三)临床症状212

(四)病理变化213

(五)诊断214

(六)预防214

二十、结核病214

(一)病原215

(二)流行病学215

(三)发病机制215

(四)临床症状216

(五)病理变化216

(六)诊断217

(七)预防218

二十一、布鲁杆菌病218

(一)病原219

(二)流行特点219

(三)致病机制219

(四)临床症状219

(五)病理变化220

(六)诊断220

(七)预防220

二十二、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221

(一)病原221

(二)流行病学222

(三)致病机制222

(四)临床症状222

(五)病理变化223

(六)诊断223

(七)预防224

参考文献225

热门推荐